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9)
- 2023(16215)
- 2022(14013)
- 2021(12884)
- 2020(10629)
- 2019(24371)
- 2018(24008)
- 2017(45969)
- 2016(24422)
- 2015(27458)
- 2014(27389)
- 2013(27202)
- 2012(25403)
- 2011(23056)
- 2010(23189)
- 2009(21009)
- 2008(20484)
- 2007(17931)
- 2006(16030)
- 2005(14317)
- 学科
- 济(108115)
- 经济(107996)
- 管理(68155)
- 业(66317)
- 企(52628)
- 企业(52628)
- 方法(45376)
- 数学(39490)
- 数学方法(39125)
- 中国(30884)
- 地方(29752)
- 农(29542)
- 业经(23698)
- 财(23634)
- 学(22087)
- 农业(20375)
- 贸(19353)
- 贸易(19336)
- 易(18623)
- 制(17816)
- 环境(17450)
- 融(16798)
- 金融(16795)
- 银(16440)
- 银行(16399)
- 和(16397)
- 技术(16374)
- 地方经济(16169)
- 理论(16070)
- 行(15790)
- 机构
- 大学(351198)
- 学院(349361)
- 济(140833)
- 管理(137811)
- 经济(137768)
- 研究(122204)
- 理学(118808)
- 理学院(117418)
- 管理学(115453)
- 管理学院(114816)
- 中国(91271)
- 京(76021)
- 科学(75909)
- 财(63763)
- 所(61340)
- 农(56925)
- 研究所(55764)
- 中心(55271)
- 江(51885)
- 业大(51688)
- 财经(50901)
- 北京(48712)
- 范(48632)
- 师范(48095)
- 经(46381)
- 院(44931)
- 农业(44102)
- 州(42289)
- 经济学(41984)
- 师范大学(39168)
- 基金
- 项目(241471)
- 科学(189972)
- 研究(177411)
- 基金(174379)
- 家(152615)
- 国家(151093)
- 科学基金(129363)
- 社会(111538)
- 社会科(105704)
- 社会科学(105676)
- 省(94196)
- 基金项目(92810)
- 自然(83729)
- 自然科(81706)
- 自然科学(81687)
- 教育(81006)
- 自然科学基金(80208)
- 划(79532)
- 编号(71884)
- 资助(71458)
- 成果(58243)
- 发(55110)
- 重点(54342)
- 部(52879)
- 课题(50264)
- 创(49850)
- 创新(46528)
- 国家社会(45781)
- 科研(45657)
- 教育部(45241)
- 期刊
- 济(158058)
- 经济(158058)
- 研究(105735)
- 中国(70756)
- 学报(54618)
- 管理(52348)
- 农(51914)
- 科学(51324)
- 财(45382)
- 教育(41592)
- 大学(41203)
- 学学(38598)
- 农业(36179)
- 融(32442)
- 金融(32442)
- 技术(31749)
- 业经(26535)
- 经济研究(24797)
- 财经(24379)
- 经(20768)
- 问题(20681)
- 图书(19451)
- 业(18978)
- 科技(17342)
- 资源(16991)
- 理论(16768)
- 技术经济(16721)
- 商业(15771)
- 现代(15652)
- 版(15340)
共检索到524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俊
县域实验区的协调性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在县域实验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具体形式。最后运用县域实验区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及相应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俊
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其组成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和环境资源子系统承受度之间的协调关系,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数及预警界限。按照这种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思路,文章对横店镇、钟祥市等1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才银 董国仓
可持续发展综合压力指数是生态占用指数、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人口密度指数以及社会发展指数的融合,能全面反映人类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本身对区域产生的压力状况。文章通过计算重庆市各区县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压力指数和各分项指数,发现各区县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鞠耀绩 赵淑英 郑伟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小伟 陈福时 张永薇 万贤贤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评估,探索其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为全方位推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统筹协调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莉 丁桂英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基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测算和探讨实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对实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日照实验区为例,在阐述实验区发展概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四层面选取36个指标,核算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水平指数、协调度指数和协同度指数。结果显示,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与水平指数波动增长,协调度和协同度指数波动较大,实验区呈现低协调弱可持续发展特征,环境和科技子系统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今后应在保持地方生态环境优势的前提下,强化科技对经济和环境的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关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结果显示,近4年花溪大学城常住人口年消费总额、大学城基建年投资总额、周边房地产及配套设施年投资总额3项指标,与全区生产总值年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区第二产业年增加值、第三产业年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花溪大学城与全区各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平均值为0.858,协调性很高。基于投资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定律、钻石模型等区域经济理论,分析认为花溪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结论]研究区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山地,未来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城建设用地规模大,建筑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位置距贵阳市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等。结论认为,大学城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通过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花溪大学城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全体代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静 任志远
以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14年两个时间点,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泰尔指数法、系统协调性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上看,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子系统发展能力均增强,但不等于协调性增加。(2)从空间上看,宝鸡、西安、铜川城市可持续协调性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其他城市协调性较弱。(3)从驱动力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大主要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空间发展差异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庆宪 胡仪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山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相对落后的一类,由于落后而容易陷入"PPE"("生态贫困—经济落后—环境退化")怪圈的循环,因此,山区县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生态屏障。
关键词:
山区县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