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78)
2023(21210)
2022(17679)
2021(16270)
2020(13445)
2019(30959)
2018(30430)
2017(58172)
2016(31274)
2015(35374)
2014(35476)
2013(34983)
2012(32301)
2011(29255)
2010(29494)
2009(27820)
2008(26836)
2007(23849)
2006(20836)
2005(18334)
作者
(91522)
(76698)
(75986)
(72441)
(48496)
(36792)
(34841)
(29872)
(29083)
(27254)
(26118)
(25654)
(24100)
(23975)
(23859)
(23494)
(23061)
(22501)
(21996)
(21934)
(18786)
(18758)
(18648)
(17534)
(17217)
(17039)
(16904)
(16878)
(15490)
(15300)
学科
(133386)
经济(133247)
管理(89040)
(87911)
(71008)
企业(71008)
方法(60672)
数学(52893)
数学方法(52233)
(41798)
中国(37591)
(35136)
业经(32696)
地方(30551)
(29688)
金融(29684)
(28446)
银行(28388)
(28240)
农业(27795)
(27219)
(26254)
(22967)
贸易(22954)
(22307)
财务(22226)
(22207)
财务管理(22176)
理论(21826)
企业财务(21088)
机构
大学(451745)
学院(450752)
(179746)
管理(176677)
经济(175709)
理学(153225)
理学院(151516)
研究(148722)
管理学(148666)
管理学院(147850)
中国(115878)
(95011)
科学(92777)
(83496)
(76458)
(74190)
中心(70768)
业大(67697)
研究所(67695)
财经(67161)
(67036)
(61063)
(60169)
北京(59788)
师范(59605)
农业(59078)
经济学(55241)
(54513)
(53939)
经济学院(50082)
基金
项目(309206)
科学(242619)
研究(225306)
基金(223866)
(194632)
国家(192986)
科学基金(165915)
社会(142256)
社会科(134722)
社会科学(134687)
(120966)
基金项目(118148)
自然(107323)
自然科(104795)
自然科学(104767)
教育(103493)
自然科学基金(102844)
(101577)
编号(92896)
资助(92216)
成果(75163)
重点(69203)
(67671)
(66138)
(63476)
课题(63431)
创新(59254)
科研(59207)
国家社会(58649)
教育部(57982)
期刊
(194284)
经济(194284)
研究(128709)
中国(85018)
学报(72822)
(71795)
科学(65827)
(64152)
管理(60452)
大学(55192)
学学(52024)
(49871)
金融(49871)
农业(48016)
教育(47346)
技术(38732)
业经(33544)
财经(32483)
经济研究(30339)
(27755)
问题(25568)
图书(24432)
(22986)
(22424)
理论(22169)
统计(21969)
技术经济(21421)
科技(20564)
实践(20323)
(20323)
共检索到658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树娟  霍仕胤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乡村全面振兴。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乡村振兴体系,计算出鲁西30个县的乡村振兴指数,采用GMM动态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鲁西四市30个县的县域乡村振兴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普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同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应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增加农民利用数字技术服务自身的能力,在农民工中宣传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竹君  孙亚琴  
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助推下,我国于2020年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由此迈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的历史阶段。但从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审视与研判,在今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由于多种原因,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返贫现象也有可能发生。只有及时化解与有效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才能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这就需要一方面继续引导扶持“三农”理念从“输血”转向“造血”以增强内生动能,另一方面继续强化制度安排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力。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减贫二者显著正相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收入分配调节农村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继东  
本文基于山东省辖内农村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从普惠金融广度、深度和普惠性三个层面,选取农村商业银行16个经营指标,运用熵权法编制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支持指数,以2014—2022年山东省81个县(市、区)数据为样本,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普惠金融能否促进乡村振兴进行实证检验。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与传统金融相比,普惠金融更能显著促进县域乡村振兴;二是普惠金融通过产业带动效应和减贫增收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乡村振兴;三是数字化与普惠金融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应从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体系、丰富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专项资金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探索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机制等方面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作用,并借助数字技术提高普惠金融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林洁  韩淋  修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金融体系薄弱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实现包容性增长;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金融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和乡村创新活力;推进各地充分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针对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薄弱、使用形式局限和潜在风险问题,本文建议:第一,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和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第二,结合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与发展趋势,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重视农村居民金融教育,提升金融素养和金融决策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化监管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晓翀  杜尔玏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支农主力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活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数字金融逐步推进、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等重要现实基础。理论逻辑表明: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强力支撑,是营造乡风文明的有效保障,是推进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是保证生活富裕的擎天巨柱。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构建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农村产权运作机制,提升农业主体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晓翀  杜尔玏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金融作为支农主力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活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数字金融逐步推进、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等重要现实基础。理论逻辑表明: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强力支撑,是营造乡风文明的有效保障,是推进治理有效的重要力量,是保证生活富裕的擎天巨柱。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构建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农村产权运作机制,提升农业主体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俊梅  广少奎  
县域高职教育承担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县域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是:聚焦“县域需求”,彰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性;瞄准“内部重塑”,凸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重组“教育资源”,强化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性。县域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需通过创新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等路径,实现人才强农、产业富农、科技兴农、文化育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婧雅  
县域作为城乡连接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作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县域治理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从县域寻找切入点和增长点,既符合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服务乡村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县域治理框架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深化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博  王亚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导向逐渐全面和政策实施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格局,解决繁杂细微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需要将治理重心下沉至县域单元。本文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城乡融合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内循环形成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切入,分析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结构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势能释放和农民生活幸福渴望角度分析县域层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从做大县域财富和分好县域财富两个方面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婧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乡村产业振兴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但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金融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农产品加工值占比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维度构建了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采用2013-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存在且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表现为“区域经济越发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的趋势性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进一步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指标衡量的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可知,现有研究中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传统第三产业占比衡量的乡村产业振兴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存在明显低估现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昝琳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区乡村振兴,但对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赋能增长极和缓解农户融资约束促进乡村振兴;(3)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地理距离范围、区域和省份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金硕   余鸿举   占煜   周勇  
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丰富金融服务场景、转变传统征信模式和信贷风险防范模式、促进跨部门数据利用等,推动普惠信贷实现量增、面扩、质提,更好发挥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普惠性不断提升,数字普惠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有效支持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但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金融产品供需匹配不够、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字鸿沟”与数字金融风险安全问题显现等问题,整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还需多措并举,继续推动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下沉,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层次、高水平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数字普惠金融试点,同时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的影响,防范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广文  
<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转型发展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七大发展战略以来,乡村振兴就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由此,也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总体要求,每一方面都有金融服务需求。在这五个方面中,产业兴旺,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枢纽,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松茂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实施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对农商银行来说,既是责任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等情况下,农商银行只有紧紧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挥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深耕农村市场,深推普惠金融,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遇到的众多挑战和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燕芝  李云仲  叶程芳  
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2011—2019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及二者的时空耦合协调状况。研究表明:(1)各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区域差距。(2)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持续增强,由严重失调步入初级耦合阶段。(3)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及空间相关关系,在东部形成显著的空间联动格局,但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从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建设、提高发达地区的辐射效应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