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0)
2023(8487)
2022(7185)
2021(6441)
2020(5645)
2019(13003)
2018(12675)
2017(24624)
2016(13601)
2015(15395)
2014(15798)
2013(15954)
2012(15094)
2011(13762)
2010(13972)
2009(13106)
2008(12955)
2007(11832)
2006(10269)
2005(9174)
作者
(42106)
(35295)
(35260)
(33613)
(22315)
(17016)
(16320)
(13889)
(13271)
(12341)
(12141)
(12040)
(11282)
(11137)
(11028)
(11018)
(10975)
(10491)
(10169)
(10160)
(8676)
(8629)
(8467)
(8059)
(8020)
(7933)
(7806)
(7753)
(7075)
(7042)
学科
(65540)
经济(65491)
管理(35281)
(33303)
方法(28969)
数学(26232)
数学方法(26012)
(23764)
企业(23764)
中国(19258)
地方(19023)
(17820)
(13895)
(13252)
农业(12558)
(12083)
业经(11589)
(10738)
贸易(10734)
(10729)
银行(10704)
(10692)
金融(10689)
(10312)
地方经济(10257)
(10244)
环境(10065)
(9009)
理论(7900)
(7829)
机构
大学(204469)
学院(203496)
(85162)
经济(83115)
管理(76300)
研究(72075)
理学(65636)
理学院(64762)
管理学(63600)
管理学院(63211)
中国(54381)
科学(46261)
(44117)
(37439)
(37429)
(37315)
研究所(34203)
中心(34005)
业大(32047)
(31475)
财经(30051)
农业(29725)
(27862)
师范(27607)
北京(27442)
经济学(27260)
(27235)
(26206)
经济学院(24838)
(24716)
基金
项目(138760)
科学(108965)
基金(100855)
研究(97858)
(89055)
国家(88399)
科学基金(74875)
社会(62711)
社会科(59460)
社会科学(59440)
基金项目(54518)
(54129)
自然(48875)
自然科(47730)
自然科学(47715)
自然科学基金(46798)
(46458)
教育(44271)
资助(40618)
编号(39076)
重点(31834)
(31298)
成果(31142)
(30652)
(27971)
课题(27323)
科研(26807)
创新(26413)
计划(26222)
国家社会(26213)
期刊
(91575)
经济(91575)
研究(57848)
中国(37354)
学报(33631)
(33100)
科学(31101)
(28306)
大学(24589)
管理(24280)
学学(23424)
农业(22131)
(19310)
金融(19310)
技术(16886)
教育(16777)
财经(14587)
业经(14464)
经济研究(14405)
问题(14317)
(12547)
(12013)
资源(11392)
统计(10630)
技术经济(10608)
(10259)
理论(9683)
商业(9670)
(9627)
(9453)
共检索到296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显平  冯仲科  游先祥  瞿帅  
为了迅速掌握初级发展阶段中县域城市的扩展特征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RS)变化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嵩县城镇扩展变化特征,研究了各驱动因子对城镇扩展中主要用地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6 a来,嵩县城市扩展速度北快南慢,地形对嵩县的扩展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增长率达266.0%,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为28.9%,林地增幅为14.3%,水域、滩涂总体变化量较小,未利用地则呈现快速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与林地的转化,草地与林地的转化,滩涂与水域的转化,未利用地与耕地的转化。其中,未利用地与草地向各地类的转化率最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善磊  周锁铨  魏国栓  吉宗伟  陈红梅  
以环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决策树和形状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TM影像中分别提取了2003年和200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并对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城市扩张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精度检验,城镇用地总体Kappa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该方法提取城镇信息是行之有效的。2003年环杭州湾地区的城镇用地面积为914.04km2,2006年为1286.1km2,4年间城镇用地净增了372.06km2,主要城市用地净增了192.6km2;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市区面积增加了43.7 km2;而其它县城与开发区增加了145.6 km2;说明小城市在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城市的作用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新蕊  杨武年  陈桃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植被覆盖及生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利用该地区2000~2015年MODIS NDVI数据、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研究区统计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MVC)、趋势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川中丘陵区经国家生态工程建设后的植被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川中丘陵区植被呈增加的趋势,增速为5. 84/10 a(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剑龙  苏玉燕  汪洪波  萧凯  
通过对芜湖市1979,1988和2001年的MSS/TM/ETM+遥感影像的动态监测,利用改进后的条件仿植被指数(NDBI)专题信息提取法与监督分类法相结合提取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利用叠加分析法对芜湖市建成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城市扩展在时间上呈现扩展速度不断增加,空间上呈现扩展的方向性特征。分析了各个时期城市扩展模式,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出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决策在宏观上影响着城市扩展的方向和强度的结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韩爱惠  冯仲科  
该研究根据1998、2001和2004年3期的TM影像资料,通过不同植被的波谱特征分析,选择4、5、3波段组合合成遥感图像,进行纸浆源地桉树资源的信息提取;在地面验证和训练样地的支持下,进行图像分类结果归类汇总,获得不同时相桉树资源的面积与分布;采用2期数据标准植被指数NDVI组合的方式,以桉树的现状分布信息进行掩膜分析,获得桉树资源的2期动态变化分布信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光进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增祥  谭文彬  
