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1)
- 2023(14512)
- 2022(12314)
- 2021(11888)
- 2020(9840)
- 2019(22516)
- 2018(21992)
- 2017(43282)
- 2016(22807)
- 2015(24819)
- 2014(24418)
- 2013(23852)
- 2012(22085)
- 2011(19861)
- 2010(20073)
- 2009(18410)
- 2008(17715)
- 2007(15609)
- 2006(13884)
- 2005(12053)
- 学科
- 济(94764)
- 经济(94665)
- 业(67243)
- 管理(62466)
- 农(52135)
- 企(44996)
- 企业(44996)
- 方法(38254)
- 农业(34510)
- 数学(34208)
- 数学方法(33673)
- 财(25657)
- 中国(24766)
- 业经(24640)
- 地方(20683)
- 制(19176)
- 贸(17473)
- 贸易(17467)
- 易(17037)
- 学(16538)
- 策(15832)
- 发(14066)
- 银(14058)
- 银行(14037)
- 技术(13458)
- 行(13451)
- 体(13324)
- 融(13155)
- 金融(13153)
- 农业经济(12886)
- 机构
- 学院(312302)
- 大学(308192)
- 济(133126)
- 经济(130531)
- 管理(124516)
- 理学(108222)
- 理学院(107105)
- 管理学(105180)
- 管理学院(104573)
- 研究(104064)
- 中国(80889)
- 农(65454)
- 京(62911)
- 财(62445)
- 科学(61416)
- 所(50678)
- 中心(50121)
- 农业(49774)
- 业大(48999)
- 财经(48188)
- 江(47608)
- 研究所(45780)
- 经(44160)
- 范(41036)
- 师范(40681)
- 经济学(40160)
- 北京(38458)
- 院(37211)
- 州(36896)
- 经济学院(36282)
- 基金
- 项目(213506)
- 科学(170413)
- 研究(159739)
- 基金(157423)
- 家(136303)
- 国家(135084)
- 科学基金(117057)
- 社会(103991)
- 社会科(98329)
- 社会科学(98303)
- 省(83108)
- 基金项目(82746)
- 自然(73924)
- 自然科(72247)
- 自然科学(72227)
- 教育(72055)
- 自然科学基金(70929)
- 划(69252)
- 编号(65456)
- 资助(63272)
- 成果(52804)
- 部(48211)
- 重点(47526)
- 发(46998)
- 创(44704)
- 课题(44031)
- 国家社会(43624)
- 创新(41719)
- 教育部(41503)
- 制(41035)
- 期刊
- 济(150377)
- 经济(150377)
- 研究(90796)
- 农(68449)
- 中国(61561)
- 财(47041)
- 农业(46505)
- 学报(45634)
- 科学(44316)
- 管理(42540)
- 大学(36835)
- 学学(34937)
- 融(32734)
- 金融(32734)
- 业经(30213)
- 教育(30072)
- 技术(26984)
- 财经(22991)
- 经济研究(22094)
- 业(21975)
- 问题(20956)
- 经(19685)
- 版(16910)
- 世界(16262)
- 农村(16085)
- 村(16085)
- 农业经济(15679)
- 技术经济(14987)
- 图书(14476)
- 贸(14458)
共检索到466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发布的16个"一号文件"为主要政策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效果,从县乡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政策演变过程、政策实施效果等三个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进行政策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县乡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位不断提高,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渐扩大,供给规模日益增长,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产生了显著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枚 张连刚 陈天庆
乡村旅游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以2004—2020年发布的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一号文件"中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与关键内容。研究表明:中国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总体呈现"起步阶段-缓慢推进阶段-快速推进阶段"的变化趋势。政策核心内容在于乡村旅游的资本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载体、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和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这些政策内容,实时指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纲领性,为中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路径。未来乡村旅游政策将着力于继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重视和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创新、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四项工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枚 张连刚 陈天庆
乡村旅游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以2004—2020年发布的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一号文件"中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与关键内容。研究表明:中国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总体呈现"起步阶段-缓慢推进阶段-快速推进阶段"的变化趋势。政策核心内容在于乡村旅游的资本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载体、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和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这些政策内容,实时指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纲领性,为中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路径。未来乡村旅游政策将着力于继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重视和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创新、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四项工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连刚 支玲 谢彦明 张静
本文以中央发布的18个"一号文件"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一号文件"有关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的演变轨迹与关注重点,主要包括合作社法律的制定与修订、合作社的规范化和示范社建设、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支持、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工作的试点与推进、合作社联合社的创新与发展等七个方面的内容。中国未来的农民合作社政策将着力于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补贴范围、鼓励和加快合作社创新发展、加大对合作社示范社的规范化建设与监管力度、明确政府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等七项工作。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农民合作社 政策演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会 张连刚
基于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视角,分析中国森林保险政策存在的背景,从保费补贴、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试点与推广、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互助合作保险的角度分析"一号文件"中关于中国森林保险的政策演变,提出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森林保险的配套措施建设、完善森林保险的补贴政策、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完善性的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森林保险 一号文件 政策演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会 张连刚
基于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视角,分析中国森林保险政策存在的背景,从保费补贴、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试点与推广、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互助合作保险的角度分析"一号文件"中关于中国森林保险的政策演变,提出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森林保险的配套措施建设、完善森林保险的补贴政策、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完善性的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森林保险 一号文件 政策演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建华 杨才园 谢玉梅
