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8)
2023(11308)
2022(9336)
2021(8527)
2020(6856)
2019(15728)
2018(15581)
2017(29810)
2016(15837)
2015(17817)
2014(17977)
2013(17892)
2012(16820)
2011(15685)
2010(16372)
2009(15083)
2008(14546)
2007(12962)
2006(11940)
2005(11172)
作者
(47567)
(39608)
(39364)
(37516)
(25616)
(18891)
(17863)
(15387)
(15272)
(14362)
(13733)
(13630)
(13039)
(12980)
(12355)
(12337)
(11748)
(11667)
(11329)
(11073)
(10381)
(9783)
(9727)
(9446)
(9039)
(8989)
(8766)
(8529)
(8166)
(7741)
学科
(94453)
经济(94392)
管理(39584)
(36628)
方法(31103)
地方(28932)
数学(27900)
数学方法(27382)
(27063)
企业(27063)
中国(24935)
(21669)
业经(18652)
地方经济(17068)
(17054)
农业(15110)
(13310)
金融(13307)
环境(13174)
(13070)
(12843)
(12384)
银行(12374)
(12254)
(12249)
贸易(12241)
(12123)
(11652)
理论(11390)
(11172)
机构
学院(234872)
大学(231053)
(105513)
经济(103372)
研究(88073)
管理(86135)
理学(72718)
理学院(71789)
管理学(70313)
管理学院(69869)
中国(67240)
科学(52897)
(50963)
(45361)
(44561)
(41668)
研究所(40912)
中心(39293)
(37421)
财经(34375)
(33332)
师范(33007)
经济学(32779)
北京(32313)
业大(31973)
(31791)
(30890)
(30217)
经济学院(28968)
农业(28604)
基金
项目(150155)
科学(118516)
研究(111200)
基金(106490)
(92431)
国家(91686)
科学基金(78407)
社会(71436)
社会科(67798)
社会科学(67781)
(61441)
基金项目(55111)
教育(50582)
(50277)
自然(48666)
自然科(47477)
自然科学(47469)
自然科学基金(46552)
编号(45115)
资助(44482)
(39140)
成果(36290)
重点(34767)
课题(33053)
(32048)
发展(31779)
(31280)
(30882)
国家社会(29330)
创新(29017)
期刊
(131903)
经济(131903)
研究(75523)
中国(53816)
(34982)
管理(34908)
科学(32392)
学报(32367)
(31895)
教育(27994)
(25009)
金融(25009)
大学(24829)
技术(24485)
农业(23899)
学学(23388)
经济研究(21797)
业经(21129)
财经(17420)
问题(16304)
(15140)
统计(14378)
技术经济(14020)
(13024)
资源(12902)
(12665)
商业(11960)
世界(11823)
决策(11728)
(11684)
共检索到378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茹  
以江苏省的县级常熟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模式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变迁、银政企关系、资源禀赋和金融深化等方面归纳了"常熟模式"理论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现实意义。"常熟模式"的典型性在于:从经济发展模式看,以个私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潮流,是大多数县都应遵循的发展道路;从金融支持模式看,以正规的民营金融——地方性农村金融组织作为当地金融支持的主体是我国县域经济值得探索的一种融资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芳芳  濮励杰  张健  赵艳  朱明  
利用198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数据,基于邻接和距离规则定义空间权重矩阵,采用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邻接规则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下,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联系强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1988—1993年,苏南与苏中、苏北空间差异并不显著;②1994—1996年,全省经济布局极化现象显著增强;③1997—2003年,极化现象有所缓解;④2004—2008年,苏南与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基于距离规则的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下,初步推断江苏省县域经济之间正的空间关联性影响范围在240 km之内。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沿江地带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2009年前还有很大改观,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带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叶磊  张洵  芦惠  
以县域为研究基本单元,选取了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等四个指标,运用差异系数与极化指数等相差数理模型,对1994年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的演化过程与格局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发现: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伴随着"缩小—扩大—再缩小"演化过程,总体上呈现出生产水平差异与极化增强、生活水平差异与极化减弱的特征,且生产水平的差异与极化远大于生活水平的差异与极化;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与极化,且三大地区之间的极化呈增强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荣天  韩玉刚  
文章以江苏省65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PCA法、经济重心模型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1978-2012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呈上升的态势,且发展非均衡性较显著;县域经济发展重心在120°.261′~120°.622′E、31°.910′~31°.327′N波动,大致位于无锡市至苏州市范围之内;县域经济呈现以"苏锡常"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空间分布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县域经济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芳东  吴江  徐敏  
采用1996—2008年江苏省各县(市)人均GDP经济指标,计算并分析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整体空间特征,描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描述自1996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县域经济发达的区域周边县域经济也往往较发达,反之亦然,并且空间发展格局呈现显著的集聚模式,且集聚态势越来越明显。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并成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苏北地区则成为圈状结构的外围地带,且这种空间格局的分布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不同年际M...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立科  
