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3)
2023(16583)
2022(14244)
2021(13295)
2020(11008)
2019(24960)
2018(24729)
2017(47039)
2016(25487)
2015(28570)
2014(27951)
2013(27599)
2012(25562)
2011(22755)
2010(22918)
2009(20643)
2008(19966)
2007(17428)
2006(15322)
2005(13234)
作者
(71609)
(59793)
(59528)
(56563)
(38270)
(28856)
(27016)
(23319)
(22875)
(21227)
(20788)
(20029)
(19196)
(18902)
(18426)
(18127)
(17670)
(17660)
(17132)
(17082)
(14760)
(14750)
(14423)
(13706)
(13392)
(13247)
(13188)
(13162)
(11906)
(11872)
学科
(102545)
经济(102436)
管理(72008)
(71850)
(58150)
企业(58150)
方法(41182)
数学(35107)
数学方法(34673)
(31503)
中国(28135)
地方(26877)
业经(24545)
(23090)
(22840)
技术(22319)
农业(21528)
(17811)
理论(16738)
(16419)
环境(15974)
(15752)
贸易(15739)
(15142)
产业(14735)
(14473)
银行(14430)
(14274)
金融(14270)
(14213)
机构
大学(348998)
学院(348133)
管理(139444)
(135912)
经济(132851)
理学(120646)
研究(119518)
理学院(119179)
管理学(117180)
管理学院(116521)
中国(88255)
(75927)
科学(75623)
(60316)
(59168)
(56729)
中心(54932)
研究所(54094)
(52597)
业大(52590)
(48879)
师范(48469)
财经(48063)
北京(48057)
(44642)
农业(43744)
(43727)
(42519)
经济学(39750)
师范大学(39377)
基金
项目(245273)
科学(193742)
研究(181382)
基金(176393)
(154269)
国家(152741)
科学基金(131342)
社会(113549)
社会科(107396)
社会科学(107368)
(96985)
基金项目(94779)
自然(84916)
自然科(82898)
自然科学(82879)
(81784)
教育(81706)
自然科学基金(81396)
编号(74496)
资助(70412)
成果(59745)
重点(54975)
(54195)
(54136)
(52632)
课题(51359)
创新(49953)
国家社会(46377)
科研(46178)
项目编号(45181)
期刊
(152002)
经济(152002)
研究(102891)
中国(73007)
学报(54186)
科学(52576)
(51877)
管理(51307)
(44364)
教育(43725)
大学(41033)
学学(38293)
农业(36030)
技术(31190)
(27765)
金融(27765)
业经(26246)
经济研究(23008)
财经(21979)
科技(20701)
图书(20185)
问题(19900)
(19247)
(18865)
资源(17756)
技术经济(17198)
(16288)
理论(16225)
现代(16106)
(15854)
共检索到517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涛  李子彪  胡宝民  尹昌斌  
县域特色产业多以农业产业为主,且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原因,其创新过程表现为农业新技术成果选择、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认为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具有外部依赖性、政府主导性、多主体参与性、收益多样性等特征,并结合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李子彪  刘坛波  胡宝民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广大县(市),特别是欠发达县(市)的特色产业总体上仍以农业产业为主,县(市)科技工作相对薄弱,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表现为新技术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为例,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进行了剖析,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体和行为,并结合实际就加强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张爱国  王强  胡宝民  尹昌斌  
本文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分布、科技工作成效、经济发展成效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专项行动在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专项行动试点工作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发展经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敏丹  尹志锋  
用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农业之基础地位、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成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本文着眼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评估,考察了该政策与农村就业、资本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该计划虽然没有显著拉动农村就业,但能够显著提高人均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以该计划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是深化资本、推广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具有劳动替代的特征,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对农村就业的拉动作用受科技的"劳动替代性"特点的限制,政府在制定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时需高度关注农村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敏丹  尹志锋  
用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农业之基础地位、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成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本文着眼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评估,考察了该政策与农村就业、资本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该计划虽然没有显著拉动农村就业,但能够显著提高人均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以该计划为代表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通过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乐亭县"果菜产业技术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的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模式,对模式的内涵、建设总体思路、建设内容、示范效果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模式融"新型科技服务、果菜生产技术、果菜产业增值、产业链流程监管"为一体,模式的推广将有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农民致富、产业壮大和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尹昌斌,邱建军  
“科技富民强县”是新时期构建县域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科技富民强县”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依靠科技实现县“强”民“富”的内涵,指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一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制创新作为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连建新  杜云飞  
本文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针对农业产业为例,把农业产业创新作为发展农业的有力抓手。研究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突破口。本文从资源、政策、市场、技术及组织五个方面分析其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资料进行实证,以期得到这些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实践解释,为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指明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爱国  翟进进  杜云飞  张世胜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对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农业特色产业创新的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四种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并指出了在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几点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梁发明  
湖北省竹山县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培植种烟大户、专业新村,促进规模经营,推进强县富民。2012年,全县烟叶生产预计实现面积3.5万亩、产量6万担、产值6000万元、创税1600万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岱  蔺雪芹  司月芳  余建辉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是中国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研究县域特色产业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视角、热点领域、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近年来县域特色产业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县域特色产业作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的结合产物,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基本属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借鉴了生态学、系统学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为清晰刻画产业内外影响因子的共栖关系和互动效应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研究领域上看,关注点从地方经济发展到全球生产网络、从传统影响因素到新因素,与时俱进,但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互脱节现象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从研究方法上看,相关研究正在从以定性描述和逻辑推理为主,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应用转变,但受到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现象和变化趋势的驱动机制分析的技术方法亟待完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艳  唐海康  庞祯敬  
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理论与经验世界的推论,构建了地方分权改革影响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理论机理,并以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为例,实证检验了地方分权改革对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多维影响效应。理论分析认为,地方分权改革对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表现为分权激励效应、选择替代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调节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分权改革对激励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总体效应明显,但在分阶段、长时序的分权激励效应有渐次势弱的趋势,而强县与弱县之间分权改革对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改善存在结构性差异。未来地方分权改革应坚持"增量管理、分类推进、综合考核"的优化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  胡爱君  
县域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竞争力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作者以此为研究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秦巴山区陕南汉中为研究样本,结合该市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较为适合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汉中市及所属一区十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基于特色优势产业下提高汉中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应华  
中缅边境地区受特殊历史、地理和复杂的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贫困问题、国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边疆繁荣稳定和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地处中缅边境中段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创新工作方式,将兴边富民行动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精准脱贫,提升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然而中缅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财政保障困难、开放活边水平不高、不稳定因素复杂、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要实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协调发展;全面推行"123"党建新模式,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提高脱贫实效,精准推进沿边群众居边脱贫致富;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增强边民凝聚力和向心力;补齐教育短板,彻底根除素质型贫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凯  
21世纪初,中国各省开始进行强县扩权改革。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表明,行政分权显著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创新,控制了时间趋势和其他政策冲击的稳健性检验和事件研究法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安慰剂检验和使用微观企业数据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行政分权强化了县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从而促进了(规模)企业数量的增加;同时,行政分权使县级政府更好地利用当地的信息优势,改善了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了县级层面的创新。该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认识行政分权与县域创新之间的关系,也为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及之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