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8)
2023(6943)
2022(5819)
2021(5213)
2020(4398)
2019(9658)
2018(9265)
2017(17026)
2016(9542)
2015(10268)
2014(9706)
2013(9560)
2012(8909)
2011(7833)
2010(7562)
2009(6850)
2008(6605)
2007(5719)
2006(4977)
2005(4341)
作者
(31901)
(26629)
(26568)
(24843)
(16864)
(13116)
(11786)
(10599)
(10359)
(9293)
(9203)
(8911)
(8731)
(8551)
(8336)
(8271)
(8233)
(8052)
(7797)
(7767)
(7101)
(6588)
(6341)
(6134)
(6089)
(5925)
(5766)
(5749)
(5516)
(5488)
学科
(33808)
经济(33760)
(25408)
管理(25015)
(19748)
企业(19748)
方法(16113)
数学(14508)
数学方法(14363)
(11758)
(10248)
(9396)
中国(8898)
(8500)
贸易(8498)
(8306)
业经(7614)
农业(7196)
环境(6180)
(6093)
技术(6013)
(5686)
财务(5684)
财务管理(5672)
企业财务(5412)
地方(5392)
(5218)
银行(5154)
(5133)
金融(5132)
机构
大学(136581)
学院(134166)
研究(53208)
(52304)
经济(51391)
管理(47518)
理学(42241)
理学院(41635)
管理学(40659)
管理学院(40457)
科学(38911)
中国(38343)
(37744)
农业(30622)
(29873)
(29610)
业大(29384)
研究所(28127)
中心(23251)
(21477)
农业大学(20213)
(19637)
(19611)
(18303)
北京(18215)
财经(17747)
(17702)
科学院(17568)
实验(17025)
(16478)
基金
项目(102430)
科学(78967)
基金(75985)
(72574)
国家(72021)
研究(62380)
科学基金(59034)
自然(43069)
自然科(42070)
自然科学(42049)
自然科学基金(41354)
基金项目(40807)
社会(39811)
(39192)
社会科(37703)
社会科学(37691)
(35160)
资助(30570)
教育(27409)
重点(24261)
计划(23667)
编号(21889)
(21748)
(21637)
科技(21595)
(21487)
科研(21291)
创新(20246)
(19825)
专项(18134)
期刊
(50258)
经济(50258)
学报(36333)
研究(33506)
(32168)
科学(29582)
大学(25229)
中国(24937)
学学(24381)
农业(21793)
管理(16182)
(15556)
(12266)
业大(11000)
(10252)
金融(10252)
经济研究(9600)
农业大学(9233)
(8775)
财经(8543)
教育(8400)
业经(8282)
技术(8156)
科技(7979)
林业(7808)
资源(7567)
(7347)
问题(6855)
自然(6702)
中国农业(6570)
共检索到188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小伟  许钟  郭全友  赵前程  李学英  杨宪时  
以感官、TVBN、菌落总数、假单胞菌为指标,探讨去除内脏对冰藏鲤(Cyprinus carpio)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内脏和未去除内脏冰藏鲤的高品质期分别为333h和330h,货架期分别为575h和654h;去除内脏鲤冰藏的货架期略短,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冰藏过程中二者假单胞菌数量占优势,高品质期终点,去除内脏和未去除内脏鲤的菌落总数(CFU/g)的对数值分别为6.33±0.02和6.07±0.03;假单胞菌数(CFU/g)的对数值分别为6.15±0.19和6.04±0.01;挥发性盐基氮值分别为(10.86±0.50)mg/(100g)和(10.15±0.0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士琦   郭慧   张倩   王果   杜春莹   薛洋   李云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颡鱼肌肉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5、27、33℃温度下冰藏黄颡鱼肌肉各质构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温度组TBA、TVB-N和MetMb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三组的TVB-N和MetMb含量在12 h冰藏期间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5℃组TVB-N含量始终处于一级鲜度标准。各温度组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随冰藏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微生物组分析表明在冰藏期间,三个温度组的黄颡鱼肌肉均未产生有害病原菌微生物。研究表明,宰杀后的黄颡鱼33℃时冰藏保鲜时长为4 h, 27℃时冰藏保鲜时长为6 h, 15℃时冰藏保鲜时长可达12 h。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温超  单玉梅  贾伟星  高丽娟  杨晓松  斯日古楞  张军  刘永志  
为了解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天然草地恢复和改良中的效果,本研究在科尔沁羊草(Leymus chinensis)割草地开展,共设置对照(无添加)、腐植酸、糖蜜发酵、海藻酸和混合微生物肥料(腐植酸+糖蜜发酵+海藻酸)5种处理,研究其对羊草植被特征、品质以及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地上生物量、高度和密度都有增加作用。糖蜜发酵处理效果最佳,地上生物量和密度均增加了2倍多,高度也显著增加(P<0.05)。2)复合微生物肥料提升了羊草品质。腐植酸处理下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幅最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55%和19.31%。糖蜜发酵处理下羊草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较对照增加了22.01%,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糖蜜发酵处理下N、P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1.97%和13.73%。4)5个处理下羊草的N∶P的变化范围为12.22~13.32,均小于14,可能N是限制当地羊草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P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综上所述,在未来科尔沁羊草割草地改良中,优先推荐糖蜜发酵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可适量添加N素,才能使羊草呈现适中的化学计量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威  吴振斌  周巧红  成水平  付贵萍  詹发萃  邓家齐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酞酸酯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报告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含酞酸酯(DBP等)的污水污染的去除效果,以及湿地去除酞酸酯的基质微生物和酶方面的净化机理。具体结果如下: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酞酸酯污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高达99.9%以上;构建湿地对酞酸酯的净化主要发生在氧气含量相对较多的下行流池,上行流池的净化作用相对较差;同时分层实验还发现,构建湿地的净化作用主要集中在湿地上层基质中。通过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构建湿地处理酞酸酯污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美群  李宝海  周建设  潘瑛子  扎西拉姆  王万良  
