- 年份
- 2024(4465)
- 2023(6711)
- 2022(5617)
- 2021(5372)
- 2020(4525)
- 2019(10018)
- 2018(9634)
- 2017(18647)
- 2016(10236)
- 2015(11445)
- 2014(11414)
- 2013(11488)
- 2012(10741)
- 2011(9313)
- 2010(9273)
- 2009(8463)
- 2008(8461)
- 2007(7229)
- 2006(6194)
- 2005(5401)
- 学科
- 济(41419)
- 经济(41384)
- 管理(29245)
- 业(27711)
- 财(22973)
- 企(19153)
- 企业(19153)
- 地方(19072)
- 方法(15075)
- 农(13857)
- 数学(13829)
- 中国(13808)
- 数学方法(13731)
- 财政(12330)
- 险(10831)
- 制(10805)
- 保险(10740)
- 务(10061)
- 财务(10060)
- 财务管理(10013)
- 政(9968)
- 企业财务(9468)
- 地方经济(9433)
- 农业(9369)
- 银(8546)
- 银行(8541)
- 业经(8275)
- 行(7920)
- 融(7659)
- 金融(7657)
- 机构
- 学院(131531)
- 大学(129073)
- 济(51760)
- 经济(50403)
- 管理(50046)
- 研究(43241)
- 理学(42083)
- 理学院(41543)
- 管理学(40860)
- 管理学院(40620)
- 中国(38251)
- 财(34747)
- 科学(27093)
- 京(26799)
- 财经(22966)
- 江(22596)
- 中心(21930)
- 所(21457)
- 农(21325)
- 经(20624)
- 研究所(18972)
- 省(18514)
- 业大(18420)
- 范(17960)
- 师范(17846)
- 州(17289)
- 财经大学(16572)
- 农业(16418)
- 北京(16418)
- 院(15999)
- 基金
- 项目(89187)
- 科学(70086)
- 研究(67576)
- 基金(63190)
- 家(53558)
- 国家(53041)
- 科学基金(46293)
- 社会(42663)
- 社会科(40172)
- 社会科学(40159)
- 省(38499)
- 基金项目(34661)
- 划(29792)
- 教育(29574)
- 自然(29236)
- 自然科(28444)
- 自然科学(28436)
- 编号(28339)
- 自然科学基金(27876)
- 资助(25088)
- 成果(22392)
- 发(20037)
- 重点(19980)
- 课题(19628)
- 部(18872)
- 创(18081)
- 性(17406)
- 创新(17018)
- 科研(16946)
- 国家社会(16928)
共检索到210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晓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则呈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越发凸显,县域财政运行面临较大冲击和挑战。本文以湖北省某市为例,分析当前县域财政运行的压力与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财政 湖北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研究"课题组 王华新 龚金保 洪日南 吴晓玲 徐少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永松 屈浩
湖北省财政特困县1996年定为14个,分别是:十堰市所辖的郧西、竹山、竹溪、房县等4个;恩施州所辖的鹤峰、宣恩、咸丰、巴东、恩施市等5个;宜昌市所辖的五峰、秭归等2个县;咸宁地区的通山县;孝感市所辖的孝昌县,以及神农架林区。由于历史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研究中舍弃了孝昌县、恩施市和神农架林区,统计数据仅限于11个特困县。 财政特困县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特困县的脱困对振兴地方财政,建立地方财政稳固的平衡机制有其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宋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推进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工具,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对2009年全国29个省份财政支出效率做了实证分析。并且着重探讨了湖北省财政支出的相对效率。实证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省级财政支出的总体效率较高,财政支出绩效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且存在着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特别是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是提升财政支出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财政支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文军 袁辉
本文梳理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享有财政补贴后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1984—2011年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赔付支出和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是保费赔付和保费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协整关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调节效应显著。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财政补贴 保费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华新 龚金保 莫之军 李婧 吴晓玲 杨大银 潘新洲 彭叶军 王中顺 白红升 姜向东 谢俊
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本文对2003年以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点,探讨财政扶持政策的着力点,提出运用财政杠杆进一步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琳 张亦清 赵翔 潘雨飘
探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县级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驱动因素,能够为差异化、精细化的土地财税政策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湖北省2008—2018年间的土地出让数据为基础,利用熵值法、K均值聚类法和地理探测器,定量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湖北省县域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驱动因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低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主要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影响;二是中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与财政压力、人口密度相关;三是高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受人口密度影响。土地财政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随着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越发凸显,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追求动力呈现出了减弱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青 胡守庚 叶菁 童陆亿 卢静
[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方法]该研究运用"木桶原理",构建了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进行定量测算。[结果](1)团风县整体呈"可载"状态,土地资源是团风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各子系统承载力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规律。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低为67. 73万人,大气环境承载力最高为871. 68万人。局部地区(马曹庙镇、贾庙乡)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格局;(2)在承载力绝对量上,团风镇等西南部地区承载力高于其他地区,从地均承载力来看,上巴河镇最高,贾庙乡最低;从承载力指数来看,各镇(乡)承载力指数介于1. 48~2. 35,杜皮乡、贾庙乡最高,团风镇最低,尽管团风镇承载力最大但其"剩余空间"也最有限。[结论]所构建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可为当前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战略实施提供有效借鉴,评价结果对区域远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冉澎铼 胡守庚 瞿诗进 童陆亿
中小尺度地区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中小城镇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后备建设用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等多维要素,构建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中游武汉城市圈团风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下的后备建设用地状况差异显著,多维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衡量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综合状况。具体而言,现有土地开发强度下,团风县后备建设用地数量状况较好,总面积达94.75 km~2,人均约278 m~2;但质量状况总体较差,高、中等后备建设用地数量少,分别仅占总量的14.81%与31.95%;空间分布上,部分后备建设用地距离集镇较远且分布相对零散不便于后期规模开发。镇域尺度综合评价显示,镇域间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差异明显,在全县大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平原地区高、丘陵山地低的分布态势。总体上看,团风镇、回龙山镇与总路咀镇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较大,可作为后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征
如何发展农村金融,为湖北省农村经济的起飞注入有效资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从县域金融这一角度探讨了全省农村金融运行的特点及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县域金融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县域金融 金融结构 特点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进泰 徐峰 王世康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挺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是湖北省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土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近几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了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2003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关键词:
欠发达山区 县域 城镇化 交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