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8)
- 2023(18471)
- 2022(15603)
- 2021(14711)
- 2020(12237)
- 2019(27962)
- 2018(27192)
- 2017(52452)
- 2016(27961)
- 2015(31301)
- 2014(31056)
- 2013(30411)
- 2012(27688)
- 2011(24339)
- 2010(24329)
- 2009(22333)
- 2008(21021)
- 2007(17919)
- 2006(15414)
- 2005(13374)
- 学科
- 济(110494)
- 经济(110386)
- 管理(85727)
- 业(79824)
- 企(67314)
- 企业(67314)
- 方法(51800)
- 数学(45786)
- 数学方法(45212)
- 财(40372)
- 中国(34410)
- 农(29354)
- 融(28619)
- 金融(28615)
- 银(27292)
- 银行(27258)
- 地方(27158)
- 行(26142)
- 业经(24779)
- 制(23524)
- 务(23358)
- 财务(23285)
- 财务管理(23220)
- 贸(23068)
- 贸易(23053)
- 易(22493)
- 企业财务(22128)
- 学(21065)
- 农业(19931)
- 理论(18977)
- 机构
- 大学(379225)
- 学院(378814)
- 济(154496)
- 管理(153398)
- 经济(151327)
- 理学(134228)
- 理学院(132824)
- 管理学(130415)
- 管理学院(129738)
- 研究(120143)
- 中国(96455)
- 财(78017)
- 京(77985)
- 科学(72700)
- 财经(60163)
- 所(57591)
- 中心(57271)
- 经(54871)
- 农(54681)
- 江(53777)
- 业大(53374)
- 研究所(52357)
- 范(48470)
- 北京(48464)
- 经济学(48221)
- 师范(48050)
- 财经大学(45125)
- 院(44490)
- 经济学院(43896)
- 州(43747)
- 基金
- 项目(267111)
- 科学(211883)
- 研究(197081)
- 基金(196079)
- 家(169164)
- 国家(167774)
- 科学基金(146384)
- 社会(126661)
- 社会科(120258)
- 社会科学(120230)
- 基金项目(104218)
- 省(103815)
- 自然(94226)
- 自然科(92088)
- 自然科学(92070)
- 教育(90867)
- 自然科学基金(90396)
- 划(86527)
- 资助(80307)
- 编号(79910)
- 成果(63373)
- 重点(59368)
- 部(59310)
- 发(56804)
- 创(55984)
- 课题(54035)
- 国家社会(52708)
- 创新(52190)
- 教育部(51793)
- 科研(51224)
- 期刊
- 济(159013)
- 经济(159013)
- 研究(110987)
- 中国(71192)
- 财(63095)
- 学报(55873)
- 管理(53978)
- 科学(51583)
- 农(48561)
- 大学(43678)
- 融(43579)
- 金融(43579)
- 学学(41322)
- 教育(39040)
- 农业(33254)
- 技术(32410)
- 财经(29282)
- 经济研究(26616)
- 业经(26173)
- 经(25015)
- 问题(20804)
- 理论(18143)
- 图书(17607)
- 技术经济(17576)
- 科技(17348)
- 贸(17093)
- 版(16997)
- 财会(16917)
- 商业(16697)
- 统计(16678)
共检索到548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农业、乡村和农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文章选取1999—2020年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93个县域动态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回归方法,研究县域金融中介、财政支出与县域人力资本提升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县域金融中介、财政支出与县域人力资本提升呈现非线性关系,并且存在协同效应。中国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出进入非协同区制,规模和结构失衡状况没有改观,其中结构协同失衡更为严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县域金融中介、财政支出协同促进县域人力资本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洛
文章采用1999—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域动态面板数据,构造包含金融、财政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方法,实证考察县域金融、财政与农民纯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检验县域金融中介与财政支出协同效应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县域金融、财政的协同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县域金融中介与财政支出进入非协同区制,其中结构协同失衡最为严重。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中,县域金融与财政协同效应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差异不太明显,主要归结于我国县域政府调节金融中介与财政支出的协同程度。现阶段,我国县域金融中介、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还未转入"协同"区制,仍具备较大的县域金融、财政促进农民纯收入增长空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华
基于中国西部地区11省814个县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就金融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化等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层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显著降低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扩大收入差距,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分层差异。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金融与财政配合政策,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就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5%时,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倒U型"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信贷/GDP)低于130%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三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
关键词:
财政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就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5%时,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倒U型"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信贷/GDP)低于130%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三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由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财政投入。
关键词:
财政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洛
本文通过拓展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括金融、财政子行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1999—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3个县域动态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PSTR回归模型方法,实证研究县域金融、财政和城镇化进程的非线性关系,检验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出的协同效应对县域城镇化进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出进入非协同区制,规模和结构失衡状况没有改观,其中结构协同失衡更为严重,仍具备较大的县域城镇化进程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促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为契机,提出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金融、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的良性协同机制,更好地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冲 汤二子 黄溶冰
