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60)
- 2023(20121)
- 2022(16829)
- 2021(15539)
- 2020(12913)
- 2019(29269)
- 2018(28667)
- 2017(54671)
- 2016(29825)
- 2015(33201)
- 2014(33089)
- 2013(32671)
- 2012(30498)
- 2011(27704)
- 2010(27695)
- 2009(25536)
- 2008(25226)
- 2007(22721)
- 2006(20182)
- 2005(18007)
- 学科
- 济(127995)
- 经济(127859)
- 业(85279)
- 管理(80754)
- 企(61750)
- 企业(61750)
- 方法(52343)
- 农(51156)
- 数学(45910)
- 数学方法(45303)
- 中国(35319)
- 农业(33924)
- 地方(31361)
- 业经(30862)
- 财(29730)
- 学(26757)
- 贸(25220)
- 贸易(25206)
- 易(24464)
- 制(24188)
- 银(20165)
- 银行(20087)
- 技术(19530)
- 环境(19494)
- 融(19429)
- 金融(19425)
- 行(19241)
- 发(18529)
- 理论(18135)
- 和(18126)
- 机构
- 学院(430791)
- 大学(426893)
- 济(174817)
- 经济(171204)
- 管理(162545)
- 研究(149218)
- 理学(140310)
- 理学院(138642)
- 管理学(136100)
- 管理学院(135302)
- 中国(112330)
- 科学(95214)
- 农(92680)
- 京(90147)
- 财(77671)
- 所(77254)
- 业大(72435)
- 农业(72351)
- 研究所(70412)
- 中心(70094)
- 江(66528)
- 财经(61660)
- 范(57320)
- 师范(56607)
- 北京(56079)
- 经(56035)
- 院(53183)
- 州(52738)
- 经济学(52478)
- 省(49211)
- 基金
- 项目(292606)
- 科学(229353)
- 基金(210763)
- 研究(208269)
- 家(186920)
- 国家(185344)
- 科学基金(157305)
- 社会(132087)
- 社会科(124968)
- 社会科学(124929)
- 省(117096)
- 基金项目(111544)
- 自然(103186)
- 自然科(100812)
- 自然科学(100782)
- 自然科学基金(98962)
- 划(98372)
- 教育(95308)
- 资助(85467)
- 编号(84165)
- 发(67250)
- 成果(67244)
- 重点(66647)
- 部(63508)
- 创(61296)
- 课题(58612)
- 创新(57293)
- 科研(56641)
- 计划(55166)
- 国家社会(54655)
- 期刊
- 济(196019)
- 经济(196019)
- 研究(119324)
- 农(89854)
- 中国(87308)
- 学报(75538)
- 科学(67173)
- 农业(60667)
- 财(58642)
- 管理(57224)
- 大学(56315)
- 学学(53534)
- 教育(45017)
- 融(41413)
- 金融(41413)
- 业经(37480)
- 技术(37177)
- 业(31037)
- 经济研究(29916)
- 财经(29401)
- 问题(27102)
- 经(25267)
- 版(23223)
- 科技(21058)
- 技术经济(21048)
- 统计(20311)
- 图书(20117)
- 业大(20023)
- 商业(19998)
- 世界(19952)
共检索到641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春林 旷乐 刘芬
基于TOE框架,依据我国34个县域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对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三类推动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适配性方案。研究发现,单一条件不是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个或某些方面不具优势的县域,可以通过组态路径实现快速发展;促使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组态路径,且不同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路径存在差异,不同条件的变量组合可以实现殊途同归,这些组态可分为组织驱动型、环境驱动型和组织环境驱动型三种;行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普遍需求的两个核心条件,表明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对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县域,在维持一定的政策制度保障和财政支农力度下,行业发展水平可以和特色品牌塑造相互替代。县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条件的联动作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政策制度保障、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和提升特色品牌价值,充分发挥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组合路径,促进农产品网络零售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创收和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春林 张仕杰 刘芬 贺容煜
如何更有效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是当下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中国37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探讨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规划、组织领导、农民数字素质与认同程度等因素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结论:(1)单个因素不构成高质量与非高质量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组态路径具备等效性和多重并发性。(2)产生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四条路径,解释力度为政策驱动型>财政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科技-领导双轮驱动型。(3)产生非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低效治理型路径。高质量和非高质量的组态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性。(4)政策规划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替代关系。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随时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组态协同发展措施,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詹臣源 易祥发 黄衍 戴永务
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支撑要素,对扩大林业碳汇供给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福建省58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归因理论和因果复杂性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林业产业重视度、林业管理能力、资源环境和试点政策四个维度,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支撑要素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林业碳汇试点情况的一致性得分为0.92,大于阈值0.90,而林业系统人力资源在80%的程度上出现在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不同路径中,表明这两个变量是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解释变量。(2)林业产业重视度、林业管理能力、资源环境和试点政策所含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5条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整体解的一致性水平为0.90,整体覆盖度为0.64。(3)县域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政府主导型、林业系统推动型、综合联动型和项目试点型四种类型,分别有12个、4个、3个、2个县域属于以上四种发展类型。文章基于多要素视角构建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县域层面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其关键支撑要素,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现有县域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文章提出继续发挥试点政策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加快恢复各级林草机构的设置、发挥现有优势要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等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旭梅 张明 魏福丽 张旭
县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单元,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但从县域尺度以及组态角度对其创新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河北省136个县(市、区)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影响县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和条件组态。结果表明:(1)县域创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多种创新要素组合作用;(2)产生县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3条,分别为金融环境驱动型、资金驱动型及主体-金融双驱动型,案例分布均匀且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各组态具有多样性但均存在核心作用,且所包含的创新要素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3种条件组合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大,但都需要注重金融环境的发展;(3)产生县域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仅有1条,案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创新人员、创新条件、经济水平均为核心阻碍因素,且与高产出路径相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彦杰 孙晓曦 江岭 舒钰珊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审计人员对上市公司年报的鉴证,但重大审计失败问题仍得不到根本性解决。