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8)
2023(13495)
2022(11757)
2021(10942)
2020(9139)
2019(20885)
2018(20791)
2017(40075)
2016(21696)
2015(24389)
2014(24429)
2013(24242)
2012(22459)
2011(20391)
2010(20432)
2009(18529)
2008(17589)
2007(15265)
2006(13518)
2005(11765)
作者
(62970)
(52336)
(51920)
(49654)
(33468)
(25173)
(23719)
(20567)
(20034)
(18586)
(18034)
(17779)
(16808)
(16476)
(16158)
(15802)
(15388)
(15250)
(15036)
(14776)
(12937)
(12884)
(12492)
(11993)
(11782)
(11651)
(11520)
(11399)
(10550)
(10270)
学科
(106179)
经济(106086)
管理(59457)
(53040)
(42962)
企业(42962)
方法(40607)
数学(35337)
数学方法(34991)
地方(28297)
(24480)
中国(23605)
(22639)
业经(21057)
(19554)
农业(16988)
地方经济(16402)
环境(15659)
(15064)
(14912)
(14710)
贸易(14697)
理论(14495)
(14085)
技术(12496)
(12417)
金融(12414)
(12315)
(11816)
银行(11779)
机构
大学(308766)
学院(307331)
(127803)
经济(125059)
管理(121252)
研究(107742)
理学(105128)
理学院(103875)
管理学(102158)
管理学院(101602)
中国(77967)
科学(67472)
(65983)
(54513)
(54221)
研究所(49575)
(48203)
中心(47925)
业大(45427)
(44836)
财经(44042)
(42154)
北京(41831)
师范(41827)
(39906)
(39564)
经济学(38419)
农业(37388)
(36349)
经济学院(34324)
基金
项目(213523)
科学(167326)
研究(156531)
基金(153973)
(134116)
国家(133025)
科学基金(113817)
社会(98445)
社会科(93123)
社会科学(93098)
(83355)
基金项目(82693)
自然(73810)
自然科(71946)
自然科学(71931)
自然科学基金(70594)
教育(70436)
(70049)
编号(64013)
资助(62678)
成果(51225)
重点(47841)
(47027)
(46346)
课题(43965)
(43679)
创新(40779)
科研(40350)
国家社会(40185)
教育部(39523)
期刊
(146104)
经济(146104)
研究(92943)
中国(56482)
学报(47826)
科学(45439)
管理(43935)
(43445)
(39768)
大学(35642)
学学(33544)
教育(32389)
农业(30094)
技术(27123)
(23885)
金融(23885)
经济研究(23254)
业经(22154)
财经(21292)
问题(18914)
(18261)
图书(16907)
资源(16118)
技术经济(16080)
(15282)
理论(14835)
科技(14763)
现代(14144)
实践(13440)
(13440)
共检索到452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健  濮励杰  张继军  王大兴  
以地理位置毗邻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六和区,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安徽省巢湖市和县为研究单元,利用标准差(St)和标准差系数(Vt)来对四县(区)的经济差异状况进行研究;通过鉴别力分析、主成分分析、决策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等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一系列指标的选取和建立,找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导性因素,为我国的地区经济统筹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陈延诚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联系作用量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石培基  金淑婷  张胜武  魏伟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1990—2010年甘肃省及其毗邻(县域)区域经济差异——俱乐部收敛(趋同)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空间变异函数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其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空间上具有俱乐部趋同现象;②通过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得出,在整个研究阶段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增长表现出以2000年为分界点的两个阶段,通过对这两个子区间的研究发现其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③采用CSDA方法对甘肃省及其毗邻区1990—2010年趋同速度进行测算,总体上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的趋同速度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研究区分组进行β-趋同模型的估计发现,模型的拟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整个研究分组中除成都经济区以外其他经济区的俱乐部趋同速度都在下降;④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逐步增强,其空间经济差异在宏观上不断增大,微观尺度上越来越不明显;⑤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的核密度显示,次一级的核中心增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现出先北后东、逐步向南面和西面变化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博文  白永平  吴常艳  
随着快速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接近"的概念有必要从"空间接近"内涵拓展到"时空接近"。可达性以时间距离表征地理事物的时空接近,较好地反映了其相互之间关联的强弱。基于从等时圈、加权时间和区位潜力等3个方面对可达性含义的完整理解,采用"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空间关联指数和空间变异函数3个模型,本文综合分析了呼包鄂榆经济区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和区位潜力。结果表明:①快速交通网络使等时圈在欧氏空间上不再呈同心圆而表现出各向异性;当时间距离截取在合理范围时,邻接性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②呼包鄂准4市(旗)形成的"口"字型地带加权时间分值最大;区内存在显著的高值聚集现象和6个"热点"区域。③呼包鄂3市形成的倒"L"字型地带区位潜力分值较大;区位潜力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北部和中南部空间变异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长德  
本文研究了四川周边省市区的经济增长与四川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四川经济增长和周边7省市区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四川的经济增长和重庆有强相关关系,和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和西藏的关系较弱。本文通过构造邻里绩效指标,研究了四川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对四川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重庆、陕西和贵州对四川的溢出效应最大;通过进一步引入引力模型研究四川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明显加强,特别是和重庆的联系最强,其次分别是陕西、青海和云南、贵州。本文把邻里绩效指标引入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得自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对四川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兰,张伟  
划分县域生态经济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空推进上的具体落实。本文以山东莘县为例,论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区划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婉君  
为了考察"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文章采用TOPSIS方法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以农业和矿产采掘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而以出口贸易和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则相对较快。最后根据测度结果进一步将八大经济区归类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天星  潘明道  徐凡  王昭  