探寻产生区域之间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的投入产出紧密相连,为此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产业结构、人口素质和区位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金融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却没有表现出理论上所认为的正向效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则祥  孙国锋  
本文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论述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耦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江苏省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耦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友  
以江苏省为背景,首先回顾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精辟论述,然后通过分析江苏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现实特征,提出江苏区域金融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相芬  
随着经济不断全球化,世界各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呈现突破性进展。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江苏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更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江苏经济的一大显著特点,对江苏省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影响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外向型经济模式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而探究了优化外向型经济模式的途径,以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海平  谷人旭  姜海宁  
以人均GDP为指标,运用Barro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对江苏省区际县域间1995—2009年的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江苏省区际各县域间表现出经济一体化趋势,但边界效应对区域一体化趋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江苏省县域协调发展的速度;(2)从变动态势来看,江苏省区际边界效应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区间,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演化过程和结构性波动;(3)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但仍对江苏省区际县域边界效应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最后,从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边界效应及其演变的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丽娟  马晓冬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框架,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江苏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乡村转型发展程度及空间集聚情况进行综合测度,解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并判别空间协同的地域类型。结果表明:(1)江苏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南北差异格局未突破,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县市,并向北演化。经济发展的冷点区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徐宿连和连淮盐交界分布。(2)江苏省乡村转型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次冷点区域变动明显,主要分布徐州北部、连云港北部和江苏中部等。(3)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得到提升,61.8%的县市达到协调状态,根据其格局特征划分出"三协同双滞后"五种类型,80%的县市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性,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高水平协同型集中在苏南县市,苏中县市和苏北区域的市区主要为中水平协同型,低水平协同类型主要为苏北县市,溧阳、海门、泗阳和灌南等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于乡村转型,淮安市区、泰州市区、建湖、高邮等县市乡村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以江苏省65个县(市)人均GDP为经济指标,测算出1990-2011年的泰尔指数,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机理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苏北内部、苏南内部差异是江苏省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县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相似地区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格局,且集聚的程度不断增强;局部空间格局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层空间分布结构;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组织性较强,空间格局演化中的随机成分较低,而由结构化分异引起的空间差异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县域经济差异较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宏伟  齐振宏  
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面对我国县域资源短缺的现实而实施的战略性举措,是由我国县域经济的独特性质和功能所决定。本文试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等几方面对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丽群  
江苏省宿迁市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凭借以洋河酒业为中心的洋河新区、南蔡乡高效农业、骆马湖生态旅游、沭阳县花木特色产业以及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的招商引资工作,踏上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的轨道。2013年8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暑期实践团在充分调研宿迁市县域产业集群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宿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本文研究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存在的客观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可供中西部县域借鉴的主要模式: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主要模式的总结,认为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是特色产业集聚,并提出基于特色产业集聚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利用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