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3)
- 2023(10495)
- 2022(8458)
- 2021(7462)
- 2020(5834)
- 2019(13036)
- 2018(12532)
- 2017(23595)
- 2016(12628)
- 2015(14062)
- 2014(14180)
- 2013(14161)
- 2012(13755)
- 2011(12671)
- 2010(12922)
- 2009(11601)
- 2008(11484)
- 2007(10453)
- 2006(9791)
- 2005(8835)
- 学科
- 济(67095)
- 经济(67057)
- 管理(32341)
- 业(30699)
- 地方(26753)
- 中国(22125)
- 农(20946)
- 企(20748)
- 企业(20748)
- 方法(17478)
- 业经(17251)
- 地方经济(15184)
- 数学(14714)
- 农业(14628)
- 数学方法(14578)
- 环境(13583)
- 发(12916)
- 产业(12212)
- 学(11757)
- 技术(10870)
- 融(10679)
- 金融(10677)
- 银(10014)
- 银行(10001)
- 制(9925)
- 行(9852)
- 和(9682)
- 发展(9314)
- 展(9288)
- 贸(9264)
- 机构
- 学院(184167)
- 大学(178997)
- 济(79272)
- 经济(77480)
- 研究(72698)
- 管理(66036)
- 理学(54840)
- 中国(54517)
- 理学院(54094)
- 管理学(53239)
- 管理学院(52891)
- 科学(43988)
- 京(40827)
- 所(36971)
- 农(34253)
- 研究所(33248)
- 财(33166)
- 中心(32818)
- 江(31502)
- 范(27670)
- 师范(27414)
- 业大(27347)
- 院(27258)
- 农业(26328)
- 北京(26281)
- 州(25128)
- 财经(24914)
- 省(24568)
- 经济学(23878)
- 科学院(22506)
- 基金
- 项目(120629)
- 科学(95298)
- 研究(92047)
- 基金(83387)
- 家(72887)
- 国家(72245)
- 科学基金(61318)
- 社会(58831)
- 社会科(55876)
- 社会科学(55870)
- 省(50688)
- 基金项目(43763)
- 划(41741)
- 教育(39914)
- 编号(37594)
- 自然(36309)
- 自然科(35358)
- 自然科学(35352)
- 发(35050)
- 自然科学基金(34674)
- 资助(32510)
- 成果(29790)
- 发展(28938)
- 展(28446)
- 重点(28217)
- 课题(28097)
- 创(25781)
- 部(24952)
- 国家社会(24433)
- 创新(24249)
共检索到30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晋珉 孙振均 李维炯
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 ,在调整农业结构中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曲周试验区为例 ,探索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发展对策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的思想和方法 ,以期对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 绿色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少敏 智红涛 李景国
所谓“县域环评”是指以县为单位开展农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辽宁省从1997年开始在全省部分县区开展县域绿色食品基地环境检测与环评工作。2003年全省农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被列入《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当年完成1600万亩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任务,力争到2005年底完成全省农业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我省经过几年的规范与发展,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县域农业生产环境评价体系。截止2004年底,全省开展环评工作的县达到65个。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绪红
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沈北新区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模式、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省大规模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原料标准化基地 发展 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梦熊 胡朝辉
通山县地处幕阜山脉北麓、长江中游南岸,境内大多数的山脉处于华北平原与鄱阳湖平原间的季风道上,拥有丰富的风电、光伏发电和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人民银行通山县支行积极谋划绿色金融发展,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结合通山县实际情况和特点,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方式,在增加绿色信贷投入的同时,有效支持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史策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处于良好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性标识。县域政府在绿色发展中责无旁贷,举足轻重。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需跨越职责不同程度缺失、发展责任有时变成软约束与效果衡量标准不够科学三大障碍。跨越这些障碍,需要对绿色发展树立坚定理念,处理好"三大关系",提高评估绩效的合理性,探索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方式,以及对相关职责严格督查,强化监控。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县域政府 任重道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荣博 钟昌标
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大陆县域数据,以撤县设区改革为切入点,借助计量模型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官员变更和县域环保部门执法)在其中表现的作用。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增加县域碳排放量,致使其上升约0.202个单位。被撤并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公路密度规模和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程度减少)、工业转移集聚(污染转移准入与专业化集聚滞后)与政府财政失衡是导致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机制路径。政府经济目标增长硬约束、市(县)长更替和县级环保部门执法监督弱化均能够显著负向影响被撤并县域的绿色低碳质量。研究建议,政府应该注重提升被撤并县域绿色低碳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浩 张峰 梁俊强
发展绿色建筑是转变城镇建设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是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主要阐明绿色建筑产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对绿色建筑产业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分析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市场需求,提出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思路。建议性提出绿色建筑产业的选择原则和参考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施策略。最后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及产业规划情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龚绍方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逐步由旅游景区散点式开发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渡。少数县域通过对旅游产业系统性分析,进行了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和实施尝试,对县域旅游产业提升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目前,旅游发展规划大多还停留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层面,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相关研究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通过对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特征、规划内涵和实施进行分析,探索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途径,为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县域旅游产业 集群化 发展规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良 史言信
"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基于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物流产业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走物流产业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从合作博弈的视角,绿色物流产业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的合作博弈可有一种共赢的创新方式;合作过程中要加强绿色物流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的建设,建造和完善产业价值链;政府要提供信息支持等公共服务和实行"绿色补贴"政策。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合作博弈 发展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灵芝 何强 漆雁斌 邓鑫
[目的]基于熵值法从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3个维度测算了2010-2020年沱江流域39个县(市、区)的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方法]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讨论了沱江流域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及差异来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考察了沱江流域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动态研究特征。[结果]第一,2010年到2020年沱江流域整体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地区层面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格局,在各系统方面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表现为“农业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格局;第二,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整体基尼系数仍相对较高,表明在此期间沱江流域各地区之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第三,核密度估计表明,沱江流域整体和上中下游地区整体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分散特征。[结论]研究期间内沱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且整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阎官法 张宏文 张慧勤
制定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对县域可持续发展条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规划及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规划 县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
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县(市)域人地系统规划调控五种基本模式,指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快速、有序、协调、持续发展,必须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通过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特色和重点,因县制宜制订相应的发展模式、方案、机制和策略对策,强调地理科学要重视县(市)微观区域发展研究与规划。
关键词:
县(市)域 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强 胡江
本研究通过分析"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的相关指标的中期完成情况,对"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情况和趋势进行了评估,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绿色发展 评估 指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彩红 李琳 廖斌
基于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5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非线性调节机制。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呈现“下游高、中游平、上游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长江经济带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但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下游县域>中游县域>上游县域。(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U”型特征,在上游县域先呈边际效应递增再呈边际效应递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升级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上游县域、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上游县域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其他欠发达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