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6)
- 2023(12658)
- 2022(10674)
- 2021(9372)
- 2020(8074)
- 2019(18053)
- 2018(17290)
- 2017(32906)
- 2016(18137)
- 2015(20132)
- 2014(20124)
- 2013(20110)
- 2012(18936)
- 2011(17521)
- 2010(17583)
- 2009(16389)
- 2008(15976)
- 2007(14608)
- 2006(12923)
- 2005(11502)
- 学科
- 济(97268)
- 经济(97191)
- 管理(49626)
- 业(45606)
- 方法(37722)
- 企(35205)
- 企业(35205)
- 数学(33842)
- 数学方法(33592)
- 地方(23511)
- 农(22349)
- 中国(21039)
- 学(20721)
- 财(18892)
- 业经(18058)
- 贸(15488)
- 贸易(15484)
- 农业(15419)
- 地方经济(14954)
- 易(14942)
- 环境(14104)
- 制(14028)
- 和(12248)
- 融(12021)
- 金融(12018)
- 银(11608)
- 银行(11546)
- 行(11001)
- 务(10814)
- 财务(10799)
- 机构
- 大学(276428)
- 学院(275616)
- 济(122437)
- 经济(120129)
- 管理(100993)
- 研究(100307)
- 理学(87739)
- 理学院(86626)
- 管理学(85138)
- 管理学院(84626)
- 中国(72950)
- 科学(64552)
- 京(57432)
- 农(56738)
- 所(53277)
- 财(51033)
- 研究所(49003)
- 业大(46635)
- 农业(45310)
- 中心(44832)
- 江(41696)
- 财经(41469)
- 经济学(39099)
- 经(37588)
- 北京(35508)
- 范(35257)
- 经济学院(35252)
- 院(35244)
- 师范(34788)
- 州(32076)
- 基金
- 项目(187292)
- 科学(146096)
- 基金(136352)
- 研究(128401)
- 家(122423)
- 国家(121439)
- 科学基金(101765)
- 社会(83814)
- 社会科(79479)
- 社会科学(79451)
- 省(73856)
- 基金项目(72747)
- 自然(66816)
- 自然科(65247)
- 自然科学(65221)
- 自然科学基金(64077)
- 划(62722)
- 教育(57877)
- 资助(54728)
- 编号(49393)
- 重点(43178)
- 发(42222)
- 部(40783)
- 成果(39100)
- 创(38764)
- 计划(36713)
- 科研(36576)
- 创新(36466)
- 国家社会(35507)
- 课题(34524)
- 期刊
- 济(135969)
- 经济(135969)
- 研究(77997)
- 学报(52385)
- 农(50509)
- 中国(49663)
- 科学(45186)
- 财(38994)
- 大学(37669)
- 学学(36264)
- 管理(34455)
- 农业(33670)
- 经济研究(23294)
- 融(22739)
- 金融(22739)
- 技术(22005)
- 财经(21354)
- 教育(20872)
- 业经(20406)
- 经(18494)
- 问题(18058)
- 业(17923)
- 技术经济(15552)
- 版(14511)
- 贸(14094)
- 统计(13976)
- 商业(13476)
- 业大(13331)
- 资源(13172)
- 科技(12987)
共检索到402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县域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对县域经济内部不同层次和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差异很大。建立县域经济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多层面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县域土地面积与县域经济水平反比等重要结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馨 李燕凌
文章基于县域经济韧性的丰富内涵,运用熵值法、核密度分析法、面板Tobit模型对2015—2021年中国县域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在时间和空间变化方面,中国县域经济韧性水平在时间上经历了“小幅度下降—持续上升”的两阶段变化,空间上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递减分布。高水平区数量较少,呈零星块状分布。中等水平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低水平区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2)在动态演进方面,相较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韧性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韧性提升的同时区域差距变化不大。(3)在影响因素方面,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和城市建设与县域经济韧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经济基础和政府能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所有影响因素中信息化水平是影响县域经济韧性水平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人力资源。
关键词:
县域经济韧性 发展特征 地区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志丹
采用2007-2010年的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对县域经济影响显著,县城科学支出、县域专业技术人才数、县域工业化程度、县域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县域粮食产量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随机效应 辽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商伊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为饱经历史沧桑的赣南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活力。经济新常态下,调整赣南苏区经济结构,剔除发展不利因素,刺激新兴产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苏区经济发展,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以赣南苏区各县域为例,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赣南苏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并从发展现代农牧业、产业项目升级、发展小微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青 徐波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 ,它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结合部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进而概括地提出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发展县域经济 制约因素 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琪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阐述了西部县域经济的现状 ,指出导致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县域市场化程度低、县域创新能力弱等 ,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市场化程度 县域创新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波
笔者根据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以人口密度、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比重为依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提高城镇化率,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壮大市域经济,增强市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速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张广胜
按照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法对中国20032012年1902个县域的经济增长从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需创新县域协调发展制度,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县域互补;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激活县域金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长彬 姜石良 张正河
利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和贝叶斯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使用2006—2009年相关数据,对河北省136个县市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县域经济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征在不同次区域间表现出很大差别,而在同一次区域内则差别不大,同一市域则差别最小。据此指出在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统筹上,应以次区域为单位进行外部协调,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内部协调。在总结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张广胜
按照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法对中国2003~2012年1902个县域的经济增长从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区域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需创新县域协调发展制度,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县域互补;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激活县域金融制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此外,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强化县域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职能和效率职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德财 王传干 孙娜娜
论文以县域地区为研究视角,运用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当前县域市场中蕴藏的消费金融发展机遇,并以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江苏分行50家县域机构作为分析样本,建立了消费信贷投放与相关指标的回归模型,解释了商业银行在县域地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聚焦江苏江阴地区,对消费信贷市场进行了具体调查分析,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在拓展消费信贷、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消费金融 回归模型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素 丁志伟 赵萌 王发曾 马倩
采用由人均、地均因子组成的经济密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密度空间分异特征,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阐释经济密度分异的机理。结果显示:1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密度水平相似的区域在空间存在集聚分布,而且空间差异性在不断减小。2局部空间自相关显著的区域主要以HH区和LL区为主,这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密度相关性显著的县域虽然存在着扩散,但以集聚为主。3从影响因子看,人均影响因子所起作用大于地均影响因子,且在人均影响因子中人均第一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社会零售品总额、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因子起主要作用。4从回归模型看,土地投入、产业规模及交通运输条件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密度的影响为正,劳动力资源、财政投入、人口素质对经济密度的影响为负;其中劳动力资源、产业规模、财政投入、产业结构因素的作用较强。
关键词:
经济密度 空间分异 县域 中原经济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常青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层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能否良性匹配发展对整个县域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我们通过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志刚,韩延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戚威 李海东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定义了环境友好度的概念,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我国生态县有关指标,构建了县域环境友好度的分析模型,以S县为例,计算出环境友好度的具体数值,为该县评估自身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县域环境友好度分析模型为我国其他县评估自身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