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2)
- 2023(10841)
- 2022(9050)
- 2021(8296)
- 2020(6548)
- 2019(14503)
- 2018(14214)
- 2017(27205)
- 2016(14522)
- 2015(16136)
- 2014(16152)
- 2013(16284)
- 2012(15760)
- 2011(14788)
- 2010(15218)
- 2009(14131)
- 2008(13547)
- 2007(12411)
- 2006(11670)
- 2005(10916)
- 学科
- 济(89250)
- 经济(89183)
- 农(46859)
- 业(40523)
- 农业(31615)
- 管理(31118)
- 地方(29554)
- 中国(25303)
- 方法(21622)
- 业经(20379)
- 数学(19109)
- 数学方法(19020)
- 企(17481)
- 企业(17481)
- 地方经济(16477)
- 发(15486)
- 学(15118)
- 制(14327)
- 融(12907)
- 金融(12905)
- 环境(12623)
- 银(12291)
- 银行(12281)
- 行(12093)
- 发展(11912)
- 财(11912)
- 展(11886)
- 贸(11510)
- 贸易(11498)
- 农业经济(11277)
- 机构
- 学院(217957)
- 大学(211323)
- 济(105552)
- 经济(103579)
- 研究(86074)
- 管理(78409)
- 中国(67196)
- 理学(66052)
- 理学院(65247)
- 管理学(64386)
- 管理学院(63973)
- 农(53703)
- 科学(49699)
- 京(45312)
- 所(44356)
- 财(43444)
- 农业(40506)
- 研究所(39668)
- 中心(39153)
- 江(35655)
- 业大(35291)
- 财经(32892)
- 经济学(32411)
- 范(30573)
- 师范(30354)
- 院(29740)
- 经(29687)
- 北京(28900)
- 经济学院(28844)
- 省(28570)
- 基金
- 项目(137164)
- 科学(108229)
- 研究(105735)
- 基金(97398)
- 家(84026)
- 国家(83200)
- 科学基金(70272)
- 社会(69916)
- 社会科(65918)
- 社会科学(65903)
- 省(55850)
- 基金项目(51395)
- 划(45082)
- 教育(44948)
- 编号(44019)
- 自然(40229)
- 自然科(39168)
- 自然科学(39161)
- 发(38450)
- 自然科学基金(38419)
- 资助(38043)
- 成果(35436)
- 发展(32105)
- 展(31614)
- 重点(31190)
- 课题(30729)
- 农(30681)
- 部(30152)
- 国家社会(29386)
- 创(28115)
- 期刊
- 济(138621)
- 经济(138621)
- 研究(72205)
- 农(58429)
- 中国(53179)
- 农业(39437)
- 科学(31219)
- 学报(31198)
- 财(29709)
- 融(27143)
- 金融(27143)
- 管理(26966)
- 业经(26465)
- 大学(24626)
- 学学(23577)
- 教育(21970)
- 经济研究(20660)
- 技术(19773)
- 问题(18822)
- 业(18443)
- 财经(16664)
- 世界(14965)
- 农村(14789)
- 村(14789)
- 农业经济(14728)
- 经(14548)
- 经济问题(13520)
- 技术经济(12894)
- 资源(12527)
- 贸(11167)
共检索到360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益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03年,“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被提出,其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巩固已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坚持软环境、硬环境一起提升,打开了浙江的发展空间。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是新征程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必答题”,是新形势下赢得发展主动的“竞争力”,是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
关键词:
地方经济发展 农商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信宜市支行调研小组
当前,基层商业银行重点以吸收存款为主,贷款业务受到了限制,形成大量的资金上存,导致本来并不宽裕的本地资金更为紧张,削弱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能力,致使基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受到限制。本文试通过对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加大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功能,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地方经济 信贷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光辉
<正>进一步突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于四川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全流程中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深耕四川二十载,立足成都,面向西南,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如今,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服务企业客户近4万户,累计投放信贷支持超7000亿元。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始终牢记“为金融改革探路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军林
当前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有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撤出县域经济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凋研的基础上,论述了桂林恭城县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县域经济 信贷支持 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功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育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稳定定义为:只要金融体系能够抗击内生或由于外部未预料的冲击造成的不平衡.继续履行提高实际经济运行效率的职能.金融体系就处于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稳定状态中。金融稳定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广泛,但是按照目前我国的国情.金融稳定的内容至少包括: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机构的稳定;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稳定; 支付清算体系的稳定:金融风险处置过程的稳定等五个方面。从经济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政宇
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一般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由一、二、三产业和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以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渗透和带动作用。通过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有2070个行政单位,国土面积为91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湖北三峡分行课题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亚飞 丁春明
如东县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技能型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但如东县职教生源逐年减少,直接造成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减弱。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应着力推进职教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引导、职能部门主导、校企为主体的职教集团,并通过政策引领,保障体系落实到位,形成技能型人才的引进机制,同时加强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提升其服务经济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珩 程名望 罗剑朝 李礼连
本文将农信社改制视作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渐进性DID方法探讨了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信社改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但先改为农合行再改为农商行的改革路径和县域金融市场的结构性竞争会弱化这一促进作用。异质效应分析发现,市场潜能和非农产业比重越高,农信社改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虽然农信社改制没有显著加剧县域资金外流,但资金外流会弱化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农信社改制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第一产业,但改制后,农信社加强了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本文为深化农信社改革、平衡激励机制和社会责任、完善县域要素市场、建立合作机制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信社 县域经济 渐进性DID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宗宾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县域人口和县域国土面积都占全省总数的90%左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历来是关系全局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和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今天全省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同样,到本世末,河南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难点、关键、潜力和希望都较多的反映在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据匡算,我们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半的目标,其增长速度就必须达10%。而要达到这个速度,完全依靠预算内工业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回旋余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我省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集中在人均水平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喻龙敏 易法敏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给县域农业发展质量提升带来的作用机制分析,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内2018—2020年12个县域城市为样本,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县域农业产业的提升展开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县域农业的发展质量。第二,乡村经济数字化是影响县域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乡村数字基础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数字基础建设能够为县域农业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平台作用,数字化的生产、流通、销售以及普惠金融是县域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三,“四高型”县域农业发展质量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普通型”县域农业。据此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实施差异化县域数字农业发展策略等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永军
区域差异是理解农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时间和发展条件不同,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同,造成农民城市化逻辑的东西差异。农民城市化的东西差异体现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农民家庭生计模式、城乡空间跨度和城乡关系四个方面:东部地区在全域工业化基础上,形成了由市场先导和农民主动、全务工型、离土不离乡、融合型城乡关系等特征组成的完全城市化;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空心化基础上形成了由政府推动和农民卷入、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离土又离乡、寄生型城乡关系等特征组成的过渡型城市化,前者是高质量的稳定城市化,后者是低质量的半城市化。东部地区农民完全城市化的关键条件是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业基础,而中西部地区缺乏产业集聚的区位条件,农民城市化并不稳定,将来需要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大中城市进行二次城市化。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县域经济 农民城市化 东西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大春 郑垂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