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2)
- 2023(12195)
- 2022(9898)
- 2021(9208)
- 2020(7523)
- 2019(16562)
- 2018(16149)
- 2017(30110)
- 2016(16092)
- 2015(17977)
- 2014(17477)
- 2013(16749)
- 2012(15085)
- 2011(13821)
- 2010(13548)
- 2009(12755)
- 2008(12133)
- 2007(10468)
- 2006(9422)
- 2005(8830)
- 学科
- 济(70842)
- 经济(70746)
- 管理(40064)
- 业(35851)
- 企(26164)
- 企业(26164)
- 方法(25145)
- 中国(25066)
- 数学(22443)
- 数学方法(22250)
- 农(21066)
- 地方(17560)
- 业经(15336)
- 制(14658)
- 贸(14595)
- 贸易(14585)
- 财(14377)
- 易(14202)
- 农业(13902)
- 学(13532)
- 环境(11207)
- 银(11170)
- 银行(11160)
- 融(11158)
- 金融(11155)
- 发(10952)
- 行(10863)
- 体(10480)
- 地方经济(9571)
- 和(9087)
- 机构
- 大学(224049)
- 学院(223189)
- 济(99634)
- 经济(97863)
- 研究(85030)
- 管理(79723)
- 理学(68499)
- 理学院(67572)
- 管理学(66391)
- 管理学院(65971)
- 中国(65317)
- 科学(49946)
- 京(48376)
- 财(43906)
- 所(42453)
- 研究所(38645)
- 中心(37591)
- 农(35288)
- 财经(34959)
- 经济学(32998)
- 江(32272)
- 经(32038)
- 范(31752)
- 师范(31497)
- 院(31205)
- 北京(30640)
- 业大(29810)
- 经济学院(29672)
- 农业(27397)
- 财经大学(25956)
- 基金
- 项目(152756)
- 科学(122541)
- 基金(114138)
- 研究(112867)
- 家(100562)
- 国家(99843)
- 科学基金(85087)
- 社会(76110)
- 社会科(72196)
- 社会科学(72183)
- 基金项目(59734)
- 省(56300)
- 自然(52144)
- 自然科(50975)
- 自然科学(50963)
- 教育(50567)
- 自然科学基金(50046)
- 划(48788)
- 资助(45142)
- 编号(44118)
- 成果(35768)
- 重点(35389)
- 发(34793)
- 部(34639)
- 国家社会(33570)
- 创(31386)
- 课题(31138)
- 中国(30609)
- 教育部(29808)
- 创新(29651)
共检索到33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刘海猛 周鹏 康江江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文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应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刻画了中国2 283个县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县域尺度上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胡焕庸线"是重要分界线,东南半壁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半壁。(2)2000~2010年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变化明显,高度老龄化区域在沿海地区表现出"破碎化"特征,在内陆地区表现出连绵化特征;较高老龄化区域跨越了"胡焕庸线",在西北半壁大量出现;中度老龄化区域空间扩散明显,在兰新铁路沿线呈带状分布,在东北地区呈蔓延式扩散;低度老龄化区域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增强。(3)人口老龄化的增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与空间关联。总体上看,东北部分边境和内陆地区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老龄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增长速度较慢,而水平较低的区域增长速度较快。(4)影响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基期老年人口比重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更替,而人口流动也是影响区域人口老龄化格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空变化 县域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仲崇阳 张晓萌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与极化趋势。研究方法:采用泰尔指数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大小及来源,采用Wolfson指数、ER指数、EGR指数、LU指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极化程度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总体上升,但呈现非均衡分布态势;东部、西部的区域内差异较大,中部、东北部则相对较小;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极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多极化趋势有所缓解。研究创新:基于四区域比较视角,不仅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的总体差异,还考察了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不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多极分化程度,还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极化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刻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分异规律与极化趋势,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战略、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志宝 孙铁山 李国平
文章借助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程度变化,来判别中国是否出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或"人口红利"消失阻滞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化演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各省区的人口老龄化演变阶段差异很大,但基本没有出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这既与经济转型、开放经济等有关,也符合全球人口老龄化演化的一般规律;(2)勾画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可将其划分成四类不同的人口老龄化类型,其演变历程的地域推移与地域集聚现象十分明显。就目前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相关性,经济发展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 区域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儒煜 刘畅 张锋
将空间因素纳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对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概括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各要素影响作用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综合结论和政策建议。除老龄化惯性、人口增长以外,首次对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机制进行了重点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作用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影响显著,这一发现从空间维度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泽玄 韩会然 杨成凤
文章基于2010和2020年分县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老龄化指数增长模式等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空间集聚说”分析非老年人与老年人的动态迁移来把握老龄化地区的整体变化,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厘清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老龄化程度加深,形成4个重度老龄化阶段县域集聚区,“区—县逆二元结构”凸显;苏皖半环形老龄化增速带和浙皖团块状老龄化增速带共同推动城市群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密度空间集聚趋势加强且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市辖区。(2)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迁移配置总体使区域老龄化程度加深,且除替代集聚外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高度老龄化区域是特定迁移配置主导的结果。(3)从区域经济水平、社会保障、自然因素、定居成本4个方面剖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通过影响区域人口净迁移率、青壮年人口净迁移率、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对区域人口老龄化进程施加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蕾 王亦闻 门长悦
本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大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省份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较大差别,增速也有一定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对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为负,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为正。应从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老少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明华 郝国彩
文章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按三区域进行结构分解;然后结合省际面板数据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层面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但短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现反复波动态势;长期来看,老龄化地区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2004年以后,中、西部省际间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呈收敛趋势,东部省际间差异对老龄化总体差异影响最大;总体上看,区域内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是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泽宇 孙然 韩增林 刘凤朝
人口老龄化水平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国际通用标准,采用多项指标对人口老龄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人口老龄化水平的空间关联规律。结果表明:自1997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逐年升高,各省份差异明显,且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全局空间依赖性并不高,但是局部空间集聚规律却很明显,表现为人口老龄化水平高—高分布区由东部向中西部集中,人口老龄化水平低—低分布区向西南及东北北部移动,而高—低分布与低—高分布的地区则向我国东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扩散。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水平测度 空间关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社英 梁小楠
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雷慧敏 叶长盛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中国三大人口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县域时空差异,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深入探讨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系数显著提高,由6.29%提高到7.76%,由成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2)2000—2010年江西省人口老龄化县域空间差异逐渐扩大,保持较强的正相关,全局指数分别为0.443,0.176,热点集聚显著但逐渐减弱,冷点区扩大;(3)不同因素对县域人口老龄化影响有所差异,人均GDP、城镇化、万人医生数等指标促进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及教育占财政支出等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康江江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武荣伟
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测度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域、县域、镇域三个尺度对2000、2010年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地区整体及各个地市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分异格局看,老龄化高水平区由局部区域向全区扩展。但是,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细化,老龄化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尺度差异性。3从空间关联特征看,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随着研究尺度不断缩小,冷热点空间集聚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然而,两个指标局部集聚特征的也表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4结合多尺度的时空格局分异结果,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共医疗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两个指标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做了具体阐释。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多尺度 时空格局 中原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韦吉飞
人口红利揭示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由于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大,人口红利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消失,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人口负债。因此,正视中国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问题,是一件迫在眉睫且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鄢奋 李秋烟 潘娜
基于1990—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层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效应,不同层次变量和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要增强人口政策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加大教育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加强区域协作和资源整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口的福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