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1)
2023(5384)
2022(4422)
2021(3997)
2020(3342)
2019(7285)
2018(7237)
2017(13473)
2016(7628)
2015(8586)
2014(9049)
2013(8455)
2012(7640)
2011(6968)
2010(6885)
2009(6217)
2008(5907)
2007(5476)
2006(4904)
2005(4427)
作者
(23427)
(19554)
(19481)
(18493)
(12243)
(9346)
(8852)
(7754)
(7576)
(6886)
(6810)
(6725)
(6429)
(6293)
(6245)
(6088)
(5809)
(5761)
(5652)
(5536)
(5142)
(4899)
(4752)
(4488)
(4454)
(4331)
(4266)
(4252)
(4111)
(4050)
学科
(31723)
经济(31687)
管理(17232)
地方(13554)
(12738)
中国(10311)
(9738)
方法(8986)
(8472)
企业(8472)
(8472)
数学(7977)
数学方法(7890)
地方经济(7649)
(6760)
农业(6438)
业经(6202)
(6038)
(5959)
(5814)
环境(5779)
(5148)
金融(5140)
发展(4775)
(4763)
(4713)
理论(4706)
银行(4692)
(4585)
(4489)
机构
学院(104131)
大学(102404)
研究(42112)
(39286)
经济(38213)
管理(34793)
中国(30739)
理学(29345)
理学院(28878)
科学(28441)
管理学(28128)
管理学院(27935)
(22963)
(22673)
(22461)
研究所(20838)
中心(18642)
(18068)
业大(17657)
农业(17542)
(17386)
(16326)
(16248)
师范(16119)
(15571)
北京(14253)
(13757)
财经(13248)
技术(13152)
科学院(13025)
基金
项目(74501)
科学(58083)
研究(53472)
基金(52080)
(47431)
国家(47055)
科学基金(38774)
社会(33225)
社会科(31328)
社会科学(31325)
(30936)
基金项目(27489)
(26068)
自然(24685)
自然科(24064)
自然科学(24052)
教育(23843)
自然科学基金(23556)
编号(21877)
资助(20505)
(18014)
成果(17770)
重点(17678)
课题(16629)
(15306)
(14890)
计划(14663)
发展(14300)
创新(14113)
(14103)
期刊
(49214)
经济(49214)
研究(30886)
中国(26309)
(21232)
学报(20500)
科学(18062)
大学(14573)
教育(14118)
农业(14104)
学学(13878)
管理(12536)
(12409)
技术(9541)
业经(8750)
(8598)
金融(8598)
经济研究(7436)
(7121)
资源(6812)
问题(6359)
财经(6225)
(5944)
业大(5633)
科技(5627)
统计(5536)
(5486)
(5329)
(5007)
职业(4988)
共检索到164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悦  
本文从分析小城镇的工业布局入手 ,讨论小城镇的工业布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文  
美国工业城镇的空间集聚──兼论现代工业布局的原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文现代生产力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显著的集聚倾向,或者说,工业是集中分布。这里"集中"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集中是指大量的工业企业在空间布置上就近配合,集聚在一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近年来,宁夏的工业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开放搞活”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宁夏的工业更加充满了活力,工业投入增加很快,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企业,使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装备不断增强和改善,工业结构和工业部局更趋合理,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1.71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2.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已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6%。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翠  
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尤琳  李卫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剑玉  
一、现状特征天津市的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而产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挣扎着发展起来的,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设备落后,布局混乱。建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重并举,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布局,自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下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建文  
城镇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 ,本文分析了县域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角度、类型和层次 ,提出了研究问题的分析模型和网点布局的选址模型 ,并就网点的优化布局提出了几点初浅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娥  王丹  李明  
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数据基础,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构建了城镇化质量与县域商业网点布局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及耦合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各省(市、自治区)县域商业网点布局质量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关系。研究表明,县域商业网点布局质量的提高对于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且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升县域商业网点布局质量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联度是提升城镇化质量和优化县域商业网点布局的有效手段,也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必良  田平  王玉蓉  
乡镇工业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罗必良,田平,王玉蓉一、现状判断:缺陷与隐患(一)致命的缺陷:布局分散与规模不经济迄今为止,中国多数地区的农村工业仍然是在“离土不离乡”的原则下进行的。这无疑对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起了推动作用,但当资金密集化达到一定程度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镭  
论文认为在青藏高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重点区域 ,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作者重点分析了高原重点区域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指出了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区域工业布局框架设想。从协调好高原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 ,文章认为在高原重点区域应大力发展以钢铁—铁合金—有色—黄金为主的冶金工业 ,以盐化和油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以满足高原内部需要的建材工业 ,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机电—轻纺和藏民族手工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勰  刘毅  陈吉宁  吴洪斌  
道路系统建设改变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空间转移和重组,进而对区域工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以工业区位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多智能体系统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道路交通对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分析模型(MAS/RIND)。运用该模型分析了案例地区主干道路系统对9类工业行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识别未来发展中各行业的可能分布区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合治  
依据能源工业的布局特点,在综合分析山东能源资源和消费等因素分布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构想了全省一次能源和电力能源生产的空间格局,提出了矿区型、负荷中心型、混合型等三类能源基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