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6)
- 2023(14587)
- 2022(12271)
- 2021(11345)
- 2020(9589)
- 2019(21411)
- 2018(21173)
- 2017(41808)
- 2016(22684)
- 2015(25017)
- 2014(24818)
- 2013(24583)
- 2012(22572)
- 2011(20291)
- 2010(20511)
- 2009(19792)
- 2008(20036)
- 2007(18155)
- 2006(16513)
- 2005(15101)
- 学科
- 业(96532)
- 济(93746)
- 经济(93590)
- 管理(87318)
- 企(86439)
- 企业(86439)
- 方法(39622)
- 财(35627)
- 农(32395)
- 业经(31469)
- 数学(31190)
- 数学方法(30923)
- 制(26662)
- 中国(25107)
- 务(24252)
- 财务(24221)
- 财务管理(24185)
- 企业财务(22964)
- 农业(22234)
- 策(20255)
- 技术(19411)
- 贸(18669)
- 贸易(18659)
- 体(18582)
- 易(18247)
- 划(18017)
- 银(17211)
- 银行(17175)
- 行(16385)
- 和(16160)
- 机构
- 学院(332039)
- 大学(326628)
- 济(143040)
- 经济(140253)
- 管理(133620)
- 理学(114349)
- 理学院(113290)
- 管理学(111903)
- 管理学院(111300)
- 研究(105944)
- 中国(85695)
- 财(73599)
- 京(67566)
- 科学(60768)
- 农(58472)
- 财经(56621)
- 所(53074)
- 江(51550)
- 经(51297)
- 中心(48655)
- 业大(48418)
- 研究所(47122)
- 农业(46005)
- 经济学(42940)
- 北京(42385)
- 财经大学(41638)
- 州(40054)
- 经济学院(38807)
- 院(37915)
- 商学(37863)
- 基金
- 项目(209732)
- 科学(166628)
- 研究(154290)
- 基金(154079)
- 家(133285)
- 国家(132044)
- 科学基金(114446)
- 社会(100598)
- 社会科(95480)
- 社会科学(95457)
- 省(82384)
- 基金项目(81299)
- 自然(73423)
- 自然科(71742)
- 自然科学(71718)
- 自然科学基金(70536)
- 教育(69972)
- 划(68351)
- 资助(62649)
- 编号(61516)
- 成果(49791)
- 部(47248)
- 创(46748)
- 重点(46591)
- 发(44796)
- 业(44719)
- 制(44332)
- 创新(42908)
- 课题(42548)
- 国家社会(41370)
- 期刊
- 济(165211)
- 经济(165211)
- 研究(99816)
- 中国(64484)
- 财(60902)
- 管理(55041)
- 农(54887)
- 学报(47306)
- 科学(45165)
- 大学(36880)
- 农业(36812)
- 融(36687)
- 金融(36687)
- 学学(35356)
- 业经(29531)
- 财经(28926)
- 教育(28173)
- 技术(28054)
- 经济研究(26128)
- 经(24823)
- 问题(21901)
- 业(21051)
- 贸(18167)
- 技术经济(17955)
- 商业(16749)
- 现代(16720)
- 财会(16474)
- 国际(15703)
- 世界(15240)
- 理论(15211)
共检索到50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邵文武 王若男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政策实施的背景,以2010~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将资产负债率作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去杠杆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双重门槛值,且增强了二者之间的正向效应,减弱了二者之间的负向效应,对资产负债率高于阈值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于制造业中不同的细分行业,去杠杆政策显著提升了传统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绩效,对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及高技术行业绩效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凯 姜卫民 谢庆
本文以2016年去杠杆政策的正式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0—2019年的经营数据,基于多维固定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去杠杆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因果效应。从资本结构、偿债能力、财务风险三个视角,分别研究去杠杆政策影响企业绩效的渠道。研究发现,第一,去杠杆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绩效,且不存在区域和上市地点异质性;第二,去杠杆政策通过提高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绩效,但去杠杆政策并未达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第三,去杠杆政策并未得到充分落实,具体表现为持续时间较短、下降幅度较小、个别行业并未去杠杆。基于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对于原本就过度负债的企业,总体上仍需强调结构性去杠杆;第二,去杠杆政策要以提高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标;第三,要真正落实结构性去杠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不同阶段提出差异化要求,分行业、分类型设置企业杠杆率红线。
关键词:
去杠杆 企业绩效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宣杰 张文宣
基于2007—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财务杠杆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和产出,经营杠杆对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却显著影响创新产出。基于企业规模和发展质量的拓展性分析表明,财务杠杆显著影响任何规模以及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创新投入,影响大规模企业及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创新产出;经营杠杆只是显著影响大规模企业的创新产出,对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协调“去杠杆”与“促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元林 魏涵昱 朱雁春
去杠杆是我国当前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切入点。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企业能否借助数字技术去杠杆并提升企业绩效,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机制路径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财务杠杆、经营杠杆以及联合杠杆来提升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非对称结果,对处于经济政策低不确定性、东部地区、高科技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绩效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去杠杆、提升绩效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绩效 企业杠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春辉 刘建基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是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核心,而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是其发展的起点,云制造模式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正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中试用。根据动态能力研究框架提出了云制造对制造业集团企业绩效影响的机理模型,通过跨案例分析云制造模式应用效果,验证模型并提出应用建议。
关键词:
云制造 动态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平 张伟伟
本文从微观层面,以中央实施"去杠杆"政策严控国有企业负债拟作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7年A股国有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短期对国有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抑制作用减弱,倒逼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的,本文还以企业流动性为视角,研究"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会抑制企业流动性,进而抑制了国有企业创新。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关于后疫情时期策略和建议:短期注重对企业纾困,长期引导产业升级与激励企业创新,坚定实施"去杠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小乐 宋林 安磊
