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5)
- 2023(15888)
- 2022(13718)
- 2021(12771)
- 2020(10508)
- 2019(24064)
- 2018(24093)
- 2017(45883)
- 2016(24927)
- 2015(28030)
- 2014(28175)
- 2013(28067)
- 2012(26297)
- 2011(24018)
- 2010(24234)
- 2009(22148)
- 2008(21257)
- 2007(18660)
- 2006(16714)
- 2005(15041)
- 学科
- 济(119157)
- 经济(119053)
- 管理(66624)
- 业(62545)
- 企(48967)
- 企业(48967)
- 方法(43138)
- 数学(37060)
- 数学方法(36699)
- 地方(33406)
- 中国(31762)
- 农(30860)
- 业经(25521)
- 学(25227)
- 财(22133)
- 农业(21367)
- 制(18702)
- 地方经济(18193)
- 环境(18172)
- 贸(17783)
- 贸易(17768)
- 和(17155)
- 易(17029)
- 融(16655)
- 金融(16652)
- 理论(16649)
- 银(16313)
- 银行(16273)
- 技术(15801)
- 行(15702)
- 机构
- 大学(354689)
- 学院(354321)
- 济(146847)
- 经济(143584)
- 管理(137101)
- 研究(128145)
- 理学(117312)
- 理学院(115883)
- 管理学(114015)
- 管理学院(113377)
- 中国(95173)
- 科学(79262)
- 京(77481)
- 所(65393)
- 财(64279)
- 研究所(59422)
- 农(58558)
- 中心(57283)
- 江(56286)
- 业大(52057)
- 财经(50564)
- 范(50309)
- 师范(49850)
- 北京(49375)
- 院(46715)
- 经(45722)
- 农业(45256)
- 州(44022)
- 经济学(43589)
- 师范大学(40449)
- 基金
- 项目(238468)
- 科学(186753)
- 研究(176698)
- 基金(170100)
- 家(147791)
- 国家(146499)
- 科学基金(124999)
- 社会(110483)
- 社会科(104452)
- 社会科学(104423)
- 省(95019)
- 基金项目(90952)
- 自然(80010)
- 教育(79911)
- 划(78903)
- 自然科(78010)
- 自然科学(77994)
- 自然科学基金(76546)
- 编号(73068)
- 资助(69383)
- 成果(59301)
- 发(55546)
- 重点(53755)
- 部(51787)
- 课题(51032)
- 创(48839)
- 创新(45566)
- 科研(44718)
- 国家社会(44641)
- 发展(44593)
- 期刊
- 济(175058)
- 经济(175058)
- 研究(110744)
- 中国(74108)
- 学报(54300)
- 农(53714)
- 科学(51670)
- 管理(51291)
- 财(46783)
- 教育(42255)
- 大学(40685)
- 学学(37988)
- 农业(37232)
- 融(32870)
- 金融(32870)
- 技术(32358)
- 业经(28268)
- 经济研究(27318)
- 财经(24449)
- 问题(22468)
- 经(20973)
- 图书(20437)
- 业(18955)
- 资源(18679)
- 技术经济(18512)
- 科技(17127)
- 理论(17006)
- 现代(16663)
- 商业(15810)
- 世界(15534)
共检索到545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玉英 孙国民
总部经济亦日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以浙江为例,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分析了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因及作用机理,指出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是在宏观、微观、行政三种动因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基于发展动因的作用机理对浙江县域总部经济路径来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动因 内外因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正宏 孙国民 孟斌斌
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系统分析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动因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由此探求出总部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多视角的理论分析"锁定"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路径,确立了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概括了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三种模式,并将其操作模式进行了有效总结,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浙江经验,厘清了县域经济体"为什么"和"怎么"发展总部经济的疑惑。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动因 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敬水 李志坚 陈稚蕊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旭昶 董世洪
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环节,处于都市圈的节点城市要融入都市经济圈获得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避免"回波效应"和利用"扩散效应",为此节点城市实现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融合、市场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对接显得至关重要。浙江省德清县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其经验表现为主动承接配套、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和中心城市的直接竞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创新政府公共协调机制、建立复合行政体制等方面。文章认为,促进节点城市在都市圈内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社会的力量。
关键词:
都市经济圈 县域发展 节点城市 扩散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丁烨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生产和生活两类指标,运用差异系数与极化指数模型,对1997—2011年期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与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整体差异扩大,极化效应逐渐增强,生活指标整体差异与极化效应则缓慢变动,生产指标整体差异程度和空间极化效应要高于生活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地区间差异与地理分区个数成反比,地区内差异则与地理分区个数成正比;在二区域地理分区条件下,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之间极化效应均呈现增强趋势,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生产指标在三区域和四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变动基本保持稳定,生活指标则在三种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差异 空间极化 浙江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佳 孙敬水 董立锋
本文基于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量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四大类效应,并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测算了各类效应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远超过能源强度和结构调整产生的负向驱动效应。本文同时测算出浙江已跨越了碳排放强度的高峰阶段,但仍处于碳排放强度高峰迈向人均碳排放量高峰的阶段。为缩短不同碳排放高峰的跨越时间,降低高峰峰值...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LMDI分解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黄武龙
