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2)
2023(7335)
2022(6143)
2021(5589)
2020(4637)
2019(10311)
2018(9835)
2017(18569)
2016(10277)
2015(11278)
2014(10735)
2013(10678)
2012(9960)
2011(8979)
2010(8709)
2009(7998)
2008(8065)
2007(7071)
2006(6315)
2005(5755)
作者
(35325)
(29309)
(29234)
(27526)
(18816)
(14552)
(13141)
(11510)
(11439)
(10408)
(10100)
(9861)
(9659)
(9617)
(9315)
(9219)
(9064)
(8806)
(8656)
(8452)
(7695)
(7522)
(7112)
(6848)
(6682)
(6655)
(6562)
(6450)
(6075)
(5995)
学科
(35811)
经济(35763)
管理(25766)
(25427)
(19989)
企业(19989)
方法(17765)
(16656)
银行(16509)
数学(16031)
数学方法(15890)
(15272)
(14393)
(11022)
中国(9966)
(9957)
(9767)
金融(9764)
(9720)
(9421)
制度(9413)
业务(8989)
(8510)
贸易(8505)
(8316)
业经(7877)
银行制(7806)
农业(6941)
(6007)
技术(6004)
机构
大学(148266)
学院(144949)
(56902)
研究(56377)
经济(55795)
管理(50886)
中国(46844)
理学(44436)
(44150)
理学院(43795)
管理学(42772)
管理学院(42558)
科学(40106)
农业(36052)
(32149)
业大(32081)
(31613)
研究所(29548)
中心(25761)
(25151)
农业大学(22643)
(22135)
(20459)
财经(20456)
(19972)
(19758)
北京(19571)
(19338)
(19073)
(18853)
基金
项目(106128)
科学(81459)
基金(78966)
(74817)
国家(74237)
研究(63549)
科学基金(61074)
自然(44539)
自然科(43563)
自然科学(43537)
自然科学基金(42818)
基金项目(41915)
(41399)
社会(40718)
社会科(38656)
社会科学(38645)
(36374)
资助(32395)
教育(28506)
计划(24761)
重点(24664)
科技(22558)
(22517)
(22429)
(22090)
科研(22058)
编号(21478)
创新(21140)
(21060)
(19165)
期刊
(55045)
经济(55045)
研究(40471)
学报(40316)
(39257)
科学(31430)
中国(29265)
大学(28113)
学学(27378)
(26287)
金融(26287)
农业(24909)
(18277)
管理(17762)
(13424)
业大(12740)
农业大学(11059)
财经(10440)
经济研究(10166)
(9903)
(8825)
技术(8583)
教育(8543)
业经(8526)
科技(8325)
中国农业(7562)
林业(7507)
问题(7467)
自然(7207)
国际(7109)
共检索到21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晓璇  陈洪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二硫键以及蛋白自身残基在维持蛋白构象稳定中起到的作用,对野生型、截断型和突变型的银杏抗菌蛋白Ginkbilobin-2(Gnk-2)的构象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00 ns的模拟时间内,造成蛋白构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自身残基的缺失,而短时间内二硫键在维持蛋白结构稳定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仅通过比较短时间内模拟所得到的截断型和野生型蛋白的结构变化无法判断二硫键对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这与文献中仅通过100 ns的时间内模拟野生型和截断型蛋白均方根位移(RMsD)值的变化趋势,便判断出二硫键的断裂是引发蛋白构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看法,是不一致的。这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野  谢涛  卫孟瑶  樊银凤  余健  
#N/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喆  刘茜倩  庞博  张晓辉  鲍恩东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供蛋白酶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参考数据,了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体外微生物敏感性。[方法]通过测定细菌的A600绘制不同细菌的生长曲线,探讨了0.5C浓度胰糜蛋白复合酶(胰、糜蛋白酶各0.08 mg·m L-1)、1C浓度胰糜蛋白复合酶(胰、糜蛋白酶各0.16 mg·m L-1)、2C浓度胰糜蛋白复合酶(胰、糜蛋白酶各0.32 mg·m L-1)及其与头孢噻呋钠、磷酸替米考星和硫氰酸红霉素联用对5种常见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观察胰糜蛋白复合酶与头孢噻呋钠协同对大肠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水琦  陈坚  甘勇辉  
用不同浓度的2,4-D与IAA对桉树叶盘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试验,建立了新的桉树再生体系.进一步用含甜椒抗菌基因(hrap)的农杆菌侵染桉树叶盘,发现侵染后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影响,却抑制了桉树的植株再生.对再生苗的PCR和Sou thern杂交检测证实已将hrap基因已转入桉树植株的基因组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建锋  许平平  刘桂琼  杨坚雄  姜勋平  
为了解山羊内在防御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山羊防御素保守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12条不同理化性质的防御素(DGBD1~12)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的EcoR I和Not I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DGBD。经SaI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PCR鉴定阳性重组菌。经过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阳性重组菌的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显示重组质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显示,疏水指数较高的序列DGBD1~DGBD3的抗菌活性较好,稳定指数较低的序列DGBD4~DGBD6抗菌活性仅次于疏水指数,说明DGB...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有金  罗坤  罗宽  刘二明  
分离得到1株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内生拮抗菌B-001菌株.为确定其抗菌蛋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蛋白质,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菌抗菌活性,确定产生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为BPY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30℃,装液量100 mL,200 r/min振荡培养96 h;抗菌蛋白在pH5.0,pH8.0时抑菌活性仍分别保持90%,96%;pH6.0,pH7.0时抑菌活性仍保持不变;对酸、碱稳定;经40~100℃处理20 min后抑菌活性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在温室内,抗菌蛋白粗提液对烟草青枯病可取得83.8%的防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连平  张小东  黄志勇  鄢庆枇  梁英  徐同玲  
