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8)
2023(15905)
2022(13334)
2021(12737)
2020(10879)
2019(24924)
2018(24572)
2017(45985)
2016(25876)
2015(29329)
2014(29684)
2013(28746)
2012(26405)
2011(23801)
2010(23730)
2009(21568)
2008(21392)
2007(19301)
2006(16467)
2005(14890)
作者
(73568)
(61770)
(61281)
(58754)
(39198)
(29688)
(28450)
(24026)
(23538)
(22100)
(20986)
(20838)
(19669)
(19483)
(19430)
(19267)
(19092)
(18487)
(17905)
(17748)
(15481)
(15272)
(15004)
(14170)
(13931)
(13876)
(13830)
(13807)
(12549)
(12449)
学科
(97179)
经济(97076)
管理(71488)
(65386)
(54120)
企业(54120)
方法(47758)
数学(42495)
数学方法(41859)
(36418)
中国(30119)
(25248)
(24121)
教育(22480)
地方(21655)
(20031)
财务(19982)
财务管理(19920)
业经(19761)
(19418)
企业财务(18963)
理论(18806)
(17111)
贸易(17107)
(16624)
农业(16563)
技术(15219)
(15085)
银行(15038)
(14421)
机构
大学(361427)
学院(354834)
(134808)
经济(131752)
管理(130612)
研究(122998)
理学(113248)
理学院(111844)
管理学(109402)
管理学院(108724)
中国(88403)
科学(78586)
(77583)
(69323)
(63173)
(62255)
研究所(57489)
中心(57457)
(55513)
(55159)
师范(54596)
业大(54541)
财经(52240)
农业(49296)
北京(48938)
(47479)
师范大学(44488)
(44465)
(43305)
教育(42781)
基金
项目(242174)
科学(191168)
研究(175607)
基金(174493)
(154028)
国家(152725)
科学基金(129670)
社会(108643)
社会科(102787)
社会科学(102758)
(95639)
基金项目(91353)
教育(88205)
自然(85730)
自然科(83768)
自然科学(83737)
(83222)
自然科学基金(82231)
资助(72349)
编号(71918)
成果(60854)
重点(56636)
(54947)
课题(52197)
(52143)
(50186)
科研(47598)
教育部(47141)
创新(46815)
大学(45640)
期刊
(139869)
经济(139869)
研究(109277)
中国(76985)
教育(64974)
学报(61324)
(58838)
(53562)
科学(53173)
大学(46491)
管理(45050)
学学(42508)
农业(36101)
技术(33931)
(30332)
金融(30332)
财经(26021)
经济研究(23255)
(22346)
业经(21815)
(19568)
问题(18239)
(18202)
图书(18144)
统计(18074)
职业(16335)
技术经济(16276)
(16182)
财会(15977)
理论(15801)
共检索到530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张澜  童泽峰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备受社会关注,但究竟什么是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充足性,国内已有研究基本上是描述性的,至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含义及标准。已有国外研究和实践表明,确立学校财政拨款充足标准,必须要与教育结果关联,且要考虑学校所处环境对教育结果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排除学校低效率行为。基于此,本文在明确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财政拨款充足性含义及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环境因素的学校拨款充足模型,运用拓展的线性包络分析方法排除学校低效率行为,以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B县、S县和J县所辖小学为典型案例,对各县所辖每一所学校达到该县设定教育结果水平所需最低成本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达到各县确认的优秀教育结果水平,排除低效率行为,超过60%的学校无需追加财政拨款。今后在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秀文  
日本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办学主体不同,经费来源各异。笔者分别介绍了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及当前出现的变化。日本高等院校的评估,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方机构的再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结合起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媛  杨卫安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生均投入较低,家庭花费所占比例偏高。国家需要制定合理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通过国际比较来确定这两个标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根据OECD2012年度教育统计报告的数据分析,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应为7016.6元,其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应为5732.56元。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雷丽珍  
政府是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主体。美国州政府在义务教育拨款上遵循从公平到充足的原则,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拨款模式。本文认为,我国省级政府同样面临解决县域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充足这一问题。中美两国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存在共同之处,美国州政府的基准拨款模式,对于改革我国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拨款制度提供了借鉴的可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宏超  吴会会  