【目的】本文探讨了尖裸鲤因水霉菌病变死亡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尖裸鲤健康个体和因水霉菌病变死亡个体的表皮皮肤粘液及肠道内容物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尖裸鲤因水霉菌病变死亡后其表皮皮肤和肠道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减少,而其真菌多样性增加。尖裸鲤病变死亡后其表皮皮肤粘液中Pseudomonas sp.、Vagococcus sp.、Providencia sp.、Morganella sp.、Pleosporales、Mucorales、Tre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梅迎   刘福童   郑邦玺   黄治宏   徐画晴   张雅楠   何文勤   姚峰   任天宝  
为探究烤烟连作障碍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规律,对汉中地区种植5种不同年份处理:连作0 a(CK)、连作2 a(T1)、连作4 a(T2)、连作6 a(T3)和连作8 a(T4)的烤烟土壤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烤烟土壤有机质、土壤pH和总碳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T4处理相比于CK处理,土壤有机质、土壤pH和总碳含量分别减少8.34%、25.39%和25.20%;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细菌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毛霉菌门,相比于CK处理,T3处理下微生物相对丰度变化较大,其中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担子菌门变化幅度分别为4.04%、6.24%和28.86%。结果表明,连作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和全碳含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周汇  单胜道  
以竹炭为载体,将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竹炭(比表面积365m2.g-1,孔比容积0.34mL.g-1)上,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考察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氨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竹炭吸附法和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氨氮质量浓度、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均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增加,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均趋于增大,但投加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增幅均趋缓。pH为8的偏碱性环境利于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竹炭固定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元森  吴坤  李翠香  贾新成  
【目的】研究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方法】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种植茬次黄瓜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黄瓜连作引起土壤中细菌种群发生较大变化,其中Bacteriovorax sp.(序列同源性为93%)、Pseudomonas sp.(序列同源性达97%)和另两种未培养(Uncultured)细菌种群数量减少,而Sphingomonas sp.(序列同源性达100%)和另一未培养细菌种群数量增加。连作对土壤真核微生物影响较小,但其在根际的数量变化幅度较非根际明显。【结论】黄瓜根际细菌数量与其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而非根际细菌数量随黄瓜生长发育变化不大。黄瓜连作导致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鹏  仝月月  刘会超  尹鑫  刘将军  贺喜  宋泽和  张海涵  
【目的】研究黄羽肉鸡种蛋孵化过程中卵黄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和功能,及卵黄微生物对肉鸡胚胎肠道早期微生物定殖的影响。【方法】选取35周龄黄羽肉鸡种蛋100枚,放置在全自动孵化箱中孵化。种蛋入孵前对孵化箱进行清洁消毒,检查内部通风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孵化温度控制在(37.5±1)℃,湿度控制在(60±10)%。在种蛋孵化的第7、11、15和19天随机选取6枚种蛋在无菌操作台中剥去蛋壳及尿囊膜,使胚胎露出卵黄囊后通过无菌注射器刺入,收集卵黄样品。在孵化的第19和21天在超净工作台中使用经灭菌的手术刀和镊子解剖鸡胚,切开鸡胚腹部后收集胚胎中全肠道样品。样品采集后迅速放入液氮中速冻,随后转入-80℃冰箱中保存待测。对卵黄微生物进行DNA提取,并进行16s rDNA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1)黄羽肉鸡种蛋卵黄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区系,共注释到4 305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al unit),在不同孵化时间点卵黄和胚胎肠道中微生物共具有18个门(Phylum),34个纲(Class),53个目(Order),89个科(Family),126个属(Genus)。门水平上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re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属水平上以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水杆菌属(Aquabacter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为主;2)黄羽肉鸡种蛋卵黄微生物区系在不同孵化阶段的Alpha多样性中Chao1指数(P=0.027)和Shannan指数(P=0.043)出现显著差异。随着孵化时间的推移,卵黄微生物区系趋于稳定,同时卵黄中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不断提高,在E07、E11、E15和E19分别为0.53%、0.84%、1.43%和3.10%。卵黄微生物区系在属水平上主要包括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水杆菌属(Aquabacterium)等;3)黄羽肉鸡种蛋卵黄微生物功能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4)黄羽肉鸡种蛋卵黄微生物区系和胚胎肠道微生物区系在门水平上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为主,在属水平上均以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水杆菌属(Aquabacterium)、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为主。【结论】黄羽肉鸡种蛋卵黄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其对卵黄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及胚胎肠道早期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宏伟  仲伟光  王玉婷  赵玉民  
