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7)
- 2023(16750)
- 2022(13951)
- 2021(12914)
- 2020(10869)
- 2019(25031)
- 2018(24409)
- 2017(46502)
- 2016(24929)
- 2015(27826)
- 2014(27619)
- 2013(27133)
- 2012(24875)
- 2011(22355)
- 2010(22126)
- 2009(20529)
- 2008(20091)
- 2007(18043)
- 2006(15320)
- 2005(13352)
- 学科
- 济(106152)
- 经济(106025)
- 管理(76460)
- 业(72817)
- 企(60559)
- 企业(60559)
- 方法(50717)
- 数学(45075)
- 数学方法(44560)
- 农(28130)
- 财(27442)
- 中国(26916)
- 业经(23317)
- 地方(23192)
- 技术(20688)
- 制(20064)
- 学(19524)
- 农业(19046)
- 贸(18289)
- 贸易(18279)
- 易(17694)
- 务(16994)
- 财务(16946)
- 财务管理(16903)
- 融(16188)
- 金融(16184)
- 企业财务(16059)
- 银(16014)
- 银行(15986)
- 理论(15592)
- 机构
- 学院(352645)
- 大学(352643)
- 济(144493)
- 经济(141594)
- 管理(140294)
- 理学(122120)
- 理学院(120801)
- 管理学(118765)
- 管理学院(118091)
- 研究(112582)
- 中国(85736)
- 京(72077)
- 科学(68532)
- 财(66681)
- 所(54838)
- 中心(54409)
- 农(54041)
- 财经(53665)
- 江(52574)
- 业大(50509)
- 研究所(49824)
- 经(48782)
- 范(45541)
- 师范(45099)
- 经济学(44771)
- 北京(44560)
- 农业(42369)
- 院(41403)
- 州(41369)
- 经济学院(40664)
- 基金
- 项目(244001)
- 科学(194575)
- 研究(178862)
- 基金(178805)
- 家(155231)
- 国家(153980)
- 科学基金(133830)
- 社会(115624)
- 社会科(109719)
- 社会科学(109693)
- 省(96111)
- 基金项目(94788)
- 自然(85932)
- 自然科(83993)
- 自然科学(83972)
- 教育(83087)
- 自然科学基金(82523)
- 划(80898)
- 编号(72059)
- 资助(71601)
- 成果(57887)
- 重点(55125)
- 创(54736)
- 部(54166)
- 发(52436)
- 创新(50572)
- 课题(49665)
- 国家社会(48331)
- 科研(46995)
- 教育部(46915)
- 期刊
- 济(152281)
- 经济(152281)
- 研究(97068)
- 中国(66586)
- 财(52097)
- 学报(51716)
- 管理(50567)
- 科学(49318)
- 农(47848)
- 大学(39862)
- 学学(37508)
- 教育(36916)
- 农业(32415)
- 技术(32169)
- 融(31207)
- 金融(31207)
- 财经(26329)
- 业经(25681)
- 经济研究(24274)
- 经(22520)
- 问题(20303)
- 统计(18621)
- 技术经济(18044)
- 策(18013)
- 业(17764)
- 科技(17410)
- 图书(16380)
- 理论(16338)
- 版(16285)
- 商业(16272)
共检索到505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淑芬 郭金花 赵国浩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在县域。采用标准差椭圆与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基于山西省2008-2016年119个研究单元的专利数据,对县级尺度创新水平的时空特征与创新趋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县域创新空间重心发生了3次迁移,分别是2008-2013年向东北方向迁移明显,2013-2015年转向西南方向,2015年以来沿东北方向回迁,整体上表现为由祁县转移至清徐县。结合标准差椭圆移动轨迹,县域创新水平"东北—西南"格局稳定,主轴方向趋于分散化,辅轴方向趋于集中化;(2)依创新水平均值可把县域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4种类型,这些类型呈现的以省会和个别综合实力较强县域为主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短期内不易被打破。不同类型存在向更高层次创新趋同转变的可能,但实现跨级跃迁的概率较低;(3)邻域创新水平对县域创新类型趋同转变具有重要作用,转变方向倾向于与邻域转变方向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县域创新水平的局部空间极化现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玲 周国富
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山西省107个县域为基本的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1年的县域人均GDP数据,定量分析了这12年间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时变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其演化趋势。结果显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晋南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晋北和晋中地带,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但远未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定的核心区域。在晋北和晋中地带没有出现以大同、太原等盆地县域为中心的带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县域集聚群,仅在晋南地带出现了以临汾等盆地县域为中心的较高发展水平的县域集聚群;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自2004年趋于消失,县域经济增长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发新 李雪伟
基于江苏省2006—202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撤县设区改革对县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提升了交通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教育和医疗等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则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重经济而轻民生”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在中低发展水平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促进了中低发展水平地区的人口增长,但公共服务供给的增长不及人口规模的增长,从而导致了“拥挤效应”。因此,是否实行撤县设区改革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量。而已经实行改革的地区则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确保经济与民生同步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燕 张苑 邓美玲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的分析框架、马尔可夫链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县域经济在空间集聚范围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空间分异。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表明资本投入、市场化发展进程、市场规模、政府分权化程度、支柱产业发挥作用程度对空间分异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娟娟 王萍 胡安霞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收支结构变化情况,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6年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收支相关数据,用描述性分析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研究。结果:补偿机制改革效果显现,药品收入占比下降,药品收入仍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财政补助投入逐年增加,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日益凸显;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收入项目变动不大。结论:县级公立医院费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应建立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开展县域内医疗资源综合配置;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动态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引入疾病相关组开展医院绩效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海斌 戴霄晔 王莹 王铮
