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8716)
2022(6904)
2021(6114)
2020(4559)
2019(9806)
2018(9187)
2017(17258)
2016(8755)
2015(9605)
2014(9733)
2013(9752)
2012(9361)
2011(9123)
2010(9338)
2009(8868)
2008(8106)
2007(7555)
2006(7207)
2005(6201)
作者
(26663)
(22820)
(22465)
(21588)
(14229)
(10739)
(10094)
(8661)
(8630)
(8022)
(7916)
(7517)
(7332)
(7137)
(6898)
(6846)
(6440)
(6396)
(6325)
(6118)
(5821)
(5394)
(5391)
(5302)
(5237)
(5164)
(4789)
(4640)
(4607)
(4435)
学科
(67498)
经济(67460)
(26056)
地方(22700)
(19827)
管理(19457)
农业(18042)
方法(15680)
中国(15639)
业经(15061)
地方经济(14279)
数学(14182)
数学方法(14113)
(10965)
(10363)
(9464)
企业(9464)
(9355)
环境(9028)
农业经济(8304)
(8227)
金融(8224)
发展(8206)
(8192)
(8037)
经济学(7931)
(7161)
银行(7159)
(7025)
及其(6917)
机构
学院(141677)
大学(136599)
(70903)
经济(69495)
研究(54393)
管理(49008)
理学(41615)
理学院(41077)
中国(40824)
管理学(40463)
管理学院(40179)
科学(30457)
(28705)
(27550)
(26732)
(25037)
中心(24488)
研究所(24048)
经济学(23713)
(22702)
财经(22378)
经济学院(20987)
(20524)
师范(20422)
(20126)
(19288)
业大(18545)
农业(17858)
(17609)
(17514)
基金
项目(91527)
科学(73169)
研究(71833)
基金(65605)
(55975)
国家(55441)
社会(49963)
科学基金(47210)
社会科(47045)
社会科学(47036)
(37068)
基金项目(34242)
教育(30661)
(29768)
编号(29270)
自然(25179)
资助(24619)
自然科(24490)
自然科学(24487)
(24199)
自然科学基金(23988)
成果(23786)
国家社会(21430)
课题(20985)
重点(20976)
发展(20810)
(20503)
(19683)
(18557)
(18204)
期刊
(95979)
经济(95979)
研究(46737)
(30100)
中国(30097)
科学(19494)
(19451)
农业(19354)
学报(18596)
管理(17171)
业经(16775)
(15721)
金融(15721)
大学(15178)
经济研究(15134)
学学(14799)
技术(12292)
问题(12125)
教育(12108)
财经(11777)
(10405)
农业经济(9205)
农村(8953)
(8953)
经济问题(8611)
技术经济(8488)
世界(7915)
资源(7857)
统计(7562)
(7283)
共检索到22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晓军  宁国良  
(一)探索开辟县域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层面要从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县级城市产业发展,县级城市要加快推进县域产业振兴,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大龙头"的作用,不断扩大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切实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皇甫瑞灵  张南  郭晓晓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解决农业“短腿”和农村“短板”具有助力作用,同时有助于释放农村劳动力,加速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有序利用。为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并建立相对完善的集体经济管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实现特色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普遍选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特色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并对实践路径作简单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雁鸿   刘光玲  
乡村特色经济将特色资源与产业振兴相融合,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乡村产品,也通过构建特色经济体系,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产业动能。现阶段,乡村特色经济获得了数字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持,但仍面临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协同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充分认识特色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多元优势,通过明确主导产业,融合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形态,整合金融、技术等优势资源,助力乡村特色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爱君  宋李毅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是我国当前的重点任务。县镇具有同时连接城乡的重要功能,和谐的城乡关系能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对乡村生态振兴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研究县域城乡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条件及县域城乡产业、地域及社会融合对乡村生态振兴的推动作用,提出县域城乡融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为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广阔”而“可为”的服务领域,而县域职业教育立足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内涵,在对乡村振兴的物质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技术赋能、文化建设和协同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针对服务乡村振兴中县域职业教育缺乏协调、统筹,乡村人才培养初始供给不足,办学功能不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县域统筹,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和发展空间;优化办学定位,突出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功能和实践领域;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浓烈氛围等实践路径,切实构建起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付占辉   杨雅涵   乔家君   朱肖勇   江孝君  
“人”是乡村生产发展的主体,从人口演变视角揭示黄河流域乡村空心化的地域类型及其驱动机制,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和XGBoost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县域乡村空心化的地域类型、时空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提出不同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乡村空心化可划分为空废型、衰败型、衰退型、衰弱型、增长型等5种地域类型,其中,衰败型增长幅度最大,由2000—2010年的16%增长到2010—2020年的39%;衰弱型的降幅最大,由29%下降到12%。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乡村空心化地域类型正向变化最大的为中游的衰败型(增幅为43个百分点),负向变化最大的为下游的衰弱型(降幅为34个百分点)。(2)乡村空心化地域类型的时空差异显著,且空间集聚特征逐渐显现,增长型和衰弱型空间分布范围不断萎缩,衰败型空间分布呈扩张态势,衰弱型和衰败型逐渐向黄河上游集聚。(3)从黄河流域整体看,不同阶段乡村空心化地域类型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不同,但县域城镇化、地形等因素一直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上游地区受县域城镇化的影响一直较大,对中游地区影响较大的因素由2000—2010年的县域城镇化演变为2010—2020年的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地形对下游地区的作用更大。(4)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经济的空间差异大,乡村空心化地域类型的流域差异显著,各地区乡村振兴路径务必要结合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工农互促的良性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波  
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抓手。本文主要从乡村产业现状、政策难点及资源禀赋等层面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并提出完善信息技术服务、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农村产业业态等措施,以期望化解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难题,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林松  王小华  周怡彤  
通过建立有效的乡村秩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设计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参与模式以及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农村经济超越发展,进而承担新时期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使命。重庆市海龙村是集体经济发挥经济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在加强村庄治理上,海龙村紧抓村级党组织建设,打造年轻专业的领导班子,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海龙村抓住了两次产业转型机遇,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率先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丰富公共物品供给,补齐发展短板,落实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实现全村共同富裕。海龙村丰富的实践为我们深入考察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方式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其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奕山  吴重庆  张慧鹏  
乡村生产要素通过流动实现集聚是提升生产分工规模和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要素过度流失不利于乡村自身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乡-城"生产要素流动规模较小;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在重工业发展战略下乡村生产要素被约束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乡-城"生产要素单向流动趋于加速;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致力于改变乡村要素单向外流的局面。近代以来,立足于乡村且突破村庄社区规模的分工生产和集聚性生产没有大范围发展起来,乡村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新中国的综合发展成就为发展现代化的乡村集聚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探索在县域层面整合资源和集聚要素是振兴乡村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巩艳红   高金城   庞洪伟  
促进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是满足农牧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关乎西藏长期稳定发展和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数字经济对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西藏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7地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地市之间仍有差距。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西藏城乡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城市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西藏应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珊珊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赋能,让农村治理提效率,让农业生产添智慧,让农民生活增品质。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农村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民数字信息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加大数字农民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提高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博  王亚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导向逐渐全面和政策实施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格局,解决繁杂细微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需要将治理重心下沉至县域单元。本文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城乡融合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内循环形成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切入,分析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结构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势能释放和农民生活幸福渴望角度分析县域层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从做大县域财富和分好县域财富两个方面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