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2)
2023(7929)
2022(6853)
2021(6331)
2020(5584)
2019(13197)
2018(12849)
2017(24933)
2016(14013)
2015(16037)
2014(16428)
2013(16711)
2012(15730)
2011(14020)
2010(14154)
2009(13087)
2008(13379)
2007(12233)
2006(10423)
2005(9288)
作者
(41919)
(35416)
(35153)
(33758)
(22190)
(17056)
(16309)
(13822)
(13144)
(12722)
(11920)
(11875)
(11283)
(11228)
(11120)
(11089)
(11048)
(10360)
(10186)
(9999)
(8790)
(8710)
(8621)
(8080)
(7939)
(7922)
(7881)
(7744)
(7256)
(7211)
学科
(60025)
经济(59972)
管理(39950)
(38730)
(30067)
方法(29815)
(29183)
企业(29183)
数学(27071)
数学方法(26870)
(19338)
中国(15700)
地方(15543)
(13059)
财务(13046)
财政(13001)
财务管理(12993)
农业(12975)
(12793)
企业财务(12320)
(12295)
业经(11311)
(10583)
收入(10387)
(10199)
贸易(10198)
(9829)
(8853)
(8627)
银行(8591)
机构
大学(202857)
学院(201405)
(83347)
经济(81624)
管理(75644)
研究(67979)
理学(65164)
理学院(64383)
管理学(63275)
管理学院(62894)
中国(51777)
(45993)
科学(43655)
(43092)
(39914)
(35733)
业大(33019)
财经(32771)
中心(32401)
(32262)
研究所(32230)
农业(31487)
(29632)
北京(26903)
经济学(26397)
(26287)
师范(26027)
(24480)
经济学院(24226)
财经大学(23891)
基金
项目(132951)
科学(102877)
基金(95660)
研究(95023)
(83588)
国家(82870)
科学基金(70070)
社会(59615)
社会科(56497)
社会科学(56474)
(52216)
基金项目(51600)
自然(45336)
自然科(44249)
自然科学(44230)
(44035)
教育(43867)
自然科学基金(43470)
资助(39239)
编号(38868)
成果(32267)
重点(29850)
(29790)
(28512)
(26960)
课题(26574)
科研(26236)
创新(25311)
教育部(25194)
大学(24991)
期刊
(91195)
经济(91195)
研究(59362)
(40707)
中国(40658)
学报(35389)
(35213)
科学(29812)
大学(26040)
学学(24342)
农业(23354)
管理(23268)
教育(17970)
(17418)
金融(17418)
财经(16528)
技术(16194)
经济研究(14964)
(14142)
业经(14113)
问题(12803)
(12499)
图书(11355)
(11084)
技术经济(10434)
财会(10313)
统计(10196)
理论(10034)
会计(9815)
(9494)
共检索到302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文哲   杨东生   何翔舟   楚风华   魏建国  
一、基本模型与单要素贡献率 财政收入的增减,本身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回归分析,其中财政供给人口、人均GDP、城镇化程度、人口密度(不包括城镇人口)、财政自身努力指标(即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的总和占总个人收入的比例。这里的个人收入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报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是最主要的。当考核上述因素的常规性指标来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大小时,也就是对这些要素的平均贡献率状况进行分析。 财政收支与各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函数来表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远没有理顺,也影响着政府间支出和事权责任划分。本文在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框架下,对中央企业为中央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中央企业,这与其划入了较多的"中央专属"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这一安排违背了税收分配的"受益原则",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未来需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受益原则"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做出新的变革,以适应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殷瑞锋  
除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外,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也会对某一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产生影响。对于县(区)级政府来说,这种制度约束主要包括税收征收权、地区内税收多级管辖权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税制,对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能力的制度影响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鲜军  周新苗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先增后减。本文从实证角度检验了经济增长的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本文从县域视角定量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从整体上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以及剔除极端观测值后仍稳健成立。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减排效果在中西部地区显著存在,但是在东部地区这一效果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旨在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震  
北京市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1.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2.企业所得税,3.地方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4.农牧业税,5.国有企业上缴利润,6.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7.承包收入退库,8.所得税退税,9.其它收入。 北京市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简易建筑费,4.地质勘探费,5.科技三项费用,6.流动资金,7.支援农村生产支出,8.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天翼  刘笑嶂  
对广东山区五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实际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GDP数量关系的变化,并且定量分析了各分项财政收入对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贡献。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充  
面临营改增改革带来的"增支减收"效应,游离于预算外的规模巨大的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应对策略。文章首次利用商住用地出让信息建立县级土地财政面板数据,采用"PSM-DID"的方法考察了"营改增"改革对县级土地财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营改增改革显著刺激了县级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张,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之下依旧成立;其次,营改增改革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尤为明显;最后,财政压力是营改增促进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的重要作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寓涵  张充  
面临营改增改革带来的"增支减收"效应,游离于预算外的规模巨大的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应对策略。文章首次利用商住用地出让信息建立县级土地财政面板数据,采用"PSM-DID"的方法考察了"营改增"改革对县级土地财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营改增改革显著刺激了县级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张,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之下依旧成立;其次,营改增改革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尤为明显;最后,财政压力是营改增促进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的重要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周玫岑  
近几年来,广西县级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2011~2015年广西县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9.6%、16.5%、11.6%、4.6%、3.0%,1增速回落幅度远高于广西财政收入回落幅度,县级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促进县域2经济平衡发展,实现县级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广西实际,对近5年广西县域经济、财政收入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十三五"时期县级财政收入总体情况进行初步摸底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敏  张兰君  马云飞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雾霾综合治理的新形势下,经济增速放缓,公共服务领域支出刚性增长,县级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河北省从2013年起实施了以县级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为主要目标的财政收入提升工程,并制定资金奖励办法,激发县级抓发展、促增收的积极性,取得良好实效,带动了全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肖平华  王克强  
研究目的:分析县级土地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县级土地财政中存在过度刺激建设用地扩张、土地财政刺激房地产业超常发展从而助长房地产泡沫、土地收入分配不合理、土地税费体系不合理、财政收入过度倚重房地产业、土地财政推高县级财政金融风险、土地收益分配缺乏监管等问题。研究结论:应正确看待土地财政收入的必然性和阶段性规律,合理设定省县两级财权,调整土地出让方式并加强对县级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和权利约束,加强持有环节税收建设、预算外收费清理工作、县级政府融资渠道建设,以增加县级政府多元化融资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宿胜  史建民  
我国土地整理制度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土地整理资金来源的保障制度,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土地整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跃芝  邓波  王继新  
研究表明:截至2007年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不是均衡的,而是分阶段的。文章基于对30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口数和居民消费等因素的研究,消除价格膨胀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更为合适的分段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并且从经济学角度对所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结论符合中国实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湖根  
本文基于我国1988—2004年有关农业经济的经验数据,计量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投资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农民人均收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从业人数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投入这几个变量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1993年前后农业投资和农业劳动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均较小,而农业产业化投资在此年前后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从0.1314增加到0.4491。这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强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调整支农资金支出区域结构,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最多的县(市)区据财政部对财政决算统计,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最多的县(市、区)是广东省顺德市6.41亿元。依次是:广东省南海市6.03亿元、宝安区4.9亿元,江苏省无锡县4.68亿元,浙江省萧山市4.45亿元,贵州省遵义市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