建立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是当前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积极意义在于相同特性的学生应得到同等对待,追求教育经费分配数量上的均等化。国际上衡量教育财政体系的标准是提供的教育经费是否充分、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有效率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公平。以此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发现生均拨款标准改革在经费的充足性、公平性和高效率三个方面都存在改进的空间。在合理确定生均拨款标准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建立生均拨款的动态增长机制;设置多样的经费权重保证教育财政纵向公平;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道名  王雷  杨强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体育事业财政拨款对这一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1977—2008年中央和地方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拨款金额的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分析中央对体育事业经费的财政拨款和地方对体育事业经费的财政拨款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效应。通过对变量的检验与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仅有益于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而且有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本文也研讨了过去国家对体育事业拨款政策存在着一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魏萍  张聪聪  
本研究提供了如何同时将教育质量、公共教育成本和私人教育成本纳入成本函数,进而来估算初等学校最优规模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JX县最优的初等学校规模和学校数。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私人成本,生均公共成本曲线呈"L"型。加入私人成本后,生均教育总成本曲线由原来"L"形被拉高呈"U"型,即存在最优的学校规模,最优学校规模由曲线最低点决定。若要提高教育质量,就需更多的公共投入,相应地最优的学校规模也会随之变化。以JX县为案例实证结果还表明,在偏远的山区的确应该保留更多的初等学校,以降低私人教育成本和方便学生入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完善体制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财政安排课题组  吕炜  
一、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的现实紧迫性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的改革,虽已取得相当的成效,但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发展也累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彬  袁振国  
本文在对我国教育财政拨款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 ,现有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与当前教育市场环境不相一致。根据教育市场环境的现实状况可将现行的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中的教育事业费转变为基本保障费与奖励基金 ,学校按办学效率获得奖励基金 ;同时设立基本建设基金 ,将现行的学校基本建设费用由教育行政机关统管 ,但学校仍占有这部分资金的份额 ,急需基本建设的学校向教育行政机关借用 ,并用自己应得份额偿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王国兵  
我国部分高校出现的财务危机已成为制约其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种困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原则与方向是:遵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体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保持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原则;增加财政拨款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路径:一是适时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中介机构;二是保证高等教育的拨款规模;三是财政拨款对象应惠及更多民办高校及支出项目;四是调整财政拨款的支出项目及内容;五是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分权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志军  王善迈  成刚  
现代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由拨款主体和拨款机制构成。拨款主体是拨款制度中的实体部分,拨款机制包括财政资金的供给机制、分配机制以及问责机制。财政资金的供给是通过政治过程确定的,分配机制中采用拨款公式保障了经费分配的客观与透明性,问责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结果起到约束作用,并体现在经费分配过程中。这个"三位一体"的制度构架为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可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提供一个参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桑晨燕  曹寸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历经多次变化,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拨款模式,尽管我国就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展开了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不足以及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拨款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连绪  王超辉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投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比较美国、芬兰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的数额状况、来源分配、绩效体系以及法案保障等发现,加大中央政府财政拨款、健全财政拨款的绩效机制以及加快高职教育投入的立法进程,应成为完善我国高职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祥云  魏萍  
将教育质量、公共教育成本和私人教育成本纳入成本函数估算初等学校最优规模,测算了XS县最优的初等学校规模和学校数,结果表明,在控制教育质量的情况下,不考虑私人教育成本,生均公共教育成本曲线呈"L"型。按走读生和寄宿生分类计算私人教育成本后,生均教育总成本曲线由原来的"L"型被拉高成"U"型,即存在最优的学校规模,它由曲线最低点决定。中小学布局调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城区和乡镇还有通过合并学校来扩大规模以降低公共教育成本的空间,而在偏远乡村则应保留更多的学校,以降低私人教育成本和方便学生入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韩宗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七章中明确提出:“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本文将结合当前情况对实施这一条款如何建立保障机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教育法》中该条款能早日贯彻实施.一、当前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及预算内公用经费的现状分析1.1994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按财政支出扣除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并含城市教育费附加新口径计)为931.1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6.07%,同口径比较比上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