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6)
- 2023(12730)
- 2022(10522)
- 2021(9622)
- 2020(7813)
- 2019(17470)
- 2018(16862)
- 2017(32729)
- 2016(17114)
- 2015(18930)
- 2014(18641)
- 2013(18775)
- 2012(17788)
- 2011(16209)
- 2010(16609)
- 2009(15810)
- 2008(14226)
- 2007(12815)
- 2006(11857)
- 2005(10799)
- 学科
- 济(97637)
- 经济(97577)
- 农(50363)
- 业(49052)
- 管理(38623)
- 农业(33879)
- 地方(31254)
- 中国(28182)
- 方法(27219)
- 企(26421)
- 企业(26421)
- 融(26074)
- 金融(26072)
- 数学(24816)
- 数学方法(24683)
- 银(23807)
- 银行(23794)
- 业经(23222)
- 行(23096)
- 制(18770)
- 财(18275)
- 学(16745)
- 地方经济(16030)
- 发(14558)
- 体(13913)
- 环境(12985)
- 农业经济(12830)
- 贸(12806)
- 贸易(12794)
- 易(12289)
- 机构
- 学院(245918)
- 大学(237757)
- 济(117284)
- 经济(115088)
- 研究(90628)
- 管理(89045)
- 理学(75927)
- 中国(75349)
- 理学院(75022)
- 管理学(73948)
- 管理学院(73499)
- 农(56901)
- 科学(52520)
- 财(49783)
- 京(48937)
- 所(45554)
- 中心(43577)
- 农业(42884)
- 江(41758)
- 研究所(41094)
- 业大(38844)
- 财经(38761)
- 经济学(37152)
- 经(35044)
- 经济学院(33341)
- 范(32534)
- 师范(32262)
- 院(31757)
- 省(31309)
- 州(31007)
- 基金
- 项目(161139)
- 科学(127214)
- 研究(122774)
- 基金(115686)
- 家(99374)
- 国家(98418)
- 科学基金(84312)
- 社会(81458)
- 社会科(76905)
- 社会科学(76888)
- 省(66860)
- 基金项目(61917)
- 划(52377)
- 教育(52071)
- 编号(50313)
- 自然(49824)
- 自然科(48501)
- 自然科学(48493)
- 自然科学基金(47602)
- 资助(45439)
- 发(39909)
- 成果(39445)
- 重点(36611)
- 部(35179)
- 课题(34598)
- 国家社会(34164)
- 发展(33311)
- 创(33167)
- 农(32873)
- 展(32836)
- 期刊
- 济(146011)
- 经济(146011)
- 研究(77122)
- 农(61060)
- 中国(52832)
- 农业(40925)
- 融(39229)
- 金融(39229)
- 财(36577)
- 学报(35163)
- 科学(34508)
- 管理(28680)
- 大学(27886)
- 业经(27628)
- 学学(26976)
- 经济研究(21768)
- 技术(20544)
- 问题(19979)
- 财经(19450)
- 业(18601)
- 教育(17685)
- 经(16936)
- 农村(15803)
- 村(15803)
- 农业经济(15247)
- 世界(15174)
- 资源(14565)
- 经济问题(14091)
- 技术经济(13604)
- 版(12828)
共检索到39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昌銮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着眼于探讨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从县域金融结构的角度,把金融机构变量纳入传统的经济增长分析模型,并使用2008—2011年浙江省的样本数据发现,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结构更适合于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研究同时发现,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是目前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FDI、固定投资以及对外贸易等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并没产生明显的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的不高是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新波 黄滕 郑建明
本文尝试定量分析地方经济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省逐层推进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可以作为识别经济分权政策效果的一个"准自然实验",基于该样本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分权改革有助于扩权县的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水平、人口密度、工业化程度对浙江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分权改革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关键词:
经济分权 县域经济增长 省管县体制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燕 徐立平
本文从浙江省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对浙江省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的实证分析,探讨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浙江省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与农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农民收入的提高会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结构和效率。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萍 沈晓婷
农村金融排斥和城乡金融二元化造成了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恶化。通过导向性制度设计、地方政策扶持和增加金融供给可以使这一状况得到改观,使"三农"、政府行为和金融深化三要素成为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持续动力。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农村为研究对象,运用DPSIR模型构建了包括5大类22个指标的浙江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地方财政货币补贴高的地区福利增幅明显高于非货币补贴地区。金融供给既受制于政策导向,又受制于农村金融需求,而且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承担了部分正规金融的职能。通过制度设计、增加地方性财政货币补贴、扩大农村金融供给的弹性边界、依赖金融深化为当地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彭珊 张佳丽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彭珊 张佳丽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潘嗥
简要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发现1998—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衢州、丽水。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单个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技术效率远高于丽水、衢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浙江省各地区的支柱产业;资本投入对地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存在着粗放投入的倾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增长 技术效率 浙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柳勇 莫申生 彭美红
本文采用浙江省1990~200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两个衡量浙江金融结构的因子,并将它们与经济增长指标置于同一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金融总量因子与浙江的经济增长率、投资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金融效率因子不仅有利于浙江经济增长率的提升,还可以带动投资水平的增加;浙江经济增长与两大因子均正相关,且与金融效率因子的关系更显著。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金融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金融总量提高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注重金融效率、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优化投资渠道以及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将有助于浙江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玉英 孙国民
总部经济亦日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以浙江为例,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分析了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因及作用机理,指出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是在宏观、微观、行政三种动因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基于发展动因的作用机理对浙江县域总部经济路径来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动因 内外因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科 李宙甲 刘家琳
随着县域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传统银行为主导的县域金融机构体系已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使用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整理得到的2000-2019年中国县级行政单位内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情况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中西部地区和交通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能够通过资金渠道与产业渠道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即通过促进县域资金回流和工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存在溢出效应与协同效应。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接壤县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协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本文为准确把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经济效应,并据此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县域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蕊 周航凯 姜丽佳 钟虹芳
实施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金融在当代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应承担起先锋作用。探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研究更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对策和路径、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金融业积极深化改革,顺应农村发展变化,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金融助力农村发展的道路,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卿 吴功兴
本文采用区位熵方法测算了浙江省农村电商集聚度,然后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方法研究了农村电商集聚对农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农村电商集聚水平存在明显提升的趋势,自2019年起农村电商集聚已表现为“非常集中”的状态特征。从影响效应的结果来看,浙江省农村电商集聚对农村消费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客观存在,且影响程度也较大。除农村电商集聚以外,农民收入、农村投入等因素对农村消费增长的推动力也非常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祖民 张芙桦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点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张祖民张芙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触发了经济潜能的集中迸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速增长,收入的增长方式也由单一的农业格局转向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并重的多层次格局。但随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春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极其微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志刚 武鑫
现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对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评估和指标体系构建缺乏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梳理回顾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并建立了金融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通过事件梳理介绍了丽水为例的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实践进展,在此金融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下对丽水金融改革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实施以来的重点在于做大规模,其次才是优化结构。未来以丽水为代表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应放到调整结构上来。
关键词:
丽水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