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0)
- 2023(12889)
- 2022(11006)
- 2021(9874)
- 2020(8608)
- 2019(19568)
- 2018(19037)
- 2017(37750)
- 2016(20298)
- 2015(22985)
- 2014(22859)
- 2013(23107)
- 2012(22213)
- 2011(20267)
- 2010(20290)
- 2009(18935)
- 2008(18521)
- 2007(16811)
- 2006(14706)
- 2005(13184)
- 学科
- 济(113388)
- 经济(113303)
- 管理(54304)
- 业(52343)
- 方法(44744)
- 企(40766)
- 企业(40766)
- 数学(40106)
- 数学方法(39835)
- 地方(29201)
- 农(26881)
- 中国(24050)
- 财(22430)
- 学(21765)
- 业经(21633)
- 农业(18303)
- 制(17138)
- 地方经济(17031)
- 贸(16041)
- 贸易(16036)
- 易(15361)
- 环境(14946)
- 融(13993)
- 金融(13990)
- 产业(13964)
- 和(13927)
- 务(13137)
- 财务(13121)
- 财务管理(13083)
- 体(12987)
- 机构
- 学院(301857)
- 大学(301804)
- 济(137853)
- 经济(135192)
- 管理(113963)
- 研究(107282)
- 理学(98099)
- 理学院(96913)
- 管理学(95501)
- 管理学院(94922)
- 中国(79777)
- 科学(64564)
- 京(63544)
- 财(59308)
- 所(54660)
- 农(50635)
- 研究所(49601)
- 中心(49040)
- 财经(47609)
- 江(46826)
- 业大(44234)
- 经济学(44120)
- 经(43064)
- 北京(40040)
- 经济学院(39806)
- 范(39728)
- 师范(39377)
- 农业(39187)
- 院(39068)
- 州(36411)
- 基金
- 项目(200315)
- 科学(158021)
- 研究(146330)
- 基金(145404)
- 家(126513)
- 国家(125511)
- 科学基金(107096)
- 社会(94681)
- 社会科(89873)
- 社会科学(89849)
- 省(79463)
- 基金项目(77697)
- 自然(67673)
- 自然科(66000)
- 自然科学(65984)
- 划(65821)
- 教育(65638)
- 自然科学基金(64828)
- 资助(59439)
- 编号(57843)
- 成果(46195)
- 发(46121)
- 重点(45731)
- 部(44596)
- 创(41059)
- 课题(40599)
- 国家社会(39446)
- 创新(38562)
- 科研(38293)
- 教育部(38194)
- 期刊
- 济(157955)
- 经济(157955)
- 研究(91155)
- 中国(55092)
- 学报(46117)
- 财(45967)
- 农(44771)
- 科学(43535)
- 管理(39535)
- 大学(34911)
- 学学(33172)
- 农业(29795)
- 融(27596)
- 金融(27596)
- 技术(26053)
- 经济研究(25829)
- 财经(24752)
- 业经(24649)
- 教育(24633)
- 问题(21520)
- 经(21486)
- 技术经济(17268)
- 业(15932)
- 统计(15854)
- 贸(15825)
- 资源(15169)
- 商业(14342)
- 策(14231)
- 世界(14129)
- 经济问题(13762)
共检索到452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新宇 郭欣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方式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县域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别于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因此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数据,具体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其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吉林省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张建平
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演变的基础过程,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反映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各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地区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障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运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本云 李海峰 许春燕
本文根据历年GDP值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数据,建立了经济增长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帮助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寻找新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晓华 卢永艳
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基础教育则没有;教育在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递增趋势,但是从整个过程来看,推力不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教育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雷庆勇 李思
本文拟对吉林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针对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需要调整、调整依据和主导部门选择问题,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吉林省需要进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该产业主导部门应该选择饲养业。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娜
本文主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角度来考察吉林省就业问题。根据1997-2004年统计数据,分别对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弹性大的行业,以解决吉林省的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莲英 王秀芬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与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充分了解其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对于指导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方法,对吉林省1980~2012年30多年来粮食生产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集中度高;近30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面积、总产、单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粮食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形成了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水稻、大豆为辅的生产格局。在空间布局上,过去30多年来,玉米主要种植区以长春与四平...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作物结构 吉林省 县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王伟强
吉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是传统工业的集中地,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如何应对"十五"规划对建设"两型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吉林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吉林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出发,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产业结构高级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秀霞 徐龙 江恩赐
以四平市区为研究区域,2002—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效益,通过比较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出现"错位",今后应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优化产业结构,并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运用地价杠杆及政策引导产业选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冬林 赵新宇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 ,以吉林省为例 ,测算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 ,并给出相应的吉林省和全国的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综合回归模型。
关键词:
制度因素 经济增长 岭回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柴伟 支大林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吉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尽管起伏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稳步上升状态。未来,吉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位商 经济运行质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柴伟
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各产业的区位商状况,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揭示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吉林省应从提升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以及相关的农副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与农产品相关的知名品牌;应继续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保持其主导作用;应在加快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位商 经济运行质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周瑞红 宋晓杰
本文依据大量数据,建立各种计量模型,研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迁特征和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适合吉林省的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未来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相关性 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延敏 刘德颖
产业结构是税源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税收收入的规模,优化税源结构主要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来实现,税收也可以通过调整收入规模,以优化的税源结构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针对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关系表明:吉林省应加快以金融、服务等行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所得税优惠,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玲 杨九铃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进入“高服务化”阶段。但是与广东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要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