从文本内容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对1982~1986年、2004~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村扶贫政策进行梳理。通过对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社会扶贫八种主要扶贫方式的分析发现,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精准扶贫成为新常态,扶贫方式基本成熟,从一元向多元拓展,但在扶贫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比较偏向于使用强制型的政策手段,而对于契约型和互动型的政策手段使用不足,社会和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这就要求政府在后续的扶贫工作中注重政府、社会、市场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协同治理机制。
关键词:
农村扶贫政策 扶贫方式 政策工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胜
"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中共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专有名词,强调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主导着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变迁,从中可以观察中国的农村政策轨迹和改革路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作为政策指导性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表明始终没有忽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成为了中国社会公认的政策风向标。未来"三农"政策的趋向,将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改革成本与改革红利的关系、小农经济与规模经营、农业保护与农民国民待遇等核心问题,以破解农业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和体制上的矛盾为主线,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为立足点,建构以市场需求和质量要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地标品牌为突破、以制度供给为动力的中国农业发展体系。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政策变迁 政策趋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胜
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中共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专有名词,强调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主导着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变迁,从中可以观察中国的农村政策轨迹和改革路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作为政策指导性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表明始终没有忽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成为了中国社会公认的政策风向标。未来"三农"政策的趋向,将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改革成本与改革红利的关系、小农经济与规模经营、农业保护与农民国民待遇等核心问题,以破解农业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和体制上的矛盾为主线,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为立足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政策变迁 政策趋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怆然
新起点上的新"一号"新年伊始,承载亿万农民希望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期而至。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国家经历了国际性金融危机和全面宏观调控后、站在新起点上的一号文件。"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园林 刘玉亭
乡村生活空间政策是改善乡村居民日常生活,推动乡村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手段之一。乡村生活空间系统包含乡村聚落人居环境、住房、消费/商业、文化/文体休闲、乡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以24份中央一号文件为政策文本,构建乡村生活空间政策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乡村生活空间政策工具的使用及阶段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生活空间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为主、供给型为辅、需求型严重短缺的特征,且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也不均衡。乡村生活空间政策整体上经历了启动、扩展、全面实施三个阶段,政策工具内部结构逐渐多元,政策内容更加具体且易实施,并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政策工具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的考虑日益充分,对消费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但对住房、休闲的关注度尚待加强。基于此,提出应优化政策工具类型与内部结构,着力增加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实现三类政策工具的基本平衡,并聚焦于解决乡村生活空间系统各个方面的难点问题,推动乡村生活空间朝着人本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汪汉清 樊振佳
[目的/意义]对我国自1980年以来涉农信息服务政策核心话语体系构建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对话语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剖析、对话语实践进行统计与描述,以期为精准化涉农信息服务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运用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三3个向度对1980以来我国涉农信息服务政策文本及其核心话语的演变进行分析,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其进行话语提取、编码与归类。[结果/结论]1980年以来我国涉农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2-1986年,核心话语集中在有限的主体、对象、内容和较低的服务层次,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缓慢;第二阶段为2004年至今,涉农信息服务不局限于传统的农民、农业活动以及农村地域,对象呈现多样化,服务主体规模扩大,两者界限不鲜明,服务内容呈现制度化、规模化、个性化特征,涉农信息服务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两阶段各有其发展特点与特色,又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延伸性和发展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书光 翟印礼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关注"三农",重视农民的成长和培育,由传统农民,逐渐强调其"新"、"职业化",对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存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要鼓励多渠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而积聚人才力量。将来一号文件还应关注选好配强致富带头人,弘扬科学的乡村文化,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并要以法治作为保障去监督实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承 朱钢
县乡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然而,县乡政府现有的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转变县乡政府的职能。一、新农村建设对县乡政府职能定位的具体要求县乡政府最贴近农民,更容易获得和把握农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由县乡政府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间传递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国明 郭鹏鹏
文章通过对1982—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梳理了不同时期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分析顶层设计者为解决这些难题,就农业经营主体相关议题所做出的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在演化路径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家户制始终贯穿其中;农民的合作问题始终是决策层关注的焦点;同时,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得到强调;由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要从农业所处的具体情境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是一种趋势,对小农处境的改善应受到政策顶层设计者的重视。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一号文件 文本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