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8)
- 2023(18239)
- 2022(15394)
- 2021(14193)
- 2020(11796)
- 2019(26334)
- 2018(25638)
- 2017(48961)
- 2016(25635)
- 2015(28147)
- 2014(27722)
- 2013(27145)
- 2012(24735)
- 2011(22365)
- 2010(22480)
- 2009(21148)
- 2008(19405)
- 2007(16852)
- 2006(15075)
- 2005(13833)
- 学科
- 济(121493)
- 经济(121384)
- 管理(70754)
- 业(69486)
- 企(53956)
- 企业(53956)
- 方法(45600)
- 数学(39973)
- 数学方法(39408)
- 中国(36380)
- 农(32549)
- 地方(32113)
- 融(28368)
- 金融(28366)
- 财(27334)
- 银(27010)
- 银行(26990)
- 行(26092)
- 业经(26031)
- 农业(23389)
- 学(22266)
- 制(22160)
- 贸(19136)
- 贸易(19119)
- 易(18452)
- 环境(17736)
- 地方经济(17618)
- 理论(16894)
- 务(16779)
- 财务(16711)
- 机构
- 学院(354147)
- 大学(349922)
- 济(154717)
- 经济(151607)
- 管理(134742)
- 研究(122394)
- 理学(115214)
- 理学院(113948)
- 管理学(111833)
- 管理学院(111188)
- 中国(99012)
- 京(73352)
- 科学(71904)
- 财(70274)
- 所(60209)
- 中心(58456)
- 财经(55378)
- 研究所(54262)
- 农(54243)
- 江(53248)
- 经(50236)
- 经济学(48764)
- 业大(48192)
- 范(46755)
- 师范(46273)
- 北京(46171)
- 院(44538)
- 经济学院(43636)
- 州(43179)
- 农业(41784)
- 基金
- 项目(236667)
- 科学(188185)
- 研究(175429)
- 基金(172381)
- 家(149236)
- 国家(148011)
- 科学基金(128421)
- 社会(114360)
- 社会科(108578)
- 社会科学(108558)
- 省(93173)
- 基金项目(89989)
- 自然(80521)
- 教育(80250)
- 自然科(78703)
- 自然科学(78690)
- 划(77547)
- 自然科学基金(77245)
- 编号(70970)
- 资助(70414)
- 成果(56526)
- 发(55827)
- 重点(53821)
- 部(51697)
- 创(49773)
- 课题(49079)
- 国家社会(48233)
- 创新(46610)
- 科研(45052)
- 发展(44915)
- 期刊
- 济(176769)
- 经济(176769)
- 研究(107740)
- 中国(73260)
- 财(54105)
- 管理(51612)
- 农(50409)
- 学报(49605)
- 科学(47829)
- 融(45722)
- 金融(45722)
- 大学(38821)
- 学学(36689)
- 教育(36426)
- 农业(34013)
- 技术(33849)
- 经济研究(29620)
- 业经(28702)
- 财经(27503)
- 经(23828)
- 问题(22087)
- 统计(19247)
- 技术经济(18664)
- 策(17417)
- 业(17178)
- 贸(17028)
- 理论(16326)
- 商业(16236)
- 世界(15997)
- 图书(15829)
共检索到546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仁祥 王婧
本文以内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同时引入贫困因素进一步识别区域金融与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将实证对象细化到县域层面,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贫困与非贫困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信贷层面上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普遍存在,而储蓄层面金融发展的效应则存在地区差异,非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无关,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本文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创造理论更适于解释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贫困县域储蓄的负效应是本地储蓄外流和转化效率低下的结果,与我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仁祥 王婧
本文以内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同时引入贫困因素进一步识别区域金融与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将实证对象细化到县域层面,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贫困与非贫困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信贷层面上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普遍存在,而储蓄层面金融发展的效应则存在地区差异,非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无关,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本文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创造理论更适于解释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贫困县域储蓄的负效应是本地储蓄外流和转化效率低下的结果,与我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机构占主导的现实有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耀军 李明珠
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意义长期被忽略。文章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采用一系列具有良好小样本性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即使控制经济增长的涓流效应,农村贫困人口也可从私营部门信贷增长及货币化进程中获益;从短期看,私营部门信贷对贫困发生率具有预测作用。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能够直接分享金融发展的红利。这为金融扶贫战略的重要性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的支持,其政策涵义是,为巩固农村反贫困成就,维护社会公平,中国金融改革应坚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发展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小克 李惠蓉
根据1978~2011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再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效率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AR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军
本文在金融资源论的启示下,赋予了新金融效率观;借助修正的AK模型,给出了宏观金融效率综合指标,并估算出中国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再检验,得出了与现有文献不同的结论,为中国效率型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融效率 综合指标 格兰杰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华伟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1989-2011年间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鉴于此,我们首先应该继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其次要加强金融监管水平,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同时还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之间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和占琼 赵秀琴 柴正猛
文章采用面板VAR模型,用全国524个国家级贫困县2001—2015年的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依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持久的拖累效应,但随着经济发展拖累效应逐渐减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只是金融可及性的格兰杰原因,且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变动的解释能力较弱且呈东、中、西部地区逐级减小的特点。金融扶贫政策是重要的,但单纯依靠金融扶贫难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实施区域差异化扶贫政策非常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清显 王岳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引发对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新思考。本文收集了39个国家和地区1994~2007年间的年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针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因果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政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国 张红伟
本文分别以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利用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探索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1)无论是金融抑制论还是金融结构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对于模型1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属于需求追随型;而模型2并没有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从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解释的力度来看,金融抑制论对解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弱,而金融结构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要强。因此,在强调市场对金融资源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苏迪
文章利用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等知识,兼顾规范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依据面板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国内的三大地区间金融层次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经济增速与金融水平间存在的关联。结果显示,我国多个地域间的金融水平与经济增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联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能够在较长的时段内对经济带来促进的效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本文首先合成中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随后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双重视角下,通过系统GMM方法逐步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会通过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两个渠道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间接的减小效应。为此,政府不仅要关注金融发展的深度,更要注重金融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打造更具普惠性与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社会共享经济金融发展的成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爱萍 胡海峰 张昭
本文结合中国201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总体而言,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影响,即金融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降低贫困发生率;分地区来看,在包含国家级贫困县的省份,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影响的倒U型趋势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渠道和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改善了收入贫困,而金融资源向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非贫困地区和非农部门的集聚可能"挤出"贫困人口的资金供给,不利于收入贫困的改善;此外,考察期内,金融体系并未通过影响收入分配而对收入贫困产生影响。本文进一步从金融视角探讨了改善收入贫困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春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极其微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健 张红梅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也在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究竟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随着各地区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再从经济质效、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及民生和谐五个维度构建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3—2018年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0.38,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分别用系统GMM方法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并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促进效果;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144.98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作用,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于144.98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呈正向作用,但其促进作用有所降低。这些结论为下阶段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