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7)
- 2023(10130)
- 2022(8200)
- 2021(7306)
- 2020(5641)
- 2019(12462)
- 2018(11705)
- 2017(21754)
- 2016(11432)
- 2015(12482)
- 2014(12505)
- 2013(12458)
- 2012(11962)
- 2011(11148)
- 2010(11576)
- 2009(10955)
- 2008(9738)
- 2007(8733)
- 2006(8162)
- 2005(7849)
- 学科
- 济(57703)
- 经济(57659)
- 业(30459)
- 管理(27856)
- 中国(26062)
- 融(25756)
- 金融(25754)
- 地方(25038)
- 银(23432)
- 银行(23423)
- 行(22924)
- 企(21287)
- 企业(21287)
- 农(20642)
- 业经(15923)
- 农业(14983)
- 方法(13661)
- 财(13117)
- 地方经济(13022)
- 制(12978)
- 发(12043)
- 数学(11808)
- 数学方法(11735)
- 中国金融(11078)
- 环境(9440)
- 学(9334)
- 发展(9271)
- 展(9246)
- 贸(8945)
- 贸易(8929)
- 机构
- 学院(164086)
- 大学(159060)
- 济(71274)
- 经济(69619)
- 研究(63274)
- 管理(57027)
- 中国(54650)
- 理学(47231)
- 理学院(46581)
- 管理学(45885)
- 管理学院(45564)
- 科学(36851)
- 京(34911)
- 财(33357)
- 所(32098)
- 中心(30480)
- 研究所(28751)
- 农(28608)
- 江(26936)
- 财经(25102)
- 范(24508)
- 师范(24293)
- 院(22928)
- 北京(22675)
- 经(22615)
- 经济学(22615)
- 州(22559)
- 农业(21507)
- 业大(21405)
- 银(20921)
- 基金
- 项目(104602)
- 科学(82830)
- 研究(81197)
- 基金(73379)
- 家(63146)
- 国家(62530)
- 科学基金(53242)
- 社会(52787)
- 社会科(50108)
- 社会科学(50101)
- 省(43154)
- 基金项目(38284)
- 划(35325)
- 教育(35045)
- 编号(33595)
- 发(30664)
- 自然(30434)
- 自然科(29677)
- 自然科学(29673)
- 自然科学基金(29097)
- 资助(28724)
- 成果(27344)
- 发展(25411)
- 展(24981)
- 课题(24587)
- 重点(24360)
- 创(22406)
- 国家社会(22025)
- 部(21859)
- 创新(20927)
共检索到276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金 戴丹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关注作为官僚体系关键环节的县域政治、作为均衡发展核心支撑的县域经济、作为秩序维系基本依托的县域社会这三重维度所合力构建的支撑体系。在政治维度上,县政是最基础的一级基层政权,是应对城乡融合相关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地域差异性境况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单元,同时县政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结合点,是城乡治理体系从分治转向合治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维度上,县域在国家财政体系中承担基础性支撑,是城市反哺乡村的体制通道以及城乡经济交融的“牵线人”,是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和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单元,对畅通城乡要素循环、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发挥桥梁作用。在社会维度上,县域作为社会秩序维系的基本单位,是应对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的重要单元,并构成兼具“社区”与“社会”属性、融合传统与现代要素的共同体,成为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的价值单元。在这些意义上,县域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金 戴丹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关注作为官僚体系关键环节的县域政治、作为均衡发展核心支撑的县域经济、作为秩序维系基本依托的县域社会这三重维度所合力构建的支撑体系。在政治维度上,县政是最基础的一级基层政权,是应对城乡融合相关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地域差异性境况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单元,同时县政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结合点,是城乡治理体系从分治转向合治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维度上,县域在国家财政体系中承担基础性支撑,是城市反哺乡村的体制通道以及城乡经济交融的“牵线人”,是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和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单元,对畅通城乡要素循环、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发挥桥梁作用。在社会维度上,县域作为社会秩序维系的基本单位,是应对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的重要单元,并构成兼具“社区”与“社会”属性、融合传统与现代要素的共同体,成为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的价值单元。在这些意义上,县域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耿鹏鹏
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还是城市化的“极化—扩散”效应及其关联的涓滴经济学思想,均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境存在反差。尤其考虑到中国城乡阻隔的历史遗产与等级产权的制度基因,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内生性困境。县域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汇聚农村人口、融通农村与城镇的核心载体。实证研究发现,以县城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模式应该实施阶段性的战略转型,在“大国大城”的基础上推进“大国小城”战略,弥补小城镇发展的短板,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以乡村“镇”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推进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耿鹏鹏
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还是城市化的“极化—扩散”效应及其关联的涓滴经济学思想,均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境存在反差。尤其考虑到中国城乡阻隔的历史遗产与等级产权的制度基因,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内生性困境。县域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汇聚农村人口、融通农村与城镇的核心载体。实证研究发现,以县城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模式应该实施阶段性的战略转型,在“大国大城”的基础上推进“大国小城”战略,弥补小城镇发展的短板,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以乡村“镇”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推进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九霞 张凌媛
当前,乡—城流动和城—乡流动并行发生,县域成为不确定性环境和流动性背景下人们的新型居留地和城乡连续体的关键集聚区。面对以往囿于城乡二元对立的固化思维,需要从“县域”与城、与乡的纵深关联理解城乡融合式发展。通过对“乡土中国—城乡中国—县域中国”的理论演进以及中国城乡变迁中人民生产生活的已有研究加以梳理和研判,提出“县域城乡双生融合发展”的“双生论”理论框架,认为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置于生产视角和生活视角下予以阐释,能够形成适用于县域社会构建、统筹城乡融合和归纳城乡关系新形态的指导性理论。未来的研究议题可围绕“实证研究—典型经验—治理启示”的思路纵深展开,包括探讨县域城乡生产融合、县域城乡生活融合的形成机制,挖掘县域城乡“双生”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归纳总结中国县域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和新形态,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城乡融合的治理启示和制度设计,以此拓展中国县域研究和中国城乡关系的本土化理论内涵。
关键词:
县域 城乡融合 双生论 城乡共同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心 邓苏昊 陈珏颖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是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2—2022年18个省份中9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机制检验,检验了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和提高邻县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在短期和长期内,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促进整体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影响中或存在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全县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建立基础设施县乡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强化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支撑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川 林聚任