牛的瘤胃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微生物与瘤胃之间互生互利,对于牛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牛瘤胃中常见的微生物菌群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综述,对影响牛瘤胃中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牛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控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军  文庭池  郭坤亮  康冀川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都随生育期推进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明显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且随酒糟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处理Ⅲ达到拐点,再增加施肥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同时,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最高产量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从总体上讲,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方式效果好、产量高,是有机高粱生产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为宝  杨洪强  
蚯蚓和微生物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对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变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蚯蚓和微生物在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养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吸附、富集、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行为,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鹏   王治国   付彦博   陈波浪   扁青永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输入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碳源物质输入量,指导有机物料合理利用,为板结黏质土壤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参数。【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农家肥组(N)、生物炭组(T)、生物菌肥组(J)、商品有机肥组(S)、矿源黄腐酸钾组(H)5个不同有机物料组,每组设置50%推荐量、100%推荐量和150%推荐量3个梯度处理,以不施用有机物料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探讨5种不同有机物料(碳源物质)对黏质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均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p H和电导率,其中矿源黄腐酸钾和生物菌肥处理的抑盐效果较好。(2)与对照相比,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均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生物菌肥、生物炭、农家肥处理的效果较好。(3)农家肥处理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较好的提升效果,生物炭处理对土壤真菌数量有较好的提升作用。【结论】综合各有机物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农家肥是该试验区较适宜的黏质土壤改良剂,推荐用量为36 t/hm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永梅  姚拓  田永亮  李建宏  刘婷  高亚敏  张建贵  张标  
以微生物肥料不同施用方式[A(不施肥,CK);B(施微生物肥料);C(70%化肥+微生物肥料);D(100%化肥)]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青梗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生物指标和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为寻找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处理B、C、D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青梗花椰菜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物指标和土壤微生物学指标。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处理C效果最佳,与处理D相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祝华   宋娟   朱树林   赵邢   杨学祥   任嘉红   陈凤毛  
【目的】在枫香根际接种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研究PGP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枫香叶色的影响以及对枫香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改变,探明外源PGPM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句容市句容林场长势一致的7年生枫香为对象,通过田间接种试验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接种黏质沙雷氏菌(NJ2D)、摩西斗管囊霉(BJ04)对枫香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叶色参数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结果】1)处理组的枫香根际土壤全氮、全磷、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pH较对照均显著提高(P <0.05);2)单接种BJ04菌剂的枫香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 <0.05),而双接种NJ2D+BJ04菌剂枫香叶片的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P <0.05);3)对照与处理组的枫香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单接种NJ2D、BJ04和双接种NJ2D+BJ04菌剂的枫香根际细菌的OTU(操作分类单元)数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 <0.05),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OTU数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 <0.05);4)根际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枫香根际土壤中主要优势细菌菌群;球囊霉属、根生囊霉属和Dominikia为枫香根际土壤中主要AMF的优势菌群。接种处理后,枫香根际的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物种丰度较对照均显著减小(P <0.05),而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物种丰度较对照则显著增加(P <0.05)。【结论】接种解磷菌、丛枝菌根真菌以及复合菌剂NJ2D+BJ04均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并对枫香秋季叶色变化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