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2)
- 2023(8629)
- 2022(7241)
- 2021(6833)
- 2020(5489)
- 2019(12081)
- 2018(11512)
- 2017(22435)
- 2016(12700)
- 2015(13870)
- 2014(13966)
- 2013(13136)
- 2012(12267)
- 2011(11338)
- 2010(11504)
- 2009(10233)
- 2008(10140)
- 2007(9202)
- 2006(8337)
- 2005(7602)
- 学科
- 济(47526)
- 经济(47478)
- 管理(35570)
- 业(32340)
- 企(25703)
- 企业(25703)
- 方法(17660)
- 数学(15628)
- 数学方法(15310)
- 农(14869)
- 地方(14226)
- 中国(13579)
- 财(13553)
- 制(10562)
- 学(10496)
- 业经(10094)
- 农业(9542)
- 策(9270)
- 教育(8617)
- 地方经济(8301)
- 贸(8229)
- 贸易(8224)
- 银(8013)
- 银行(8004)
- 易(7972)
- 务(7897)
- 财务(7881)
- 财务管理(7866)
- 环境(7858)
- 融(7751)
- 机构
- 学院(173863)
- 大学(171883)
- 济(68469)
- 经济(66819)
- 管理(63652)
- 研究(62073)
- 理学(55007)
- 理学院(54224)
- 管理学(53074)
- 管理学院(52698)
- 中国(45238)
- 科学(37974)
- 京(35978)
- 财(34022)
- 所(31216)
- 中心(28508)
- 研究所(28313)
- 农(28253)
- 江(27849)
- 范(27069)
- 师范(26876)
- 财经(26262)
- 经(23913)
- 业大(23866)
- 院(22942)
- 北京(22614)
- 州(22073)
- 农业(21902)
- 师范大学(21455)
- 经济学(20775)
- 基金
- 项目(117055)
- 科学(94017)
- 研究(88636)
- 基金(84299)
- 家(73556)
- 国家(72871)
- 科学基金(62436)
- 社会(56357)
- 社会科(53322)
- 社会科学(53309)
- 省(46303)
- 基金项目(43478)
- 教育(42825)
- 划(39937)
- 自然(39529)
- 自然科(38618)
- 自然科学(38608)
- 自然科学基金(37904)
- 编号(36451)
- 资助(34297)
- 成果(31404)
- 重点(27242)
- 课题(27066)
- 部(26560)
- 发(25969)
- 性(24447)
- 创(24247)
- 国家社会(22965)
- 教育部(22815)
- 创新(22529)
共检索到264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国焕
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实体调研发现,我国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有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三种类型。分层化的教育分流机制、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情感匮乏的学校生活空间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要破除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必须要完善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和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帮助学生树立读书有希望的观念;加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善学生读书有用的路径;增强中职学生情感关怀和教育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县域 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 隐性辍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芳
"隐性辍学"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隐性辍学"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学生自身、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和家庭影响四方面的原因。综合运用目标激励、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等教育策略,可以合理有效地帮助"隐性辍学"学生"完整"回归课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瑜 汤同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中的社会关系为职校生隐性辍学提供了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遇进行划分,表现为物质空间中座次边缘的“混学”群体、知识空间中课堂游离的“困学”体验以及生活空间中网络沉迷的“厌学”情绪。基于这种空间结构进行成因分析发现,区隔化物质空间中功利的办学理念产生“读书无用”的辍学观念,标准化知识空间中受限的文化资本滋生“读书无望”的辍学心态,虚拟化生活空间中迷失的身份认同催生“读书无趣”的辍学体验。基于此,应营造文化平等环境以强调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包容,开展文化补偿教育以改善弱势学生群体的文化惯习,畅通文化沟通途径以重塑立足现实生活的身份认同,从而加强对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治理。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 隐性辍学 空间社会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雨璠 王瑜
隐性辍学现象制约着西南地区中职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这种从常态学习向隐性辍学的转变主要经历了推力作用与拉力作用相互博弈的过程。防控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需要从外控保障逻辑向内生治理逻辑转变,即注重情感体验的校社合作,消弭文化差距性;强调多元协同的校企合作,消减文化一致性;创新资源共享的校际合作,激发文化内生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阙明坤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创新的产物,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目前已有一批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全国已转设独立学院的区域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差异很大,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独立学院办学类型各异、举办主体实力存在差异、举办主体认知存在分歧和地方政府态度立场不一;并提出政府加大转设扶持力度、明晰独立学院产权结构、完善独立学院法律法规和对独立学院进行分类规范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常敏
本文通过对农用地隐性市场的调研,发现农用地存在三大类隐性市场,即违法市场、触法市场和失范市场。前两类隐性市场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规模较大,影响较深;后一类隐性市场区域差异不明显。农用地隐性交易的市场主体多元化,但地方政府是主要违法主体。分析表明,农用地隐性市场的存在是相关制度安排非均衡的结果。因此,修补土地制度的纵向断裂和横向裂缝,以及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权力约束,是治理该市场的重要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用地 隐性市场 制度缺陷 权力约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刘业青
