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1)
2023(12281)
2022(10190)
2021(9356)
2020(7435)
2019(16454)
2018(16216)
2017(29644)
2016(15748)
2015(17445)
2014(17305)
2013(17220)
2012(16781)
2011(15570)
2010(16126)
2009(14782)
2008(14313)
2007(13037)
2006(12247)
2005(11849)
作者
(47594)
(39683)
(39513)
(37723)
(25448)
(19124)
(17917)
(15324)
(15322)
(14333)
(13768)
(13407)
(13077)
(12938)
(12433)
(12325)
(11869)
(11587)
(11351)
(11207)
(10507)
(9861)
(9593)
(9294)
(9033)
(8972)
(8777)
(8743)
(8131)
(7788)
学科
(89527)
经济(89445)
管理(41187)
(36651)
地方(29242)
中国(26679)
(26536)
企业(26536)
(23327)
方法(23291)
业经(20035)
数学(19797)
数学方法(19583)
(17185)
地方经济(17146)
农业(16600)
(14993)
(14393)
(14169)
金融(14167)
(14109)
(13817)
银行(13800)
(13493)
环境(13291)
(13153)
贸易(13136)
(12520)
(10883)
理论(10551)
机构
学院(231326)
大学(230327)
(104154)
经济(101896)
研究(90873)
管理(80866)
中国(70717)
理学(66996)
理学院(66025)
管理学(64858)
管理学院(64394)
科学(53274)
(50960)
(47493)
(46874)
研究所(41725)
中心(40997)
(39278)
(37997)
财经(35408)
(34467)
师范(34159)
北京(33379)
(32787)
经济学(32657)
(31880)
(31141)
业大(30565)
(30251)
经济学院(28859)
基金
项目(143298)
科学(113021)
研究(108355)
基金(101426)
(88067)
国家(87293)
科学基金(74077)
社会(70290)
社会科(66538)
社会科学(66526)
(57404)
基金项目(52536)
教育(48658)
(47501)
自然(44303)
编号(43731)
自然科(43252)
自然科学(43242)
自然科学基金(42443)
资助(40548)
(38251)
成果(36535)
重点(33194)
课题(32288)
发展(31419)
(30917)
(30708)
(29446)
国家社会(29336)
创新(27622)
期刊
(137440)
经济(137440)
研究(81598)
中国(58191)
(37559)
(35025)
管理(34299)
学报(33852)
科学(32629)
教育(30357)
(28230)
金融(28230)
大学(26407)
农业(25362)
学学(24398)
经济研究(22314)
业经(22180)
技术(22030)
财经(18478)
问题(17377)
(16241)
(13599)
图书(12934)
技术经济(12780)
世界(12592)
(12497)
国际(12461)
资源(11908)
(11573)
论坛(11573)
共检索到39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永良  
本文对2008年以来辽宁县域经济两轮三年倍增、当前传统发展方式面临的困境、新常态下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简要阐述,指出必须激活壮大县域经济,使之成为全面振兴辽宁的第二台发动机,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秀艳  
1、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只有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当前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全省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名单的县市总数少,且排名靠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巍  邓奇  
长期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就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下一步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春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党中央基于县域的特殊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瞻远瞩的一项战略举措。辽宁省的县域经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基础薄弱、低层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制约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如何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重大机遇期,彻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瘸拐李”的痕迹,发挥县域的整体优势,借鉴发达省份成功的经验,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高秀艳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3年,辽宁省县域总人口3176.5万人(分布于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GDP为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是辽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但受历史、自然、气候、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盼盼   葛晶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加,但是仍然缺乏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县域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集聚效应没有加快释放;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县域电商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产业信息化体量仍然不足;“项目+产业”县域飞地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链不够完善,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诚  许文娟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全面贯彻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沈阳市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对当前沈阳市县域经济进步速度减慢,综合实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及加强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相应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本文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低迷状况的问题分析入手,认为区域性特有的二元结构和制度供给是县域经济水平差异的深刻原因。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低迷状况在于体制转换的偏移、市场化的偏移、产业关联的偏移和城镇化的偏移。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于激活体制、消除二元结构、推行省管县行政体制和全面建设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中秋  
辽宁省县域经济近年取得长足发展,在承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繁荣、解决城乡就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找出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今后发展设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欣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4年辽宁省63个县区的相关数据,描述了县域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实证分析了县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开宇  赵丹  王志丹  王丽双  
本文以"十一五"期间辽宁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县域财政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提出财政支持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立群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地域内,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兴衰关键因素,而县域产业又是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辽宁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县域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东峰  
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战略"之一。2017年出台的《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标志着全省县域经济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在理念、思路和实践上有新的提升。一、关于推进产城融合问题产城融合,是一个发展目标,也是一个空间规划设计,更是一个发展理念。推动产城融合,就是要使产业与城市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