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9)
2023(11615)
2022(9502)
2021(8602)
2020(7022)
2019(15511)
2018(14888)
2017(28691)
2016(15300)
2015(16941)
2014(16677)
2013(16611)
2012(15253)
2011(13678)
2010(14148)
2009(13692)
2008(12559)
2007(11657)
2006(10632)
2005(9791)
作者
(41730)
(35755)
(34888)
(33316)
(22018)
(17033)
(15801)
(13463)
(13454)
(12351)
(12254)
(11912)
(11173)
(11131)
(11111)
(10821)
(10190)
(10149)
(10126)
(10078)
(8876)
(8592)
(8576)
(8221)
(8061)
(7975)
(7855)
(7737)
(7107)
(7069)
学科
(68107)
经济(68012)
(53604)
(49888)
管理(42791)
农业(33538)
(31917)
企业(31917)
(26460)
金融(26455)
(24615)
银行(24608)
中国(24042)
(23833)
(23064)
业经(21936)
(21287)
地方(20434)
方法(20173)
数学(18075)
数学方法(17970)
(14598)
农业经济(12657)
收入(12557)
(12092)
(11781)
财务(11753)
财务管理(11727)
企业财务(11228)
体制(11209)
机构
学院(216739)
大学(210212)
(97706)
经济(95753)
管理(81553)
研究(73666)
理学(69986)
理学院(69296)
管理学(68362)
管理学院(67972)
中国(65060)
(52495)
(47325)
(42629)
科学(40885)
农业(39323)
中心(37010)
(36132)
财经(36089)
业大(34892)
(34312)
(32744)
研究所(32058)
经济学(30641)
经济学院(27766)
(27087)
(26696)
师范(26505)
财经大学(26365)
北京(26046)
基金
项目(142704)
科学(114184)
研究(110772)
基金(104522)
(89289)
国家(88408)
科学基金(76657)
社会(74318)
社会科(70243)
社会科学(70229)
(57407)
基金项目(55332)
教育(48068)
编号(45843)
(45825)
自然(44764)
自然科(43679)
自然科学(43672)
自然科学基金(42897)
资助(40480)
成果(36964)
(34247)
(33383)
(32299)
重点(32131)
国家社会(31736)
课题(31128)
(30894)
(30322)
(29587)
期刊
(117150)
经济(117150)
研究(65815)
(58827)
中国(50392)
农业(39198)
(39162)
金融(39162)
(36433)
学报(30132)
科学(29721)
管理(26182)
大学(25062)
业经(24586)
学学(24241)
财经(18054)
教育(17875)
(17295)
技术(16836)
问题(16253)
经济研究(15823)
农村(15736)
(15736)
(15430)
农业经济(15051)
(12638)
世界(12468)
经济问题(11857)
社会(10705)
资源(10291)
共检索到341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王定祥  
西方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发展中转型经济的一大特点是欠发达地区面临更为严重的金融抑制,进而导致居民收入差异分化和不平等问题的滋生。针对既有研究主要围绕城乡金融经济差距,本文借鉴金融发展理论,基于中国30个省2037个县的县域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县域农村地区内部同样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收入越低的农民因为自身资本积累的天然不足和外源资本获取能力较差,使其所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越大而越难以摆脱其收入增长困境;而收入越高的农民因为自身资本积累的优势和较高的外源融资能力,其收入增长不断走向良性轨道。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以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工具变量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抑制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抑制造成金融市场上穷人和富人生产投资机会选择的不平等,使得穷人和富人财富增长出现"两极分化"态势,加剧了农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抑制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高及以上收入层次农民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对较小,其收入呈正向增长;最低收入层次农民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最大,其收入呈负向增长。金融抑制进一步加剧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以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工具变量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抑制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抑制造成金融市场上穷人和富人生产投资机会选择的不平等,使得穷人和富人财富增长出现"两极分化"态势,加剧了农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抑制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高及以上收入层次农民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对较小,其收入呈正向增长;最低收入层次农民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最大,其收入呈负向增长。金融抑制进一步加剧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宇新  王立平  姚梅  
文章利用Gini系数和GE指数测算了2000~2008年我国省域间农民的收入不平等,并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及其变动进行了分解,按东中西三个区域对Gini系数和GE指数进行了地区子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农民收入不平等没有上升的趋势,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提高有助于缩小不平等,特别是第一产业收入农业收入的提高会缩小收入差距;大部分收入不均等是由地区间差异解释的,在地区内部东部地区的贡献率最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锦华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育差距既推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可能伴随着收入非平衡增长的扩大而扩大,低收入农户有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首先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以及金融广度三个维度,然后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具体描述了这一关系,同时考察了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影响,最后通过Granger定理检验了变量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治理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且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在因果关系上,政府治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洪亮  徐翔  孙国锋  
本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了1983—2003年我国省际间农民的收入不平等,并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及其变动进行了分解,按不同区域对泰尔指数进行了分解,最后使用收入转换矩阵度量了收入变动程度,从而考察收入不平等的时间依赖性。结论是从收入构成上看,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源于收入结构效应;从区域上看,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且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带有越来越强的时间依赖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田士超  徐志刚  邵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在持续扩大。而在现有众多的研究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文献中,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安排之下,土地"按人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因而必然带来土地的细碎化,本研究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次,现有的很多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一般都采用指数分解的方法,这样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偏差,而在本研究中,最新的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将被采用,这将克服常规指数分解分析的局限。经过实证研究,本文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郜丽敏  吕丽  祁敬之  
从豫南四市县域农村金融状况的调查情况看,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十分普遍,应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面注重改革制度的安排及其政策配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符源  郑炎成  
我国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收入却无法持续快速增长。而不平等交换是当前农民收入无法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工农业产品交易机会不平等、农民工与其他群体的增收机会不平等和农户与企业的交易地位不平等。本文通过对不平等交换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的分析,揭示出要扫清农民增收道路上的不平等障碍,通过严格监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民基本生活资料价格、消除劳动力迁移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和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等手段,才能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保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旦  
运用1978~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小玲  陈昆  
从金融深化的视角,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并利用1998—2011年数据实证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而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则取决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故今后应均衡发展这两个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小玲  
本文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即对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最后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角度提出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