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6)
- 2023(15139)
- 2022(13353)
- 2021(12664)
- 2020(10632)
- 2019(24264)
- 2018(24133)
- 2017(47405)
- 2016(25706)
- 2015(28475)
- 2014(27899)
- 2013(27150)
- 2012(24858)
- 2011(22147)
- 2010(22173)
- 2009(20545)
- 2008(20027)
- 2007(17434)
- 2006(15348)
- 2005(13704)
- 学科
- 济(93436)
- 经济(93324)
- 管理(77396)
- 业(76402)
- 企(63611)
- 企业(63611)
- 方法(44344)
- 数学(38515)
- 数学方法(38055)
- 财(31205)
- 中国(26723)
- 农(26088)
- 业经(21824)
- 务(21572)
- 财务(21500)
- 财务管理(21458)
- 企业财务(20482)
- 制(20274)
- 学(18196)
- 地方(17977)
- 贸(17969)
- 贸易(17959)
- 银(17648)
- 银行(17615)
- 易(17484)
- 农业(17295)
- 行(16623)
- 融(16372)
- 金融(16370)
- 理论(16174)
- 机构
- 学院(347114)
- 大学(346947)
- 管理(141576)
- 济(138507)
- 经济(135438)
- 理学(121948)
- 理学院(120749)
- 管理学(118766)
- 管理学院(118144)
- 研究(111069)
- 中国(88790)
- 京(72814)
- 财(69767)
- 科学(66155)
- 财经(54917)
- 所(54534)
- 中心(51772)
- 江(50225)
- 农(50217)
- 经(50049)
- 研究所(48867)
- 业大(48002)
- 北京(46174)
- 范(43919)
- 师范(43578)
- 财经大学(41084)
- 州(41068)
- 经济学(41000)
- 院(40661)
- 农业(39159)
- 基金
- 项目(234225)
- 科学(184944)
- 研究(175578)
- 基金(170771)
- 家(146472)
- 国家(145216)
- 科学基金(126297)
- 社会(110061)
- 社会科(104252)
- 社会科学(104231)
- 基金项目(90216)
- 省(90139)
- 自然(82003)
- 教育(80827)
- 自然科(80070)
- 自然科学(80051)
- 自然科学基金(78601)
- 划(75927)
- 编号(73396)
- 资助(71113)
- 成果(59924)
- 部(52433)
- 重点(51642)
- 课题(49144)
- 发(48889)
- 创(48802)
- 项目编号(46106)
- 教育部(45724)
- 创新(45392)
- 人文(45001)
- 期刊
- 济(150126)
- 经济(150126)
- 研究(106176)
- 中国(63783)
- 财(54408)
- 管理(51169)
- 学报(49323)
- 科学(45690)
- 农(45670)
- 融(39207)
- 金融(39207)
- 大学(38096)
- 教育(37894)
- 学学(35777)
- 农业(31768)
- 技术(28580)
- 财经(26432)
- 业经(25067)
- 经济研究(24286)
- 经(22352)
- 问题(18652)
- 图书(18228)
- 理论(18038)
- 实践(16582)
- 践(16582)
- 业(16221)
- 现代(16001)
- 技术经济(15972)
- 财会(15540)
- 贸(15348)
共检索到51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张紫璇
文章基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背景,以2013年到2015年在上交所公开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OLS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公司债违约风险的角度分析资产负债率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用利差和公司规模与发行债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用评级和利息保障倍数与发行债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证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进一步完善对发债公司信用评级程序的基础上,我国非金融类公司应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约束资金用途提高自身负债信息的透
关键词:
违约风险 去杠杆 公司债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英富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度量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三类主要方法:信用评级法、数理模型法和保险思想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度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利用信用评级方法,积极开发数理模型方法,创造条件利用保险思想模型。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信用评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鲍群 盛明泉
近期债券市场连续爆发违约事件诱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违约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财产损失,而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和发债定价信息探讨了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发债前,行业内若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则发债定价水平会显著提高。这表明,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而且,当违约事件特征表现为次数多、距离发债时间近或更多地由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导致时,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会更高;此外,违约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占比以及与发债公司同省份的公司占比均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进一步地,相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债券违约风险传染效应更强烈;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也比非产能过剩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公司发债视角和行业维度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传染效应,不仅有助于充实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债券定价的影响机理类文献。
关键词:
公司债券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债券发行定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宇建 马蕊
债券违约不仅会对违约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4-2018年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企业的首次违约事件,探究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股价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违约事件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股票异常回报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中传染效应更加显著;行业财务杠杆率较高的行业传染效应,比行业财务杠杆率较低的行业更加显著;违约金额越大,传染效应越显著。
关键词:
债券违约 传染效应 竞争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雨佳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文章将财务预警理论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度量相结合,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公司债券违约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财务比率 财务预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关键词:
对外担保 担保人 违约风险 利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柯宇立
本文通过阐述公司债风险识别的必要性和公司债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金融审计视角,基于债券发行人企业性质结合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债券发行人财务指标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债券 金融审计 债券发行人 风险识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茜 李立平 董哲
近几年债券信用风险有从中小公司向大公司蔓延趋势。本文采用KMV模型,选取大公司作为样本,分为低债券信用风险组、高债券信用风险组16家公司来研究债券信用风险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4两年,选取无风险利率、总资产及增长率、股权价值及变化率、0.5的违约点等为参数,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违约距离。结论显示,无论是从组别分析,还是从单个公司分析KMV模型均有良好的风险预测功能。鉴于风险频发,政策上应提前预测债券信用风险,打破对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传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距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强
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尝试定量测量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下文简称为收益率)对各方面风险因素的补偿。国外文献中,Collin-Dufresne et al.(2001)发现收益率利差(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通常也称为信用利差)与常用的信用风险因素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宏博
本文研究信用债的二级市场风险溢价在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冲击下,是否显著变化及该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表明个券风险溢价平均在违约后的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约3.5基点,且短期内未回落。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企债券、无担保债券与低流动性债券的风险溢价在违约后显著提高,且个券与违约债券处于相同子市场时,其风险溢价提升更多。本文还发现公司债和企业债对违约事件的反应大体相似,但也存在少许差异。
关键词:
违约事件 风险溢价 信用债 传染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周晋 沈阳 彭仕卿
文章从公司债利差入手,探讨了公司违约的风险补偿问题。研究认为:(1)公司债利差中的信用溢价部分是由不可预测的跳跃性违约及市场违约传染所致,它具有系统性风险特征,无法分散;(2)用即期利率来测度和估算公司债利差,可以有效地避免用到期收益率计算利差的三个缺陷;(3)在没有公司累计违约率历史数据的条件下,可以用卡尔曼滤波下的拟最大似然法(QML)来估算跳跃性违约风险补偿。
关键词:
信用溢价 公司债利差 违约风险补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安家鹏 孙光国 翟胜宝
基于债务人风险规避视角,手工收集2007—2019年公司债券契约条款,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减少了债券契约条款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条款,且与企业规避风险能力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较低、债券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权人利益保护条款减少更为显著。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债券融资 债券契约条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