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1)
- 2023(14852)
- 2022(12960)
- 2021(12067)
- 2020(10111)
- 2019(23242)
- 2018(23485)
- 2017(44685)
- 2016(24646)
- 2015(27307)
- 2014(27455)
- 2013(26957)
- 2012(24477)
- 2011(22117)
- 2010(22096)
- 2009(20406)
- 2008(20291)
- 2007(17546)
- 2006(15476)
- 2005(13986)
- 学科
- 济(94238)
- 经济(94108)
- 管理(74365)
- 业(68392)
- 企(59244)
- 企业(59244)
- 方法(41870)
- 数学(36027)
- 数学方法(35591)
- 财(28668)
- 中国(25270)
- 制(24608)
- 农(24440)
- 业经(22102)
- 学(21443)
- 地方(18865)
- 务(17698)
- 财务(17626)
- 财务管理(17586)
- 体(17543)
- 企业财务(16794)
- 银(16677)
- 银行(16630)
- 理论(16507)
- 贸(15957)
- 融(15956)
- 金融(15953)
- 贸易(15950)
- 行(15841)
- 农业(15637)
- 机构
- 大学(347510)
- 学院(343575)
- 济(136140)
- 管理(134743)
- 经济(133141)
- 研究(117191)
- 理学(116639)
- 理学院(115305)
- 管理学(113334)
- 管理学院(112686)
- 中国(86457)
- 京(74181)
- 科学(72320)
- 财(67124)
- 所(58895)
- 农(55151)
- 研究所(53446)
- 财经(52699)
- 中心(51876)
- 业大(51161)
- 江(50590)
- 经(47907)
- 北京(46904)
- 范(45637)
- 师范(45164)
- 农业(43060)
- 院(42726)
- 经济学(41269)
- 州(40486)
- 财经大学(39412)
- 基金
- 项目(235393)
- 科学(185385)
- 研究(172245)
- 基金(171253)
- 家(149410)
- 国家(148211)
- 科学基金(127276)
- 社会(108368)
- 社会科(102705)
- 社会科学(102679)
- 省(91538)
- 基金项目(90804)
- 自然(82996)
- 自然科(81024)
- 自然科学(81001)
- 自然科学基金(79562)
- 教育(79522)
- 划(77384)
- 资助(70395)
- 编号(69263)
- 成果(57664)
- 重点(52867)
- 部(52354)
- 发(49480)
- 创(48982)
- 课题(48571)
- 创新(45810)
- 制(45702)
- 教育部(45067)
- 科研(44807)
- 期刊
- 济(150052)
- 经济(150052)
- 研究(105603)
- 中国(68632)
- 学报(56294)
- 财(52486)
- 科学(50894)
- 管理(50804)
- 农(50041)
- 大学(42875)
- 教育(41590)
- 学学(40230)
- 农业(33962)
- 融(31195)
- 金融(31195)
- 技术(29004)
- 财经(26409)
- 经济研究(23808)
- 业经(23583)
- 经(22536)
- 问题(19433)
- 理论(17068)
- 业(17047)
- 科技(16647)
- 图书(16601)
- 版(16348)
- 技术经济(15721)
- 实践(15500)
- 践(15500)
- 现代(15304)
共检索到508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方 张明明 陶启智
在中央大力推行去杠杆的背景下,本文认为需要警惕短期内强行去杠杆可能引起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且风险主要源于去杠杆与稳增长、去库存、去产能的政策目标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中存在的矛盾之处。若同时对以上四个目标展开实施,则容易顾此失彼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建议率先实施去产能,待企业基本指标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去杠杆。此外,还建议在去杠杆时,应对不同经济部门进行区别对待、灵活实施杠杆收购以及大力发展区域股权市场等。
关键词:
去杠杆 稳增长 去库存 去产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方 张明明 陶启智
在中央大力推行去杠杆的背景下,本文认为需要警惕短期内强行去杠杆可能引起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且风险主要源于去杠杆与稳增长、去库存、去产能的政策目标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中存在的矛盾之处。若同时对以上四个目标展开实施,则容易顾此失彼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建议率先实施去产能,待企业基本指标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去杠杆。此外,还建议在去杠杆时,应对不同经济部门进行区别对待、灵活实施杠杆收购以及大力发展区域股权市场等。
关键词:
去杠杆 稳增长 去库存 去产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杠杆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环节。通过界定需要去杠杆的企业范围,对去杠杆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企业去杠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通货膨胀去杠杆在国有企业中缺乏可行性,通过家庭加杠杆实现企业去杠杆目前不具备可行性,而通过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是实现企业去杠杆的唯一正确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贺力平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表明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和更加深入的思路。本期论题一组文章从不同视角就去杠杆问题提出了若干研究成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本文基于23个国家1989-2017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货币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波动对经济杠杆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信贷总量与直接融资规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总量与结构上的代理变量。结果表明,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杠杆之间均保持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一个"拐点",且政策波动对经济杠杆均具有刺激作用。区别在于,三者中直接融资规模的拐点位置居于首位但波动效应最弱。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杠杆时应将着力点放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上,并利用其他政策加以辅助,同时加强宏观政策的动态管理,为顺利实现杠杆率下降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
经济杠杆 货币扩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刘星宇
文章通过设定主动负债筛选标准,研究2006—2008年主动负债上市公司在主动负债年度后三年内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主动负债现象,约占5%,且涉及各个行业;行业平均杠杆、资产有形性和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市账率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市账率影响较小,主动负债公司存在朝着目标杠杆调整的行为,且调整速度高达61%。政策启示:发达国家主动负债主要是由企业的投资机会决定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去杠杆"政策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点,是要让更多有能力的公司通过创新获得"加杠杆"的投资机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贺 马微 徐璋勇
本文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协调推进稳增长和稳杠杆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在显著降低企业负债率的同时还能带来企业资产效益的显著提升;企业负债率与企业资产效益之间确实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一错配效应随着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而被削弱;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大企业、地企和房地产业企业负债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从而有助于缓解企业部门内部金融资源的规模错配、产权错配及行业错配。本文的研究对于科学制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小俊 朱权之
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财税政策转型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管理思路将深刻变革。过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往往运用凯恩斯主义,从需求侧发力,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法犹如"强心针",直接了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小俊 朱权之
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财税政策转型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管理思路将深刻变革。过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往往运用凯恩斯主义,从需求侧发力,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法犹如"强心针",直接了当、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财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8月2日,中国财政学会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从宏观与微观、外因与内因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高杠杆的形成原因,探讨了"去谁的杠杆"和"去哪一部分杠杆"等问题,进一步厘清了去杠杆的政策取向、具体内涵及施策对象,并提出了通过继续深化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团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环境的恶化、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资金的结构性错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导致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的主要原因。去杠杆与保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金融部门去杠杆之间的矛盾、去杠杆的紧迫性与过程缓慢性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去杠杆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等决定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的债转股等都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去杠杆的重要工作:一是推动国有企业的去杠杆;二是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态势;三是强化金融监管,重点放在压缩监管套利空间和防范交叉金融风险从2016年的主要经济数据来看,稳增长和促改革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全年GDP增速6.7%,尽管结构性减速趋势未改,但仍保持在中高速水平,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16年,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去杠杆的重要工作:一是推动国有企业的去杠杆;二是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态势;三是强化金融监管,重点放在压缩监管套利空间和防范交叉金融风险从2016年的主要经济数据来看,稳增长和促改革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全年GDP增速6.7%,尽管结构性减速趋势未改,但仍保持在中高速水平,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16年,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