本文将定性比较分析法运用于管理学领域,选取22个审计失败案例对重大审计失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审计主体特征和审计客体特征两方面入手设定条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导致重大审计失败的2种最具解释力条件构型,根据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对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有效规避重大审计失败的参考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彩镕 黄静晗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促进乡村内生发展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32个村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乡村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内生发展受到地方内部与外部力量、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的共同作用。产业基础、政府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超过0.90,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党建引领、精英带动、资源禀赋、技术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介于0.80~0.90之间,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充分条件。(2)各因素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七条路径,根据因素匹配之间的差异,可归纳为内部主导型、外部驱动型、内外联动型三种模式。文章拓展了乡村内生发展的研究视角,为寻找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政策启示:(1)立足整体,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联动匹配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2)因地制宜,内外部要素互相作用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3)优化政府支持引导,打造多产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乡村内生发展的核心要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华 冯雪
从组态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典型的32个PPP项目失败案例,引入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了以“制度与环境—经济特征—组织特征为条件变量,PPP项目是否被提前回购为结果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结果呈现出7种组态,梳理得到我国PPP项目失败的三种典型条件构型,即一线城市政策变更型、公共利益受损型和国有企业经营失败型,且三种构型并不平均覆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周贤永 明翠琴
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案例分析样本,运用fs QCA方法探讨区域创新能力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是驱动区域高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企业是推动区域创新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形成区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共有5条,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4条,两者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政府投入、市场、组织等驱动因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通过互相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泳波 贾佳慧 吕馨雪
创新创业是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县域发展不平衡现实,找到适合的双创组态路径是关键。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北省53个县市为样本,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独的创新创业要素不构成引致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实现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分别是“智力—资金—市场”双创资源主导、“智力—平台”双创能力主导、“智力—市场”双创政策助力型路径,其中,人力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核心条件,市场和平台对政策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3)抑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有4条,分别是“金融—市场”、“智力—基础设施”、“金融—平台”和市场抑制型路径,均表明市场规模发挥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心 邓苏昊 陈珏颖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是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2—2022年18个省份中9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机制检验,检验了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和提高邻县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在短期和长期内,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促进整体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影响中或存在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全县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建立基础设施县乡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强化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支撑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伟 陈艺桐 张晓琪 宋思根
按照“遵循主流指标、尊重行业特色”原则,以政策资源、文旅支持、社会组织、新媒体、技术知识、人才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指标为维度,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和比较老字号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并非构成引致老字号振兴的必要条件;四种营商环境组态引致老字号振兴工程第一阶段经济效益层面的振兴,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科技助力下的文旅驱动型、政策资源主导下的技术驱动和人口分布型、科技创新缺失下的社会组织驱动型四种组态;在老字号振兴工程完整阶段,引致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政府主导逻辑、市场主导逻辑两种形式,引致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市场经济主导下文旅支持和技术知识联合驱动型、人口分布主导下新媒体驱动型两种形式。另外,两阶段差异和振兴效果差异的进一步比较与分析表明,省域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与制度机会窗口的匹配程度在各阶段均显著影响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效果;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实现从以外生性助力为主导向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协同作用发展的重要逻辑变迁;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完整振兴阶段中成为契合老字号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的重点;技术知识在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中的作用突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海彬
[目的]休闲农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经济结构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以中牟县为例,分析县域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牟县休闲农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结合实地调查确保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的真实性,进而通过实证分析法探讨研究中牟县休闲农业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主要包括依托传统历史文明及历史遗迹的乡野文化古迹游;基于现代化农业新技术,生态新理念的观光科技农业游;依托黄河中积平原及黄河水资源优势的乡野生态游;围绕农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类型 影响因素 协调 中牟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青 徐波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 ,它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结合部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进而概括地提出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发展县域经济 制约因素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农产品零售价的影响因素之实证分析
中国“网络主权”理念国际认同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31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农产品零售终端绩效评价与比较
碳约束下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定性比较分析
公司治理、公司经济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基于30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大学校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生成路径研究——基于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邻避冲突的多元组合路径与治理策略——基于清晰集的两阶段定性比较分析
非对称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研究——基于31个省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新零售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升级路径探析
我国市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变迁动因与路径研究——基于贵阳市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