本文在构建审计功能协同发展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免疫系统"观下审计功能协同发展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国省域财政支出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俱乐部集聚特征;财政支出效率在时间单维度、空间单维度分别表现为惯性效应和标尺效应。审计功能协同发展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充分发挥审计功能协同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效应具有较大潜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冲 汤二子 黄溶冰
本文在构建审计功能协同发展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免疫系统"观下审计功能协同发展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国省域财政支出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俱乐部集聚特征;财政支出效率在时间单维度、空间单维度分别表现为惯性效应和标尺效应。审计功能协同发展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充分发挥审计功能协同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效应具有较大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文章基于SDM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空间效应,寻找空间序。结果显示:协调序与弹性系数为教育-1.07、交通便利-0.38、住房保障-0.13、公共服务-0.06、城乡协调-0.04;失衡序与弹性系数为医疗卫生0.94、社保就业0.40、节能环保0.21、科技文化0.21、社会安全0.17。其中教育、交通便利和住房保障是三大突破口;医疗卫生、社保就业是两大修复口。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财政支出 城镇化 空间溢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辉 张晓斌
在发展经济被作为“剩余责任”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会以“财政+金融”“政银合作”等多种模式,利用各类投资形式和工具,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以县域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县级财政支出对贷款投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该作用进一步增大;财政支出对贷款投放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人均GDP越高的地区,财政支出对贷款投放的促进作用越大;财政支出主要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工业)产出来带动银行信贷投放,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出不是财政支出影响信贷投放的中介渠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平 黄承威
财政支出是县域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对县域城镇的发展影响重大,但对财力并不雄厚的县域城镇来说,一味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不是明智之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是关键。本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湖南省28个县(市)财政支出推动城镇发展的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从地区来看,湖南东部地区效率得分明显较高;从经济实力来看,经济强县的效率要普遍高于经济弱县;从动态来看,各县各年的M值均小于1,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大于1,因此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展凯 严匡穗
通过构建债务驱动的AD-AS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在金融收缩阶段的不对称效应,并在构建中国金融周期指数的基础上,对不同金融周期状态下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收缩阶段,财政支出紧缩对经济的负向影响要大于财政支出扩张对经济的正向影响,两者存在非对称性;在不同的金融周期状态下,财政支出政策也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志帆 孔存玉
基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等民生支出的经济事实,构建了包括财政支出结构和人力资本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考察不同类型财政支出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消费性政府支出在短期对居民消费和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政策效力不具持续性;投资性政府支出对私人支出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且其政策效力取决于公共资本的生产性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影响;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在中长期不仅不会挤出私人支出,而且有利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因此,应当将减少消费性政府支出、转变投资性政府支出的思路和方向、增加人力资本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以此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维进 覃成林 李超
财政投入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减贫手段。本文使用2007—2013年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主要研究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结构性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利事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减贫效应显著,而医疗卫生支出的减贫效应不显著。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不尽相同,空间差异明显,其空间相关性也不一致。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最大,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而农林水利事务支出的减贫效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非常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一是要根据各区域的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减贫效应;二是要采取加大投入和改善外部条件相结合的方式,增大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三是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行动协同,积极促进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空间外溢作用,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减贫效应 空间外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凤羽 韩国英
财政收支关系一直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线性视角,采用TVP-VAR模型,基于等间隔和特定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均有所不同,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特征;第二,财政收入风险的增加对财政收支表现出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出风险短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财政收支,长期则会抑制财政收入增长;第三,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短期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且二者表现出松紧搭配的反向组合特征,但政策长期作用效果有限。尊重市场规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方。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时变 非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