文章以浙江省69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采用1991—2011年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定量揭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差异、空间相关性及其演化趋势。结论显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加剧;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表现出典型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空间分布类型;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浙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浙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空间经济结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对全省县域经济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差异 空间统计分析 浙江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斌 许光清 王伟 周琴
对浙江省宁海县经济增长和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宁海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宁海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呈现"脱钩"趋势。宁海县的绝大多数"脱钩"是由于GDP的大幅增长导致的"相对脱钩"。宁海县政府近年来有效的环境政策和巨额的环境投资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使得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凤军 陈晓
"省管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应对深化和推广省管县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由于在省管县体制的实施中,不同区域主体的受益或受损并不相同,还需要差别化评价。基于此,从县、设区市、省三个层面重点考察"省管县"体制对经济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管县"体制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区际统筹发展能力和财政利用针对性,客观上刺激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省管县"体制在经济增长质量、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区际协调等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贯彻省管县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对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城市实施针对性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南
本文以浙江省杭甬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通过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显示了杭甬高速公路对沿线三市经济的贡献在逐年增大。统计数据表明杭甬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共生 浙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新波 黄滕 郑建明
本文尝试定量分析地方经济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省逐层推进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可以作为识别经济分权政策效果的一个"准自然实验",基于该样本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分权改革有助于扩权县的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水平、人口密度、工业化程度对浙江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分权改革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关键词:
经济分权 县域经济增长 省管县体制改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彩瑶 王宁 孔凡斌 沈月琴
【目的】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背景下,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浙江省山区26县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森林资源富集山区县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县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县域发展水平和县域发展差距,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InVEST模型、Super-SBM模型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量化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2001—2020年浙江省山区26县县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县域发展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特征。2)2001—2020年浙江省山区26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总体上显著上升,生态发展类县实现效率略高于跨越发展类县。3)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提高能够有效缩小县域发展差距,对于跨越发展类县的效应要略优于生态发展类县。4)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能够通过提高林业二三产业产值、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本等路径缩小县域发展差距。【结论】2001—2020年浙江省山区26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和县域发展水平均呈现显著提升的变化趋势,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水平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县域均衡协调发展。因此,各县域单元需要从创新森林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升技术应用和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增强县域间优势互补和抱团发展等方面发力,全面提高“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向“金山银山”发展优势转化的效率,推动山区县协调发展,率先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山区县共同富裕示范样板。
关键词:
县域发展差距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名杰 鲁钊阳 邱询旻
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地方政府的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文章在剖析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绍兴市为例,通过回顾绍兴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绍兴市政府本身、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运行机制及市场配套服务机制等视角探究绍兴市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县域经济 绍兴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福敏 刘伟
大量定性研究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构建了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浙江和四川两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省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四川省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