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4)
2023(7380)
2022(6062)
2021(5396)
2020(4101)
2019(9202)
2018(8823)
2017(16500)
2016(8864)
2015(9750)
2014(9839)
2013(9874)
2012(9670)
2011(9038)
2010(9238)
2009(8276)
2008(8073)
2007(7321)
2006(6852)
2005(6507)
作者
(27591)
(22947)
(22847)
(21415)
(14664)
(11078)
(10402)
(8888)
(8877)
(8195)
(7912)
(7735)
(7569)
(7414)
(7238)
(7075)
(6777)
(6665)
(6600)
(6517)
(5996)
(5725)
(5588)
(5296)
(5199)
(5178)
(5134)
(5104)
(4727)
(4656)
学科
(47429)
经济(47394)
地方(21331)
管理(20300)
(20198)
中国(16849)
(14701)
(12884)
企业(12884)
地方经济(12479)
业经(11521)
方法(10668)
农业(10624)
(9940)
数学(8962)
数学方法(8887)
(8837)
金融(8835)
(8707)
环境(8649)
(8254)
银行(8244)
(8166)
发展(7280)
(7258)
(7224)
(7107)
贸易(7096)
技术(6833)
(6718)
机构
学院(130075)
大学(126995)
(54273)
研究(53136)
经济(53022)
管理(44698)
中国(40158)
理学(37142)
理学院(36491)
管理学(35818)
管理学院(35558)
科学(33105)
(29244)
(27858)
研究所(25115)
(24232)
中心(23756)
(23464)
(22267)
(21849)
师范(21648)
(19519)
北京(19120)
农业(18544)
业大(18312)
(18233)
(18129)
财经(17503)
师范大学(17497)
科学院(16520)
基金
项目(84149)
科学(66511)
研究(64060)
基金(58191)
(50969)
国家(50458)
科学基金(42437)
社会(40776)
社会科(38583)
社会科学(38579)
(35056)
基金项目(30462)
(29246)
教育(28137)
编号(26415)
(26129)
自然(25105)
自然科(24459)
自然科学(24454)
自然科学基金(23973)
资助(22747)
成果(21772)
发展(21369)
(20992)
课题(19910)
重点(19857)
(17617)
(17457)
国家社会(16724)
创新(16510)
期刊
(72189)
经济(72189)
研究(43238)
中国(34736)
(24237)
学报(19513)
教育(19502)
科学(19406)
管理(17606)
农业(16825)
(15733)
金融(15733)
(15689)
大学(14520)
业经(13623)
学学(13562)
技术(11936)
经济研究(11105)
问题(9238)
(8504)
财经(8310)
资源(8190)
(7247)
(7225)
图书(7010)
商业(6902)
科技(6899)
(6799)
论坛(6799)
(6581)
共检索到21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宣智翀   程怡  
基于西部N县2018年全体6~36月龄儿童及其家庭三轮跟踪调查所形成的面板数据,分析入园时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近三分之一的样本儿童未按时入园,提前入园的比例高于推迟入园。(2)提前入园使得儿童社交情绪滞后比例提高,入园月龄与儿童的社交情绪滞后比例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而推迟入园会降低儿童认知能力。(3)机制分析表明,养育环境是提前入园和推迟入园不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家校共育过程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投资决策存在互补关系。据此建议灵活入园政策、改善农村儿童在园养育环境、加强对家庭儿童养育的支持和指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宣智翀   程怡  
基于西部N县2018年全体6~36月龄儿童及其家庭三轮跟踪调查所形成的面板数据,分析入园时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近三分之一的样本儿童未按时入园,提前入园的比例高于推迟入园。(2)提前入园使得儿童社交情绪滞后比例提高,入园月龄与儿童的社交情绪滞后比例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而推迟入园会降低儿童认知能力。(3)机制分析表明,养育环境是提前入园和推迟入园不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家校共育过程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投资决策存在互补关系。据此建议灵活入园政策、改善农村儿童在园养育环境、加强对家庭儿童养育的支持和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云窗  李甦  
儿童在接受正式读写训练之前,已发展出一定的文字意识。前人对早期文字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文字形态和构成规则的认识上。本文结合西方和中国的研究,综述了儿童对文字形态及构成规则认知的发展进程、发展特点及其与后期阅读能力的关系。文章还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耿鹏鹏  
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还是城市化的“极化—扩散”效应及其关联的涓滴经济学思想,均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境存在反差。尤其考虑到中国城乡阻隔的历史遗产与等级产权的制度基因,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内生性困境。县域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汇聚农村人口、融通农村与城镇的核心载体。实证研究发现,以县城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模式应该实施阶段性的战略转型,在“大国大城”的基础上推进“大国小城”战略,弥补小城镇发展的短板,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以乡村“镇”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推进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耿鹏鹏  
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还是城市化的“极化—扩散”效应及其关联的涓滴经济学思想,均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境存在反差。尤其考虑到中国城乡阻隔的历史遗产与等级产权的制度基因,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内生性困境。县域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汇聚农村人口、融通农村与城镇的核心载体。实证研究发现,以县城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模式应该实施阶段性的战略转型,在“大国大城”的基础上推进“大国小城”战略,弥补小城镇发展的短板,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以乡村“镇”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推进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宏钰  崔雨芳  房阳洋  
随着家庭中屏幕媒体的普及,学前儿童的屏幕暴露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在干预学前儿童的屏幕暴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以21 618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获得人口学信息,采用中文版儿童能力指数量表并基于父母报告对家长的媒介干预以及儿童早期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以探究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及其与学前儿童发展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家长对学前儿童的媒介干预包括限制性干预、照看性主动干预、教育性主动干预和无目的性干预等方式;(2)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儿童的性别、年龄、同胞数、户口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3)教育性干预和限制性干预能正向预测学前儿童发展结果,照看性干预和无目的性干预负向预测学前儿童发展结果;(4)家长有必要不断改善媒介干预方式,促使儿童从屏幕暴露中获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郭达  刘承芳  
