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0)
- 2023(12965)
- 2022(10605)
- 2021(9674)
- 2020(8008)
- 2019(18091)
- 2018(17756)
- 2017(33955)
- 2016(18140)
- 2015(20051)
- 2014(20058)
- 2013(20187)
- 2012(18457)
- 2011(16582)
- 2010(16815)
- 2009(15904)
- 2008(15800)
- 2007(14433)
- 2006(13093)
- 2005(11802)
- 学科
- 业(86444)
- 济(83836)
- 经济(83743)
- 企(69168)
- 企业(69168)
- 管理(64761)
- 农(47134)
- 农业(31733)
- 方法(31038)
- 业经(30635)
- 财(24147)
- 数学(22967)
- 数学方法(22694)
- 地方(21439)
- 中国(19784)
- 务(18023)
- 财务(17986)
- 财务管理(17972)
- 技术(17329)
- 企业财务(16948)
- 制(16815)
- 和(16347)
- 策(15119)
- 划(14446)
- 理论(14437)
- 环境(13367)
- 体(13141)
- 发(12839)
- 学(12811)
- 贸(12039)
- 机构
- 学院(268819)
- 大学(259107)
- 管理(110570)
- 济(110172)
- 经济(107833)
- 理学(94918)
- 理学院(93977)
- 管理学(92570)
- 管理学院(92081)
- 研究(85768)
- 中国(69624)
- 农(58689)
- 京(55468)
- 科学(53577)
- 财(48528)
- 农业(44769)
- 业大(44281)
- 江(43380)
- 所(43095)
- 中心(41421)
- 研究所(38911)
- 财经(38169)
- 州(34595)
- 经(34440)
- 北京(34186)
- 范(33777)
- 师范(33500)
- 经济管理(31921)
- 院(30783)
- 经济学(30757)
- 基金
- 项目(179948)
- 科学(143363)
- 研究(134503)
- 基金(129574)
- 家(112006)
- 国家(110878)
- 科学基金(97083)
- 社会(86744)
- 社会科(81865)
- 社会科学(81839)
- 省(74486)
- 基金项目(69803)
- 自然(61775)
- 自然科(60202)
- 自然科学(60188)
- 划(59621)
- 自然科学基金(59123)
- 教育(58397)
- 编号(56534)
- 资助(50429)
- 成果(42947)
- 发(41235)
- 创(40023)
- 重点(39740)
- 业(38945)
- 部(38593)
- 课题(37137)
- 创新(36664)
- 国家社会(35653)
- 制(34746)
- 期刊
- 济(135302)
- 经济(135302)
- 研究(71819)
- 农(60333)
- 中国(55543)
- 管理(41254)
- 农业(41134)
- 财(39370)
- 科学(38357)
- 学报(38085)
- 业经(29701)
- 大学(29384)
- 学学(27788)
- 技术(26523)
- 融(23795)
- 金融(23795)
- 教育(21783)
- 业(21735)
- 问题(18253)
- 经济研究(17549)
- 财经(17468)
- 资源(17344)
- 技术经济(15838)
- 经(15169)
- 农村(14505)
- 村(14505)
- 农业经济(14261)
- 版(13773)
- 现代(13583)
- 世界(13063)
共检索到40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国 罗晓燕 罗文 凌立文 余平祥 毛小娟 曹咏
以广东梅县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约束,构建农业结构优化模型、购买能值节约估算模型、货币能值增益估算模型,对农业系统资源综合利用效果进行能值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8年,种养间资源综合利用能明显改变梅县的农业结构,年均货币能值增加(2.15E+21)sej,年均能值交换率从2.57增为4.42,年均环境负载率由0.62降为0.17,年均可持续发展指数从9.27增为43.52。梅县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既能降低环境负载率,又能提高能值交换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海霞 封志明 张陆彪 刘宝勤
基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多目标性和不相容性,提出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该方法可以依据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佳投影方向,从而判断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方向。通过最佳投影方向与评价指标的线性投影得到投影指标值,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对样本进行统一评价。利用该方法对甘肃省81个县域单元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丁娟娟 傅泽田 封志明 刘爱民
基于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和特点的认识并考虑资料的来源和计算的可行性,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河北省奕城县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初步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博洋 门明新 许皞 王树涛 齐跃普 李新旺
生产力与资源环境耦合研究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目前其农田生产中生产力不稳定、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影响突出,但在当前研究中对其农田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效应综合评价的研究很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应用能值理论从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负载力、可持续发展状况等方面对1986年~2005年20年间的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2005年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逐年呈增长趋势,1998年达到最大值7 680×108sej/m2,2005年比1986年增长了近1倍;随着肥料、机械和能源投入的不断增加,其资源利用效率逐年降低,在1...
关键词:
能值理论 河北省 农田生态系统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呈 余成群 李少伟 钟志明 何永涛
[目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客观了解西藏高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讨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为高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白朗县为典型县域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态和农民生活5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系统构建评价体系,基于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调研数据评价2016—2020年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结果]2016—2020年,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0.102 7提高到了2020年的0.233 9,增长约2.28倍。其中,农业生产、农业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但农业资源水平2018年后却持续下降。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素表明农林水事务性支出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效应(p<0.001),随着农林水事务性支出的降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会提高。[结论]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贡献较大,但农业资源方面仍是绿色发展的短板,因此今后白朗县农业绿色发展还需注重农业资源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荣荣
本文通过对建立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论述 ,从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定性、定量阐述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及目标 ,从而说明生态农业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并从中国加入WTO ,应对挑战的角度 ,提出了新世纪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实现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综合效益评价 实现途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晋 胡良宇 徐鹏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主要矛盾变化的应对之策。本研究关注有机农业产业化升级如何撬动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目标这一议题,通过学理价值分析与全域有机农业实践案例相结合,得到以下结果:1)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时代的多元价值存在统一关系,其目的即为生态文明时代对乡村多元价值体系的建设。2)有机农业是实现乡村社会发展与村庄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层乡村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3)相较以往农业产业的单一价值诉求,全域有机农业具有多元价值的耦合能力,并在地方实践层面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良好的回应性与可复制性。因此,在全面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全域有机农业可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可靠方式方法与基本路径,并有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从“一业”“一域”到“全局”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有机农业 农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飞翔 钟平英 张文明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为研究中心,择取典型山区农业县——福建省武平县,通过构建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DEA模型,对武平县2008-2012年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其17个乡镇进行综合评价,为低生态效率乡镇的改进提供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玉广
本文采用我们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山西省交口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交口县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该县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交口县 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华清 黄志斌 张根文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有效方法。考虑城市水资源运作系统内部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运用DEA方法对国内省域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整体效率值偏低,且地区间差异明显。原因在于城市未处理污水排放过量,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对城市水资源利用产生双重影响。文末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促进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孟宇
简要说明了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从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源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云南省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农业气候,根据云南农业气候资源的实际情况和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从7个方面提出了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利用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邦展
由江苏省科委下达,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七五攻关项目——《宁镇扬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于1991年12月20日通过省级鉴定。在所设19个课题中,林、果、茶、牧等方面共取得了25个单项成果。其中有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的推广,为该地区新增经济收入37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娅 谭秋 王丽双 张帆
[目的]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本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