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偏离-份额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研究了1996—2010年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其所属八地市的三次产业对沈阳经济区GDP的贡献。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沈阳和鞍山的经济增长对整个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沈阳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差异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最后,针对弱化全区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全区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遥  徐帆  秦萧  张鹏  
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背景下,探索跨界区域的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之间的协同关系与提升路径,对于新时代区域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实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面向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益提升,综合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浦口—南谯跨界区域2005—2019年间的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育及其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两地的综合发展指数基本呈现一致的增长趋势,区域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也已发展至较高水平,但距离优质协调的目标阶段尚有一定距离,且生态子系统间以及经济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存在多次回退与波动的现象,需要以区域协同发展为核心内容制定规划响应策略。本文提出的技术路径能够为中微观尺度的跨界区域发展水平评估与提升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逯宇铎  
自贸区建设对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以往注重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经济效应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贸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刺激作用。本文利用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政策效果评价最新发展的合成控制方法,客观评价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经济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为辽宁省自贸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自贸区对辽宁省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工业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为平缓;(2)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促增作用十分显著,政策效应要大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3)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自贸区对辽宁省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分段式特征,即初期促增作用明显,后期影响效果逐渐趋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志军  
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具有贝纳尔对流的特点。如把剩余劳动力作为因区域经济差异而产生的流体,利用贝纳尔对流理论,可分析其在外界差异下的流动状态,并解释经济活动的地域自组织现象及运行机制。以河南部分市县为例,分析了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分析表明,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郑州为吸引中心,新乡、开封等为扩散中心,周口等为辐射地区,安阳等为外围的区域经济地域结构;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各县域经济在外界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蔡利平  
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资源型经济空间特征。非均衡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其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与演变。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对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171个县域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寻资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揭示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分异驱动力。研究表明:形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矿业、农业和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核心圈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农业来提升经济总量的豫东地区较为贫困,而交通基础建设加强了区域经济空间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依据无极县1998—2007年县域统计数据,以农民人均收入作为研究指标,以乡镇和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以空间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县域内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了县域内部空间差异的演变格局,阐明了造成空间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在经济空间演变过程中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起作用,前期以聚集效应为主,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的经济发达区;后期以扩散效用为主,形成了经济发达村沿主要公路带展布的空间形态。在分析经济格局的空间依赖性中,揭示了行政村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远大于乡镇之间的空间依赖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车冰清  朱传耿  杜艳  沈正平  
淮海经济区为典型的欠发达省际边界区,研究其产业合作潜力,对推动跨省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三次产业相似系数、区位熵灰色关联和产业合作潜力模型,得出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板块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各城市不同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和徐州与其他19个城市产业合作潜力系数等结果。通过以上结果对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性、产业分工、产业合作潜力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三次产业结构趋同、行业分工逐渐深化、产业合作开始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合作潜力最大等问题和特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祖汤  彭靖里  
8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其经济之所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实施了一系列正确而有效的经济政策的结果。但泰国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泰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分散化政策,将过度集中的大曼谷经济向全国广泛推移,重视和推进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泰国从其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四国毗邻地区的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中、老、缅三国也将在此区域的合作中获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