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4)
2023(8708)
2022(6751)
2021(6003)
2020(4910)
2019(10861)
2018(10845)
2017(20664)
2016(11271)
2015(12664)
2014(12668)
2013(12243)
2012(11059)
2011(9845)
2010(9451)
2009(8572)
2008(8082)
2007(7189)
2006(6476)
2005(5900)
作者
(32345)
(27120)
(26936)
(25669)
(17198)
(13190)
(12206)
(10519)
(10512)
(9403)
(9388)
(9220)
(8864)
(8426)
(8409)
(8176)
(8102)
(8012)
(7875)
(7822)
(6811)
(6684)
(6476)
(6269)
(6120)
(6050)
(6043)
(5811)
(5476)
(5420)
学科
(50201)
经济(50150)
管理(26886)
(25497)
地方(20158)
(17691)
企业(17691)
(17604)
方法(15515)
中国(14920)
数学(13472)
数学方法(13350)
业经(12965)
农业(12378)
地方经济(10184)
(9595)
(8451)
(8034)
(7955)
环境(7595)
产业(7109)
(6755)
贸易(6749)
(6733)
理论(6525)
(6424)
技术(6341)
信息(6147)
(6058)
金融(6055)
机构
学院(153944)
大学(152650)
(59505)
经济(58004)
管理(57145)
研究(54692)
理学(49279)
理学院(48585)
管理学(47584)
管理学院(47295)
中国(39828)
科学(35846)
(32910)
(29381)
(27415)
中心(26201)
(26102)
研究所(25218)
(25083)
业大(24659)
(24374)
师范(24184)
农业(22502)
(20427)
(20426)
(20250)
北京(19870)
财经(19856)
师范大学(19626)
经济学(17907)
基金
项目(110975)
科学(88084)
研究(82016)
基金(79082)
(69258)
国家(68679)
科学基金(59167)
社会(52595)
社会科(49578)
社会科学(49565)
(47128)
基金项目(42863)
(37628)
自然(37437)
自然科(36534)
自然科学(36527)
教育(36364)
自然科学基金(35833)
编号(34061)
资助(30062)
成果(26564)
(26361)
重点(25329)
课题(23800)
(22908)
(22817)
国家社会(21757)
创新(21439)
发展(21211)
科研(20988)
期刊
(70418)
经济(70418)
研究(43475)
中国(34509)
(27890)
学报(25193)
科学(24018)
大学(18981)
管理(18947)
农业(18835)
教育(18716)
(17879)
学学(17627)
技术(13514)
业经(13300)
(12731)
金融(12731)
资源(10678)
经济研究(10102)
图书(10060)
问题(9885)
(9798)
财经(8701)
(8427)
(8204)
科技(8145)
(7608)
现代(7138)
书馆(7092)
图书馆(7092)
共检索到231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井晓鹏  周杜辉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2008年陕西省83个县的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分异,评价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一致。陕北、关中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陕南则相对较低,各自区内差异明显。可见,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于县域城镇化水平简单、实用,且有效避免了人工赋权的主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玲  杜丽娟  马靖森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持续稳定增长,但绝大部分县域的城镇化水平依旧低下,城乡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县域城镇化质量问题亟待研究。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构建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各抽样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分析各县域之间以及各县域与其所属市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再用聚类分析法将抽样县域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县域特点分别提出相关意见,结合河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双成  
本文在对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工神经网络 (ANN)作为区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模型工具。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较为先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Self-Organiz ingMaps,SOFM) ,并以中国 31个省市 (自治区 ) 1996年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状况作为待分样本 ,用SOFM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判定。网络运行结果表明 ,199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可分成 5类 ,SOFM分类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近似。可见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条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本文在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并对200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网络运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评价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近似。根据评价结果,采用最短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及落后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及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可见,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简便、实用,且避免了人工确定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磊  韦海民  刘正顺  
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0对陕西省2006-2012年七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好坏与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也有关系,即内部各指标呈现出正相关则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研究还发现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三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世军  严晓飞  崔朋  冯江  
试图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生态规划,采用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生态适宜度评价模型,并用于实际的生态适宜度分析中,从而为生态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案例区梅河口市中和镇生态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和镇生态现状处于亚健康水平。从生态规划学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出发,以梅河口市中和镇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生态适宜度分析模型。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和镇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和生态健康水平提出中和镇生态区划方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才学  温槟荧  柯新利  
基于2006-2014年湖北省16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资源禀赋三方面构建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OM神经网络模型对湖北省的耕地非农化压力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16个主要城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2006年以西南、东北地区往省内中部地区递减;2008年其区域差异变化不大;2010年则从西南-东北走向往边缘化发展;2012年呈现以武汉市、宜昌市为耕地非农化高压中心并辐射周边城市,形成了两条共同发展的平行线;直至2014年,武汉市耕地非农化压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时鹏  郑逸芳  庄世美  
探讨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上杭县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现状,计算出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偏离系数,并分析了上杭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影响与原因,提出了促进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翟青  王波  
首先梳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空间重构关系,在分析都兰县城乡空间现状基础之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都兰县空间重构的要求,提出了以功能提升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增长、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间集聚、以质量提升强化城乡空间管治的县域城乡重构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工矿区、乡村中心社区等的空间重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青  王仰麟  吴健生  李双成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非线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ANN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基本分4类。即集约利用-效益均衡型、集约/适度利用-效益偏好型、适度/低度利用-效益不均衡型和低度利用型。研究结论:基于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在处理不同量纲指标和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上具有优势,其结果不仅能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也能反映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志民  化祥雨  叶娅芬  邵元海  
以浙江省县域为例,运用引力模型分析金融空间联系特征,结合SOM神经网络识别金融中心等级。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浙江省县域金融"质量"空间总体格局趋势比较稳定;杭州市金融空间联系最大引力线联结最为广泛,向其周边及中西部县域蔓延;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从简单的一体化"线型"和"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发育成复杂的区域化"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金融中心以杭州市最为突出,宁波市、温州市次之,主要向环杭州湾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丽霞  孙焕章  王梅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县域城镇化由于具有独特的优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生态功能区的县域城镇化还有产业受限等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城互动、土地开发、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等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杨国月  
中央"四化同步"发展的新思路,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论文在全面调查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11个典型县(市)进行了详尽调研,并提出了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在研究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程度和金融服务难点的基础上,旨在为农行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发展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全面提升农行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曙晨   罗翔   秦井井   程超  
县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探究县域土地城镇化与碳排放的互动演化机理,对于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栅格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2011~2020年江西省县域土地城镇化与碳排放的互动演化特征,并借助空间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江西省土地城镇化率、碳排放量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仍以低耦合协调类型为主。(2)江西省县域土地城镇化和碳排放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以H-H和L-L类型为主,且时空格局较为稳定,其中H-H类型集中分布在南昌市、九江市和景德镇市下辖区县,而L-L类型主要集中于南部山地丘陵区县。(3)两者互动演化的驱动因素中,人口集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生态绿化水平则存在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