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5)
- 2023(14259)
- 2022(12115)
- 2021(11088)
- 2020(9367)
- 2019(21133)
- 2018(20810)
- 2017(39240)
- 2016(21158)
- 2015(23729)
- 2014(23233)
- 2013(23011)
- 2012(21764)
- 2011(19525)
- 2010(19770)
- 2009(18258)
- 2008(18060)
- 2007(16483)
- 2006(14280)
- 2005(12648)
- 学科
- 济(91802)
- 经济(91718)
- 业(61337)
- 管理(59029)
- 企(47917)
- 企业(47917)
- 方法(35158)
- 数学(30397)
- 数学方法(30075)
- 农(29812)
- 地方(25551)
- 中国(25138)
- 业经(21281)
- 技术(21033)
- 农业(20292)
- 财(20161)
- 学(17855)
- 制(16314)
- 贸(15012)
- 贸易(15003)
- 易(14413)
- 地方经济(13660)
- 和(13603)
- 产业(13404)
- 环境(13321)
- 融(13246)
- 金融(13242)
- 理论(13235)
- 银(13197)
- 银行(13169)
- 机构
- 学院(296633)
- 大学(294742)
- 济(122155)
- 经济(119462)
- 管理(113919)
- 研究(103027)
- 理学(97586)
- 理学院(96368)
- 管理学(94822)
- 管理学院(94221)
- 中国(77263)
- 京(63566)
- 科学(63355)
- 财(54034)
- 所(51424)
- 农(50712)
- 中心(48483)
- 江(47411)
- 研究所(46607)
- 业大(43756)
- 财经(42433)
- 范(41471)
- 师范(41137)
- 北京(40066)
- 农业(39285)
- 经(38356)
- 院(37986)
- 州(37573)
- 经济学(36961)
- 经济学院(33396)
- 基金
- 项目(199444)
- 科学(157570)
- 研究(149552)
- 基金(141705)
- 家(123567)
- 国家(122180)
- 科学基金(104598)
- 社会(94502)
- 社会科(89368)
- 社会科学(89342)
- 省(80787)
- 基金项目(75987)
- 教育(67600)
- 划(67575)
- 自然(65514)
- 自然科(63933)
- 自然科学(63912)
- 自然科学基金(62767)
- 编号(61441)
- 资助(55376)
- 成果(49382)
- 创(46213)
- 发(46207)
- 重点(45083)
- 课题(43085)
- 部(42956)
- 创新(42373)
- 国家社会(38781)
- 发展(37595)
- 科研(37380)
- 期刊
- 济(140564)
- 经济(140564)
- 研究(87444)
- 中国(65603)
- 农(47192)
- 学报(43551)
- 科学(43042)
- 财(42122)
- 管理(41571)
- 教育(35821)
- 大学(32944)
- 农业(32079)
- 学学(30726)
- 技术(27527)
- 融(26069)
- 金融(26069)
- 业经(24647)
- 经济研究(21508)
- 财经(20147)
- 问题(18817)
- 业(18035)
- 科技(17594)
- 经(17539)
- 技术经济(16105)
- 资源(15052)
- 图书(15049)
- 坛(14568)
- 论坛(14568)
- 版(14540)
- 现代(13848)
共检索到45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李子彪 刘坛波 胡宝民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广大县(市),特别是欠发达县(市)的特色产业总体上仍以农业产业为主,县(市)科技工作相对薄弱,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表现为新技术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为例,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进行了剖析,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体和行为,并结合实际就加强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创新 情景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涛 李子彪 胡宝民 尹昌斌
县域特色产业多以农业产业为主,且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原因,其创新过程表现为农业新技术成果选择、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认为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具有外部依赖性、政府主导性、多主体参与性、收益多样性等特征,并结合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张爱国 王强 胡宝民 尹昌斌
本文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分布、科技工作成效、经济发展成效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专项行动在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专项行动试点工作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发展经验。
关键词: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现状 分布 经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敏丹 尹志锋
用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农业之基础地位、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成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本文着眼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评估,考察了该政策与农村就业、资本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该计划虽然没有显著拉动农村就业,但能够显著提高人均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以该计划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是深化资本、推广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具有劳动替代的特征,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对农村就业的拉动作用受科技的"劳动替代性"特点的限制,政府在制定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时需高度关注农村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敏丹 尹志锋
用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农业之基础地位、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成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本文着眼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评估,考察了该政策与农村就业、资本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该计划虽然没有显著拉动农村就业,但能够显著提高人均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以该计划为代表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通过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乐亭县"果菜产业技术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的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模式,对模式的内涵、建设总体思路、建设内容、示范效果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模式融"新型科技服务、果菜生产技术、果菜产业增值、产业链流程监管"为一体,模式的推广将有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农民致富、产业壮大和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特色果菜产业 富民强县 建设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连建新 杜云飞
本文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针对农业产业为例,把农业产业创新作为发展农业的有力抓手。研究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突破口。本文从资源、政策、市场、技术及组织五个方面分析其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资料进行实证,以期得到这些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实践解释,为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指明方向。
关键词:
科技富民农业产业 创新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尹昌斌,邱建军
“科技富民强县”是新时期构建县域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科技富民强县”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依靠科技实现县“强”民“富”的内涵,指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一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制创新作为保障。
关键词:
科技 富民强县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梁发明
湖北省竹山县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培植种烟大户、专业新村,促进规模经营,推进强县富民。2012年,全县烟叶生产预计实现面积3.5万亩、产量6万担、产值6000万元、创税1600万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爱国 翟进进 杜云飞 张世胜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对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农业特色产业创新的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四种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并指出了在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特色产业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雅如 张茜 严中成 韦锋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典型县-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县域产业转型优化的路径和配套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当地经济应从高度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应向农牧林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和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为主导的服务业进行转型优化,并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共建共管共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融资支持、产业技术引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雅如 张茜 严中成 韦锋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典型县-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县域产业转型优化的路径和配套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当地经济应从高度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应向农牧林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和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为主导的服务业进行转型优化,并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共建共管共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融资支持、产业技术引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凯
21世纪初,中国各省开始进行强县扩权改革。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表明,行政分权显著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创新,控制了时间趋势和其他政策冲击的稳健性检验和事件研究法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安慰剂检验和使用微观企业数据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行政分权强化了县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从而促进了(规模)企业数量的增加;同时,行政分权使县级政府更好地利用当地的信息优势,改善了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了县级层面的创新。该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认识行政分权与县域创新之间的关系,也为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及之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行政分权 县域创新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 胡爱君
县域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竞争力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作者以此为研究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秦巴山区陕南汉中为研究样本,结合该市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较为适合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汉中市及所属一区十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基于特色优势产业下提高汉中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天慧 邱峰 杨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县域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县域富民产业是能在长期内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在空间维度、组织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县域富民产业在产业发展端通过凝聚竞争优势提高产业效益;在农民参与端通过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和共享资产收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中,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仍然面临产业集群培育不足、辐射带动效应不强,产业同质化突出、结构不优,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不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加快培育县域富民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应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经营主体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农民共同富裕 利益联结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背景下民族高校人权法教育研究
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正确取向、综合效应和具体举措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的区域合作网络分析——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为例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都市圈特色产业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策略研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
基于SEM模型的农业科技项目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例
国家科技计划后端资助政策及项目评估——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为例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立项项目布局分析——以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重点专项为例
浅议农信机构发展资产业务提升县域经济贡献度——以富阳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背景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探讨——以贵州省息烽县县域经济与产业规划发展思路分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