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 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执行功能是一系列对心理和行为的操控技能,是领域一般性的认知功能。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入学准备的主要成分,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入学后的学业成就。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积累、语法的习得,以及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上。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综述国外相关研究发现,执行功能能够促进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尤其是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执行功能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促进儿童的执行功能和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依据儿童自身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进行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郭达  刘承芳  
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 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曹梦婷  
东非"马德拉沙儿童早期发展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阿迦汗基金会资助的区域首创计划。该计划产生于东非穆斯林儿童教育劣势和东非多元宗教信仰与教育选择冲突的背景中。为创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依托社区的学前教育体系,该计划采取的策略是进行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课程开发,马德拉沙经营与管理机构的建设以及依托社区谋发展等。目前,该计划名下的学前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价值多元与能力建设的挑战。该计划在争取慈善教育项目、学习国际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动员并引导民间力量发展教育、尊重本土文化与注重文化选择和重视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等方面,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云凡  吴家庆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就需要走根植本地、深度挖掘发展品质经济的路径。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担负着基层堡垒的重要作用,是地方发展的"一线指挥部"。对县级党委领导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决定县级领导班子究竟怎样开展工作的"指南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怎样的考核评价机制就有怎样的领导行为。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就必须提升基层党委领导内生发展能力,去除唯GDP的政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兴   王重阳   何奇龙   马九杰  
本文采用2016—2020年县域面板数据,从场景嵌入的角度探讨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有助于提升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就细分指标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验证了数字金融发展的场景嵌入机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出现在市场化程度高、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程度高、法治水平高的地区以及南方地区;农村电商发展也能够显著降低金融发展面临的地理排斥。鉴于此,推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应该注重农村电商等数字乡村场景建设,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提升法治化、市场化水平,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国平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的14个城市为两翼,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9%的人口,2002年创造出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8%,外贸出口的28.4%,利用外资的32.3%,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长三角的都市经济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带。近几年来,德清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把融入杭州、接轨上海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主动接受大都市辐射,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全国百强县德清由2000年的第93位上升到2001年的59位,前移了34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振中  李曼丽  
十余年前,国际社会对于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意义取得了共识,继而欧美国家在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的职业标准、专业化能力建设上颇有建树,而我国目前对此问题尚缺乏系统讨论。基于我国0~3岁儿童早期教育和相关领域专业化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问题,有必要建立"儿童早期发展保教师"作为该领域有代表性的专业性职业。保教师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七大方面:具备科学的专业理念和综合素养,系统掌握婴幼儿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解并积极回应婴幼儿健康与安全需要,熟练开展婴幼儿的保健与养育,恰当组织面向婴幼儿的保教活动,有效评估婴幼儿发展状况,与婴幼儿父母、家庭及社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同时,通过建设相应的资格衔接体系和配套教育培养机制,保教师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和规范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柳倩  曾睿  
本研究聚焦于探讨3—5岁儿童动作发展及其与早期认知和学习品质相关关系。以我国3—5岁儿童为对象,采用《亚太地区早期儿童发展量表》,测查儿童动作发展水平。同时,根据《亚太地区早期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效度报告》,将我国3—5岁儿童与蒙古、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瓦努阿图等亚太国家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和亚太四国儿童动作水平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挑战;儿童动作与认知、学习品质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这支持我们从更大范围内界定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价值;我国儿童学习类动作发展落后于生活类动作,这提示学前教育界应重视促进3—5岁儿童学习类动作发展的研究;我国幼儿园办学水平与儿童动作产出性质量之间不匹配,这提示优质幼儿园需要加强儿童动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