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5)
- 2023(7834)
- 2022(6214)
- 2021(5483)
- 2020(4158)
- 2019(8993)
- 2018(8552)
- 2017(16038)
- 2016(8294)
- 2015(9222)
- 2014(9120)
- 2013(9181)
- 2012(8602)
- 2011(8205)
- 2010(8456)
- 2009(7818)
- 2008(7266)
- 2007(6621)
- 2006(6330)
- 2005(5795)
- 学科
- 济(63128)
- 经济(63103)
- 管理(22725)
- 地方(20790)
- 方法(15621)
- 业(15489)
- 地方经济(14149)
- 数学(13837)
- 数学方法(13751)
- 中国(13138)
- 农(12850)
- 环境(12772)
- 学(11862)
- 业经(11720)
- 企(10704)
- 企业(10704)
- 农业(9381)
- 发(8257)
- 经济学(7834)
- 资源(7798)
- 生态(7744)
- 和(7402)
- 融(7310)
- 金融(7307)
- 制(7213)
- 划(7000)
- 财(6622)
- 产业(6551)
- 体(6226)
- 银(6003)
- 机构
- 学院(131610)
- 大学(128191)
- 济(65460)
- 经济(64239)
- 研究(51634)
- 管理(45627)
- 理学(38678)
- 理学院(38154)
- 中国(38130)
- 管理学(37583)
- 管理学院(37328)
- 科学(30412)
- 京(26739)
- 财(26201)
- 所(25998)
- 研究所(23601)
- 中心(22369)
- 经济学(21740)
- 财经(20760)
- 江(20523)
- 经济学院(19188)
- 院(18961)
- 范(18683)
- 经(18682)
- 农(18584)
- 师范(18582)
- 北京(17137)
- 科学院(16772)
- 业大(16555)
- 州(15976)
- 基金
- 项目(86594)
- 科学(69031)
- 研究(65703)
- 基金(62145)
- 家(53899)
- 国家(53491)
- 科学基金(45388)
- 社会(44777)
- 社会科(42475)
- 社会科学(42465)
- 省(34548)
- 基金项目(32436)
- 划(28514)
- 教育(28134)
- 自然(25828)
- 编号(25592)
- 自然科(25012)
- 自然科学(25008)
- 自然科学基金(24513)
- 资助(23909)
- 发(22526)
- 重点(20434)
- 成果(20258)
- 国家社会(19365)
- 发展(19041)
- 展(18752)
- 课题(18722)
- 部(18282)
- 创(17554)
- 创新(16527)
共检索到207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怡玮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县域经济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县域生态经济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建设最基本的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
县域生态经济 平衡运作 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予群
人类在经济活动巾,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来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因此,在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保持生态平衡与发展经济是对立的统一。一般说来,前者是主导,生态平衡失调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忆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全方位地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深层次地剖析掣肘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原因,在紧密结合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把深化区域间合作促进要素有序流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打造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平衡发展 模式选择 资源禀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引入到索洛增长模型中,建立了包含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进而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效应。由此在理论上证明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增长存在正、负或零等不同的作用效应,而相关的政策选择将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清
本文将人口结构变量,即劳动人口(红利人口和漏损人口)及抚养人口纳入索罗增长模型,建立了包含人口结构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并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红利人口 漏损人口 漏损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清
本文将人口结构变量,即劳动人口(红利人口和漏损人口)及抚养人口纳入索罗增长模型,建立了包含人口结构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并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红利人口 漏损人口 漏损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宇
本文从经常账户、外汇市场和外汇储备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各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问题,说明实现全球经济平衡增长,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包括顺差国适当降低储蓄率,逆差国适当提高储蓄率;顺差国尽量避免汇率低估,逆差国尽量避免汇率高估。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贸易 平衡 资本 汇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凡 陈川 杨海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小五,吴坚,张长勤
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安徽农业大学文理学院林小五,吴坚,张长勤人们在进行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时,一般只注意到该项农业自然资源的经济可利用性和技术可利用性,这个观念是不甚正确的。我们认为,在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时,既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的需求与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耕地总量平衡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的核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制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目标以来,围绕如何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方面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在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各地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一方面将耕地总量不减少的任务纳入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河南省财政科研所课题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卓珺
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加强,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提高,成为继劳动、资本、技术之后影响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为实现一国经济平衡增长,应合理确定公共支出规模,明确界定公共支出范围,大力压缩公共消费支出,进一步加大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力度,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实现预算的综合与完整。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公共支出 规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梅洁 康继军 华莹
文章基于2006-2010年2 578个县(市)的大样本数据,从区域角度对我国金融排斥状况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分析了金融排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东部地区金融排斥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则呈上升趋势,金融资源使用效用性的非均衡发展是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2)金融排斥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金融排斥并非随当地经济增长而必然减少;(3)我国金融排斥逐渐呈现出由"设施缺乏指向"转为"机制缺乏指向"、由"个体特征指向"转为"区域禀赋指向"以及农业产业链前端受金融排斥加重三大特征。文章不仅提供了来自大样本的"中国证据",而且为决策部门综合动态把握金融排斥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可靠参考。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县域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梅洁 康继军 华莹
文章基于2006-2010年2 578个县(市)的大样本数据,从区域角度对我国金融排斥状况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分析了金融排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东部地区金融排斥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则呈上升趋势,金融资源使用效用性的非均衡发展是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2)金融排斥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金融排斥并非随当地经济增长而必然减少;(3)我国金融排斥逐渐呈现出由"设施缺乏指向"转为"机制缺乏指向"、由"个体特征指向"转为"区域禀赋指向"以及农业产业链前端受金融排斥加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县域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霞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反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