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3)
2023(16498)
2022(14189)
2021(13079)
2020(11052)
2019(25099)
2018(24704)
2017(47179)
2016(25504)
2015(28896)
2014(28916)
2013(28597)
2012(27076)
2011(24846)
2010(25218)
2009(23666)
2008(23119)
2007(21006)
2006(18849)
2005(17179)
作者
(75222)
(62802)
(62611)
(59451)
(39973)
(30226)
(28625)
(24412)
(23771)
(22463)
(21436)
(21023)
(20164)
(19948)
(19468)
(19322)
(18743)
(18450)
(18259)
(18008)
(15898)
(15641)
(15253)
(14570)
(14404)
(14057)
(14023)
(13880)
(12737)
(12537)
学科
(123038)
经济(122843)
管理(68457)
(64356)
(50411)
企业(50411)
方法(44690)
数学(37490)
数学方法(37126)
中国(34089)
(33987)
地方(33300)
业经(27001)
(25760)
(25100)
农业(22783)
(22729)
(19884)
贸易(19869)
(19082)
(18640)
(18255)
金融(18251)
地方经济(18142)
(18102)
银行(18067)
环境(17760)
理论(17718)
(17430)
(15978)
机构
学院(368700)
大学(367245)
(156210)
经济(152729)
管理(134828)
研究(133876)
理学(114370)
理学院(112877)
管理学(110853)
管理学院(110160)
中国(101775)
科学(81564)
(79114)
(71688)
(69454)
(64427)
研究所(62507)
中心(60935)
(59206)
财经(55408)
业大(53313)
(52367)
师范(51925)
北京(50339)
农业(50065)
(49866)
经济学(48035)
(47933)
(46746)
(43281)
基金
项目(236464)
科学(184997)
研究(175398)
基金(168202)
(146065)
国家(144754)
科学基金(122629)
社会(112117)
社会科(105231)
社会科学(105199)
(94760)
基金项目(88999)
教育(80109)
(78935)
自然(76549)
自然科(74688)
自然科学(74667)
自然科学基金(73320)
编号(72461)
资助(68071)
成果(59950)
(56141)
重点(53939)
(51742)
课题(51196)
(48573)
创新(45406)
国家社会(45308)
发展(45207)
科研(44806)
期刊
(189920)
经济(189920)
研究(114820)
中国(82453)
(60325)
学报(56526)
(55850)
科学(53331)
管理(49610)
教育(43183)
大学(42301)
农业(40681)
学学(39502)
(37048)
金融(37048)
技术(32401)
业经(31007)
经济研究(30036)
财经(27861)
问题(24622)
(24111)
(21610)
技术经济(19121)
(18900)
图书(18311)
资源(18072)
世界(17538)
统计(17482)
(17472)
商业(17403)
共检索到580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寿江  李小建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以中部六省为例,通过计算中部六省各县市的人均GDP指数与福利指数,并提出上行与下行及其衍生概念,分析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指数的"伸缩性"明显大于人均福利指数的"伸缩性"。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福利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福利水平比较稳定;经济水平低的地区福利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超  马若男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层次指标体系以测算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加速提升状态;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状况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方面指标贡献率较高,社会保障方面指标居中,而成果分配等方面指标的贡献率较低,侧向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亟需改善的迫切性。据此本文提出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刘冬蕾  胡建  白兰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学文  王秋博  李君妍  
文章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S曲线模型理论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测度模型。从准备度、使用度、影响度和综合度共4个维度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阐明了不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与过程以及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方法,并对2017—2020年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旦  唐红祥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受历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等级体系,以及国家战略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探索根植于民族特性和区位战略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运用SPSS、ARCGIS等软件,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桂滇省(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锡朝  崔爱平  金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这种传统方法具有主观随意性与工作复杂性的缺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不足与缺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立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康社会的构建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部刺激因素与外部需求环境皆出现深刻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重庆市自"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及参考联合国HDI(人文发展指数)度量方式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重庆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且重庆市内部各县市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重庆各县市应紧抓"新常态"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产业链条,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呈  余成群  李少伟  钟志明  何永涛  
[目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客观了解西藏高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讨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为高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白朗县为典型县域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态和农民生活5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系统构建评价体系,基于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调研数据评价2016—2020年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结果]2016—2020年,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0.102 7提高到了2020年的0.233 9,增长约2.28倍。其中,农业生产、农业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但农业资源水平2018年后却持续下降。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素表明农林水事务性支出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效应(p<0.001),随着农林水事务性支出的降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会提高。[结论]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贡献较大,但农业资源方面仍是绿色发展的短板,因此今后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还需注重农业资源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少言  赵玉龙  
乡村发展水平是衡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标志,村域尺度乡村发展水平可以真实反映乡村发展现状和问题。以甘肃环县250个乡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综合测算乡村发展水平,并对乡村发展水平地域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县乡村发展水平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出低—高—低的梯度变化规律,同一发展水平等级的乡村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不同等级乡村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相对聚散有序,是地理环境、区位条件和产业结构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县村域分类发展策略,指导乡村转型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加  宁钟  
建立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体系的前提是客观正确的评价。本研究以生态足迹模型理论为基础,以区域小流域层次作为研究目标对象,对农业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同时为区域生态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以金华江中游为例,分析比对该流域内各类型土地间的生态足迹供需情况,进而解释和评价该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金华江中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无法支撑此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流域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废弃物处理效率低,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靳文凭  华亮春  王娟娟  
根据湖南省交通和经济数据,利用交通优势度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性模型,计算2005、2010和2015年湖南省交通优势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交通与经济协调度、交通与经济相对发展水平,从时序演变和区域比较两方面加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湖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逐渐提高,呈现以长株潭核心区为中心向外递减的空间格局;②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长株潭核心区及各市州的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差异基本保持稳定;③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逐渐提高,中东部城区比西部山区协调性好,区域差异逐渐缩小;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2015年全部市县交通超前于经济发展,但交通相对经济的超前度日趋合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逐渐增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书成  濮励杰  孟爱云  
以新兴边贸城市崇左市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系数法和量图分析法分析了1985年以来崇左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演变及空间差异现状。通过研究发现:(1)1985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1985~1992年为差异逐渐增加且增加速度逐渐加快的阶段;1993~1997年为差异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有所降低的阶段;1998~2000为差异程度相对稳定阶段;但到2001年出现急剧增加达到整个研究期县域差异程度最大值后进入逐步降低阶段。(2)可以将崇左市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成3种类型。江州区、凭祥市和扶绥县属于先进类型,龙州县为中等类型,大新、天等和宁明县属于落后类型。最后根据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小刚  翁贞林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环湖经济带。将圈内的30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法将圈内的30个县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县、经济中等县、经济落后县三大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各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再根据综合得分将30个县域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进行排序,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30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