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3)
2023(6808)
2022(5515)
2021(5331)
2020(4179)
2019(9360)
2018(9165)
2017(17624)
2016(9451)
2015(10358)
2014(10311)
2013(10192)
2012(9589)
2011(8925)
2010(9074)
2009(8347)
2008(8000)
2007(7704)
2006(7056)
2005(6218)
作者
(25309)
(21800)
(21177)
(20306)
(13203)
(10437)
(9470)
(8368)
(8288)
(7671)
(7526)
(7140)
(6742)
(6583)
(6583)
(6312)
(6277)
(6240)
(5928)
(5917)
(5388)
(5297)
(5291)
(5278)
(4992)
(4972)
(4924)
(4684)
(4513)
(4359)
学科
(49172)
(43686)
经济(43539)
农业(32922)
(29984)
管理(19657)
业经(18151)
中国(13795)
地方(13690)
农业经济(12732)
方法(11050)
(10766)
(10698)
企业(10698)
(10633)
(9747)
(9724)
农村(9704)
发展(9314)
(9310)
建设(8691)
收入(8628)
土地(8101)
数学(7754)
数学方法(7720)
及其(7479)
工作(7338)
财政(7300)
(7171)
(7145)
机构
学院(131429)
大学(125404)
(56004)
经济(54778)
管理(49762)
研究(45889)
(44130)
理学(42593)
理学院(42165)
管理学(41590)
管理学院(41341)
中国(36624)
农业(32715)
科学(26505)
(26075)
业大(25770)
(25653)
中心(23081)
(22374)
(22319)
农业大学(20046)
研究所(19719)
(18901)
师范(18811)
(18693)
财经(18530)
(16889)
(16825)
经济管理(16813)
(16534)
基金
项目(85588)
研究(70008)
科学(67557)
基金(60443)
(51219)
国家(50552)
社会(47152)
科学基金(43077)
社会科(42961)
社会科学(42945)
(35502)
基金项目(32573)
编号(31395)
教育(30024)
(27542)
(27526)
成果(25923)
自然(23479)
自然科(22857)
自然科学(22855)
自然科学基金(22447)
资助(21897)
课题(20867)
(20725)
(19508)
国家社会(18949)
重点(18563)
(18518)
(18517)
发展(17608)
期刊
(78100)
经济(78100)
(53425)
研究(40037)
中国(36292)
农业(36121)
业经(20067)
学报(19814)
科学(19351)
(18574)
大学(16973)
教育(16695)
学学(15903)
(15379)
农业经济(14946)
(14823)
金融(14823)
农村(14513)
(14513)
管理(13105)
问题(11347)
技术(10716)
社会(9833)
(9784)
农村经济(9773)
世界(9272)
经济问题(9049)
财经(8981)
经济研究(8690)
社会科(8591)
共检索到213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承  朱钢  
县乡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然而,县乡政府现有的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转变县乡政府的职能。一、新农村建设对县乡政府职能定位的具体要求县乡政府最贴近农民,更容易获得和把握农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由县乡政府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间传递过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红爱  
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时,输出地政府是否组织与发动,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公共管理方式滞后的地区,要发展"民工经济",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和优势。但是随着各地"民工经济"规模的壮大,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的许多管理、服务、保护职能延伸到了输入地,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也不符合"属地管理"原则。输入地的城镇政府与社会管理部门也要切实承担起对农民工的职介、教育培训、权益保护、生活救济等基本职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凯  
当前,要破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必须加快县乡(镇)村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思路:一是有效推进村民自治;二是加快乡级管理体制改革;三是稳妥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小春  宋玮  周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是难以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强化地方政府对基础农业的投资功能;第三,要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督机制;第四,要发挥地方政府典型示范的引导功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巩固  
农村环境问题特别重要又特别复杂。当前环境治理体系未能充分考虑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无法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国家需启动"环保下乡",从法律政策和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支持,确保农村环境治理符合实际,富于实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汪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今我的家乡发展得怎么样?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是农村。近来,时有发生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导致这些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从治理的角度而言,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忽视或不正确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是其重要诱因。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组织生产与行政管理、轻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乡镇政府职能已经适应不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政府直接面对农村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凤才  
县级行政机关是我国最低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管理与服务脱节,官僚衙门作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改革县级行政机构,转变职能势在必行,特别是涉农部门的改革更应该先行,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行政职能上,强化管理、服务职能,最终实现“小政府,大服务”,形成一个廉洁、精干、高效、务实、创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有生机的政府机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瑛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