导生关系对研究生学术成长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隐性冲突在导生关系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生沉默与被动背后,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意义建构。期望和代沟形成的认知与诉求差,叠加“不必要、不敢、不愿”的隐形沟通屏障是导生隐性冲突的背景板,而搭载时间、话语、情感的微观权力运行是冲突生成的直接原因。导生隐性冲突投射出基于现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价值波动、工具理性侵蚀等因素造成的精神危机常态。
关键词:
导生关系 隐性冲突 交往理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宇波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长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业问题解决好,对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不仅"能就业"、更要"就好业"的目标,从就业数量、结构以及质量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社会、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生家长和个人多方面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的归因所在,并从加强政府统筹、社会宣传、服务支撑、扩展"大就业观"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 归因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常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是指违反或触及《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规,村集体、农民擅自占用、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或以农房改造之名实行土地指标置换等各种交易行为。本文通过对6省(市)315个样本村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普遍存在,但区域间隐性流转的形态和规模存在差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管理失范等制度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区位环境因素、村集体经济实力等微观经济因素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等家庭环境因素。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多种形态和多重诱因,需要实施多层面、系统化的综合改革,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向公平高效的市场交易转变,以推进城乡一体的建...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隐性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际群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组织、操作不当等因素,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存在一些低效现象。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低效现象的归因分析,提出了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低效现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元龙
大学生过错行为的发生原因涉及多个维度,包括个体层面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协调,学校层面的教育人文精神缺失、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学校管理疏漏,家庭层面的教育引导欠缺,以及社会层面的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为此,应该构建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联动"的防控体系,实施预测、预防、矫治、控制"四位一体"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过错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旭
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她们陷入了就业的困境。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要在正确归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社会上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扩大就业渠道;应改变教育方式,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女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燕英 刘燕 周湘林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两大职能。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中,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存在失衡、相互脱节和评价失准的突出问题。这一方面归因社会观念影响,另一方面来自高校及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认知与评价。应通过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明确高校自身定位,引导教师多元发展等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 教学 科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一翔 杨涛 张雪艳
在新形势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存在三重困境,包括政府权威的潜在透支,对经费、师资等资源的高需求与低利用、飘零的文化高地与边缘化的文化标签。本文利用学校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上述困境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发现:微观系统面临的挑战多于机遇;中介系统存在心态贫困与短视效应;外层系统存在复杂利益交织,沟通效能亟待提升;宏观系统存在执行偏差与时滞;历时系统缺乏学校叙事与趋势研判。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学校文化系统模型的价值论、故事论、系统论、工具论和类别论五个维度给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应实现标准化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刚柔并济;二是应分步骤有重点地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应着力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多系统互动中的关键联结作用,实现从"小而弱"到"小而美"的转变。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标准化建设 学校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