在中国去杠杆进程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探讨了企业杠杆水平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属地区差异所表现出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去杠杆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去杠杆对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去杠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只显著存在于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明显,在西部地区反而会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产生负向激励。
关键词:
制造业 去杠杆 资金使用效率 产权性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伯超 柏培文
本文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制造业企业杠杆率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同时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债长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其与杠杆率的交互效应问题。本文以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与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当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低于47.92%时,提升杠杆率水平能够优化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反之,继续提升杠杆率水平则会对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有恶化作用,且该倒U型关系拐点值因负债期限、来源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而不同。相对于商业杠杆率和长期杠杆率,短期杠杆率与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倒U型关系拐点值更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杠杆率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倒U型关系拐点值大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短债长用与杠杆率形成显著交互效应,对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且劳动与资本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越高,短债长用越能增强杠杆率提升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优化作用。短债长用与杠杆率之间的交互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为去杠杆背景下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
杠杆率 短债长用 收入分配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鹏杰 马中东 王金河
在分析金融去杠杆和污染防治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我国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去杠杆、污染防治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去杠杆和污染防治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企业资本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有效方式;污染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造成了负面影响;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和融资成本也是影响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为此,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去杠杆,合理有序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着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金融去杠杆 污染防治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查平 汪涛
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然而,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作为企业绩效改良的手段是否不管在何种条件下都可取或者是否都能为企业绩效提升做出贡献?该问题一直是研究界和实践界争论的主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作者通过使用制造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提供的一手数据,发展并检验了一个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即系统网络中的社会技术能力的丰富程度或可获得可能性对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鲍树琛 许永斌 刘小雨
如何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2012—2018年中央企业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2016年以后的杠杆操纵行为显著增多,而政府审计的介入能够有效抑制国有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审计治理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两个路径。进一步讨论分析发现,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非国有股东监督、分析师监督、媒体监督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监督合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蔓利
文章以我国汽车制造业95家上市公司2008—2011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借鉴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模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汽车制造企业重视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价值贡献,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作用。
关键词:
智力资本 企业绩效 汽车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成岐 张嫚
本文发现中国内资企业在1995至2001年间绩效的改善与同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紧密相关。外资中海外华资企业的投资对观察期内中国内资企业的整体绩效一直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从1995年对内资企业的有限影响发展到2001年显著的正向效果表明,西方投资对内资企业绩效改善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从内资企业所有制看,海外华资与西方投资似乎都使中国国有企业获益,而集体企业只是在近年才逐渐开始受益。研究结论建议相关决策部门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其他经济改革政策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以充分获取外商投资带来的益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国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去杠杆政策会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并显著作用于非科创型行业的企业,同时减弱了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2)引入政府补助和银行贷款两大重要融资渠道的调节机制,可以证实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程度影响中的弱化作用;(3)长期负债强化了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去杠杆政策弱化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查平 张莉娜 胡琴芳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竞争优势重塑的战略手段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实现之间究竟是何种内在关系机制的研究却略显不足。为对这一内在关系机制作出合理性解释,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跨组织资源合作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长三角经济圈220家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获取,与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与外部资源性组织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即实施跨组织资源合作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即市场环境动荡性对制造企业积极实施跨组织资源合作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最后,提出了制造企业应如何加强与域外资源性组织进行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