文章以全国各县市的日航空、铁路班次数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里程作为数据基础,给出了计算中国县级尺度交通便利性程度的模型,并运用相关模型与GIS技术得到中国县级尺度交通便利性的指标体系。从对中国现阶段交通便利性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中国交通便利性的分界线与“胡焕庸线”相一致;中国省内各县市的交通便利性差距较大;中国一些沿海经济区已经形成交通连绵区而内地的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省会城市为聚集中心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阎波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被认为是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却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文章基于陕西83个县(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自然实验的倍差法模型估计,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地提高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县域城镇化水平因省直管县改革的实施每年约提高2.40个百分点。同时,省直管县改革还进一步促进了县域城镇化增长率的提高,这也将提升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增速。文章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
省直管县改革 城镇化 面板数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雪 葛幼松
综合应用空间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山西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虽然相邻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集聚格局,但自2000年以来其经济集聚的增长格局表现出显著的跃迁特征并且演化趋势不明显。这反映了影响山西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存在着结构性缺陷,而且不利于不同聚类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新老中部崛起规划交替之际,关于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和驱动力的研究对于上一轮规划的效果反馈和新一轮规划的实施修正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国家级战略相继将山西省纳入其中,山西省在中部崛起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莉 张克勇 王润飞
选取2004~2013年山西省县域旅游经济相关数据,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山西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以此为基础,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山西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山西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点。研究发现,山西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集聚性分布,形成了以大同为中心的晋北宗教旅游区;以太原为中心的中部晋商文化旅游区;以运城为中心的晋南特色旅游区,并对山西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柳叶 张青峰 李光录
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分析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该文以山西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县域经济差异的15个指标,以2001~2007年份为研究时间截面,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107个县域单元可以分为五类:发达型、较发达型、中等型、落后型、较落后型;2001年至2007年山西省县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差异在逐步缩小。在研究截面里,全省多年人均GDP也有较大的增长趋势,贫富差异缩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谈璐
本文以阿里研究院提供的浙江省54个县及县级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为数据基础,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等数据统计方法对浙江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史晓辉
本文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90-2008年专利数据为资料,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研究中国区域创新趋同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90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一直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2000-2008年期间更为显著。(2)区域自身和周围邻居同时向上转移的区域基本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区域自身或周围邻居有一方或双方均向下转移的区域绝大多数位于中西部。(3)中国区域创新类型转移显著受到地理背景的制约,创新高水平的区域背景对区域转移起到了正面影响,而创新低水平的区域背景则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为中国区域创新"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存在提供了空间上的解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旭梅 张明 魏福丽 张旭
县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单元,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但从县域尺度以及组态角度对其创新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河北省136个县(市、区)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影响县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和条件组态。结果表明:(1)县域创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多种创新要素组合作用;(2)产生县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3条,分别为金融环境驱动型、资金驱动型及主体-金融双驱动型,案例分布均匀且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各组态具有多样性但均存在核心作用,且所包含的创新要素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3种条件组合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大,但都需要注重金融环境的发展;(3)产生县域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仅有1条,案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创新人员、创新条件、经济水平均为核心阻碍因素,且与高产出路径相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远玲 王金龙 杨伶
[目的]全球各行业碳排放中,农业碳排放占比很大,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农业碳排放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分析从农地利用过程碳排放、水稻种植过程甲烷排放、农地氧化亚氮排放和禽畜养殖过程碳排放4个方面碳源构建了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采用碳转化系数法测算出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2007-2017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结果]2007-2017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74.59%的县域单元的农业碳排放总量为负增长,94.26%的县域单元碳排放强度呈下降态势。湖南省各县(市、区)农业碳排放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显著同质性,11年间各县(市、区)空间均质性呈增强之势,空间异质性呈减弱之势。[结论] 对湖南省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不同维度时序特征的分析,有利于依此总结出湖南省碳排放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农业碳排放走向,对县域农业碳排放空间布局研究有助于各地因地制宜,推行有差别的农业碳减排举措。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胡毅 蒋金亮 周亮
概述了"大都市阴影区"的演化机制,利用断裂点公式、K-means聚类和空间相关性等方法划分了上海的影响圈层与范围,界定了1990~2010年的上海"大都市阴影区",并对其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表明:(1)"大都市阴影区"的构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阴影区"和"半阴影区";(2)"大都市阴影区"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区域,与中心城市、外围地区以及阴影区城市(县、城镇)3者密切相关;(3)上海"大都市阴影区"和"次阴影区"通过20a的时间演变,在逐渐消减;(4)目前上海"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存在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南北两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