论文在1988~2000年全国土地利用矢量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占用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城镇占用耕地指数将全国分县市占用剧烈程度进行分级,沿海及平原地区侵占剧烈程度为3~6级的占全国耕地损失的88.68%,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造成耕地损失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1.27%、17.8%和6.02%,这3个地区是全国城镇扩展最快、耕地损失面积最大的地区。按地区分析,城镇占用耕地面积最大的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广东,占全国的50.99%;其次是北京、浙江、四川、广西和上海,占全国的22.85%;从城镇造成耕地资源减少的速度看,北京、上海占用耕地最快,其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兵  卢娜  边振兴  
以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2)为信息源,对沈阳市1979年~2006年的城区扩展及其扩展过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引起城区扩展的驱动力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在监测的27年间城区扩展速度与方向不均衡,建成区面积1979年为163.33km2,2006年扩展到360.5km2,27年间共增加了197.17km2,面积扩大了2.2倍,平均每年扩展7.3km2,其中2001年~2006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以"跃迁"式扩展模式向南部和北部扩展,形成新的卫星城,城区质心变化相对不大;城区扩展对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以占用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点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智苑  刘金福  郑雯  洪伟  张惠光  林增  郑世群  
基于1994年的Landsat TM(专题制图仪)、2002年和2007年的Landsat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3个时相的卫星影像,探讨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1994-2007年水域的变化规律.水域变化信息主要通过变化检测和信息提取等一系列遥感技术获得.结果表明:1994-2007年,洛阳江的水域总面积增加了165.60 hm2,双阳镇和洛阳镇以北地区水域面积减少,与泉州市洛江区城市用地的扩展以及福厦高速公路和泉肖铁路的建成通车有关;南部洛阳江主河道变宽,水域面积增加,与沿岸红树林遭受破坏,岸带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有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叡  李云梅  李尉尉  
以无锡市1991、1996、2001和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后的波段组合阈值提取法对无锡市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参照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修正;通过影像叠加分析,研究1991~2005年无锡市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无锡市城市总体扩张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城市扩展出现快速发展。同时无锡市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出不均匀性,主要包括集中连片发展和轴向扩展两种典型的扩展模式,而城市扩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常州-无锡-苏州城市中心线沿线和环太湖方向,其中以东南部和东部扩展最为迅速;结合无锡市1991~2005年社会经济以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录  
北京市属特大城市,高度的城市化水平迫使其以摊大饼的模式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供应紧张的建设用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城市发展一度突破城市规划。文章选取北京市1986—2006年的城市扩张及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求北京市20年来城市扩张驱动力所在,从驱动因素着手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引导限制,以改善北京市扩张模式并引导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山桂  黄朝明  
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的视角对城市扩张进行了考察,并采用199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城市扩张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城市扩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对城市经济产出作用方式的差异,城市扩张可以划分为合理和不合理两种类型;合理的城市扩张主要源于经济、人口因素的驱动,不合理的城市扩张主要源于财税、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因素的驱动。调控城市扩张应以保证土地—资本配置关系处于合理区间为原则,以财税及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为手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长明  李均力  张新  骆剑承  
湖泊水资源变化记录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湖泊的水资源变化信息,对认识区域乃至全球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章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宏观、动态地监测了近40 a来博斯腾湖的面积、水位和库容等水文信息,分析了时间动态变化过程与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博斯腾湖水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变化过程呈现波动性,依次可将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972—1990年,博斯腾湖处于萎缩阶段。这一阶段湖泊面积持续萎缩,水位持续下降,水量持续减少,1990年最低水位1 045.32 m,湖泊面积为908.12 km2。21990—2002年,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宁  程家骅  张寒野  曹红杰  刘军  
以安徽省巢湖市为实验区,以国产高分一号(GF-1)和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NDWI和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特征,联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发展了一种集成分类模型,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并进行阴影剔除和形态学处理。结果表明,该集成分类模型适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总体精度为97.4%,Kappa系数为0.87,漏分误差为3.7%,错分误差为6.4%,相比单个模型精度明显提高;针对GF-1影像的增强阴影水体指数,对山体阴影和城市建筑阴影的剔除效果明显,较大程度上避免了阴影对水体提取的干扰;实验区养殖水体的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发现, 2016年相比2013年水产养殖面积增加6.9%。该研究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助于及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快速提升中国渔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