我国县域空间单元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已受到高度重视。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得到了极大关注。从空间视角通过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青岛莱西市县域案例研究,旨在探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实践与经验。研究发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需把城乡空间整合置于更大的空间尺度和层面才会得到更深入认识和理解;在抽离化和再嵌入两种重要的空间整合机制及“空间冲撞”作用下,莱西市县域城乡空间格局正在发生重构。其城乡空间重构表现出的基本变化趋势是:由空间分隔走向整合,由空间分散化走向集中化,由空间同质化走向差异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川 林聚任
我国县域空间单元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已受到高度重视。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得到了极大关注。从空间视角通过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青岛莱西市县域案例研究,旨在探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实践与经验。研究发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需把城乡空间整合置于更大的空间尺度和层面才会得到更深入认识和理解;在抽离化和再嵌入两种重要的空间整合机制及“空间冲撞”作用下,莱西市县域城乡空间格局正在发生重构。其城乡空间重构表现出的基本变化趋势是:由空间分隔走向整合,由空间分散化走向集中化,由空间同质化走向差异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谢丽娜 孙振东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化、技术化、解构化等特征不断挑战着人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致使现代教育步履蹒跚。但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也将重构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载体,生产力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削弱了制约人全面发展的旧式分工,增加了人的自由发展的闲暇时间。文章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保持人对技术的主体地位,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深度融合,赋能人全面发展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面发展 技术理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娜
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和突破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有效途径。基于数字乡村建设“何以兴起、何以落地、何以进行、何以可为”总体框架进行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兴起由数字经济时代浪潮和利好政策引发,“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治理”是数字乡村的主要应用领域,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技术缺乏、体系失范等问题引发数字乡村建设何以进行的质疑,数字乡村建设的可为路径:基础支撑、人才引擎、技术驱动、制度保障。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数字经济 数字民生 数字治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伶 曹瑾 周樱佬
本文构建了张掖市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对其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9年张掖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大体呈上升态势,主要制约因素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地均产量减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张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瑾 刘慧
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促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可行路径。通过对贵州省M县S村的案例考察发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成可能,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以及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新要求。基层党建嵌入之所以能够优化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基层党建通过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夯实了治理基础,通过行动嵌入乡村治理优化了治理方式,通过职能嵌入乡村治理重塑了治理属性;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有为,重点在于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能够在组织结构、治理目标上实现耦合,并形成互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党建 乡村治理 嵌入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晓韵 潘爱民 袁永发
产业智能化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离不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支撑。在当前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相较于数据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法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也是短板,故亟需加强,进而发挥其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算法基建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生产力再造、生产关系重构实现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创新发展。但由于存在科技创新资源支撑不足、算法技术水平不高、体制机制改革尚待深化等现实问题,需要从要素、制度、生态三个层面设计实践对策,即通过加强算法基建要素供给、加快算法基建制度供给、构筑算法基建生态共同体来使算法基建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
算法基建 产业智能化 新基建 大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凯霞
县城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县城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是破解制约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城镇化在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价值,并从扩大内需、补齐短板、强化特色、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公共服务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城镇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慧 刘杨 周加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契合共同富裕发展与分配的双重属性,当前,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都处于探索期,文章首先梳理了县域城乡发展的理论共识、分歧与疑问,进而提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揭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遵循梯度发展原则、走产城融合道路、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加强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四个方面,阐述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文章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为推动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县域城乡融合 梯度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