小球藻经60μmol/L的锌胁迫培养5d后,离心收集藻泥,经超声波细胞破碎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即蛋白质粗提液,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柱G-75及脱盐柱G-25分离、纯化后,收集的蛋白组分经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小球藻锌结合蛋白。通过Tricine-SDS-PAGE电泳、氨基酸组成及紫外光谱等方法进行表征,测得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8.2ku,半胱氨酸含量为15.4%,具有金属硫蛋白典型的紫外光谱特征,称为类金属硫蛋白(Zn-MT-like proteins)。试验采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研究了小球藻Zn-MT-like蛋白对3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和3种真菌(青霉菌、曲霉菌、酵母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学雄  曹国强  张进玉  张圆  于晓云  
【目的】证明末端半乳糖残基在猪透明带糖蛋白中的分布以及它在精子结合和侵入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去除周围卵丘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络合西非单叶豆凝集素(Bandeiraea simplicifolia lectin-I,BS-I)或蓖麻凝集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tinin,RCA-I)处理30min,分别观察末端α-D-半乳糖残基或β-D-半乳糖残基在透明带中的定位分布。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BS-I和RCA-I都标记于整个透明带上且比较集中于透明带的外层,其中BS-I显示微弱荧光反应,而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佳  陆秀君  梅梅  孙晓梅  张晓林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银杏种胚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银杏种胚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蛋白提供基础。[方法]分别从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直接提取法、酚提取法、Tris-HCl法、Trizol提取法和TCA-丙酮-酚法)、裂解液中的尿素浓度(6 mol·l~(-1)、7 mol·l~(-1)、8 mol·l~(-1)、9 mol·l~(-1))蛋白上样量(1 500μg、1 650μg、1 800μg)和分离胶浓度(10%、12.5%、15%)四个方面对银杏种胚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双向电泳的条件。[结果]采用TCA-丙酮-酚法提取银杏种胚蛋白,在裂解液中尿素浓度为8 mol·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旺  何万领  丁轲  李元晓  曹平华  赵龙妹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5 min)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豆粕发酵最优方案: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水分40%、35℃发酵72 h,该方案所得的发酵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17.36%,且抗原蛋白分解较好。豆粕酶解最优方案:蛋白酶添加量为0.3%、水分含量为60%,40℃酶解48 h,该方案所得酶解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8.76%,且抗原蛋白分解效果较好。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烘焙、微波和蒸汽处理的豆粕酸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处理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微波对豆粕抗原蛋白分解最好,烘焙和蒸汽对抗原蛋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结论】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均能提高豆粕酸溶蛋白含量,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郝转芳  李润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丽娜  朱天辉  彭艳  郑磊  赵芳  
从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物中纯化获得抗菌蛋白AMP,采用其稀释液喷雾或浸根诱导处理撑绿杂交竹苗,调查病情指数并测定杂交竹体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用抗菌蛋白AMP(母液浓度为360.56μg·mL-1)的10,20,50倍稀释液叶片喷雾或浸根处理后,撑绿杂交竹病情指数都显著低于发病对照。经不同浓度抗菌蛋白诱导,植株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抗性酶对杂交竹梢枯病菌有不同的响应。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叶片内各抗性酶活性比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上升幅度大。只诱导不接种及诱导后挑战接种,叶片内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公衍军  陈吉祥  杜萌  李爱娟  李筠  张晓华  
对已分离的1株致病性鳗弧菌W1外膜蛋白图谱进行SDS-PAGE分析,并与8株不同血清型的鳗弧菌外膜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鳗弧菌W1主要外膜蛋白分别为24 kD,38 kD,42 kD和47 kD,主要外膜蛋白图谱与鳗弧菌O1血清型标准菌株VIB1相似。抗生素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等14种常用药物产生了抗性,只对新生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新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研究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和庆大霉素对鳗弧菌外膜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和磺胺嘧啶明显地抑制鳗弧菌42 kD的主要外膜蛋白的表达,随着抗菌素浓度的增加,该外膜蛋白的表达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瑶  马平  朱宝成  李社增  鹿秀云  
拮抗细菌BDT_25是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经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证明BDT_25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此外,该菌株还对棉花枯萎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等10种其他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一株广谱拮抗细菌菌株。通过对BDT_25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发现,采用NB液体培养基,28℃,170 r/min培养48 h所得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粗提到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提取物,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拮抗物质对热和多种蛋白酶敏感,证实其为抗菌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晓燕  包郁明  辛凤姣  孔志强  Christophe Blecker  戴小枫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环境,对两种棉籽蛋白的酶解产物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为棉籽蛋白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籽粕为原料,用OsbOrne法和传统的碱溶酸沉法分别制备棉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和棉籽分离蛋白(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cpi),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所得棉籽蛋白的蛋白含量,tricine-sds-paGe测定蛋白亚基组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蛋白的表面微观结构,选取蛋白含量较高的球蛋白(cOttOnseed GlObulin,cpG)和cpi进行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环境,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依次对cp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