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4)
2023(8497)
2022(7160)
2021(6344)
2020(5245)
2019(11274)
2018(11044)
2017(21087)
2016(10939)
2015(11700)
2014(11415)
2013(11064)
2012(10155)
2011(9505)
2010(9644)
2009(9168)
2008(8574)
2007(7515)
2006(6874)
2005(6285)
作者
(31445)
(26443)
(26291)
(25059)
(16939)
(12546)
(11821)
(10107)
(9942)
(9361)
(9216)
(8610)
(8534)
(8251)
(8207)
(8086)
(7773)
(7661)
(7549)
(7391)
(6643)
(6470)
(6294)
(6066)
(6065)
(5816)
(5792)
(5546)
(5399)
(5081)
学科
(66577)
经济(66531)
管理(30204)
(26271)
(21277)
企业(21277)
方法(20435)
数学(17897)
数学方法(17738)
地方(17029)
中国(13580)
(12667)
地方经济(12417)
(12112)
业经(11938)
(11030)
(9110)
环境(9019)
(8445)
金融(8444)
农业(8367)
(8010)
贸易(8005)
(7864)
银行(7857)
(7689)
(7681)
(7588)
经济学(7438)
理论(7376)
机构
学院(160010)
大学(156769)
(75279)
经济(73854)
研究(57911)
管理(56337)
理学(48310)
理学院(47755)
管理学(46895)
管理学院(46595)
中国(42921)
科学(34229)
(32774)
(31595)
(29418)
研究所(26608)
财经(26286)
中心(25316)
经济学(24946)
(24925)
(23808)
(23495)
经济学院(22083)
业大(21575)
(20528)
(20175)
师范(19967)
北京(19603)
农业(19487)
财经大学(19427)
基金
项目(103821)
科学(81995)
基金(75937)
研究(75140)
(66386)
国家(65891)
科学基金(56262)
社会(50353)
社会科(47852)
社会科学(47837)
(41005)
基金项目(39164)
自然(34941)
自然科(34163)
自然科学(34150)
教育(33949)
(33563)
自然科学基金(33536)
资助(31180)
编号(29113)
(24008)
重点(23802)
成果(23168)
(22361)
国家社会(21571)
(21550)
(20757)
课题(20695)
创新(20257)
发展(19606)
期刊
(90736)
经济(90736)
研究(49851)
中国(29652)
(25192)
学报(24349)
(23592)
科学(22456)
管理(22421)
大学(18266)
学学(17729)
经济研究(16824)
农业(16066)
(15281)
金融(15281)
财经(13975)
业经(13544)
技术(13468)
教育(13311)
(12223)
问题(11000)
技术经济(9028)
(8569)
统计(8464)
商业(8103)
(7918)
世界(7873)
(7616)
国际(7486)
经济问题(7096)
共检索到242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建光  
2017年中国经济开局表现好于预期,第一季度数据可谓开门红,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投资的三个主要分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出现反弹,民间投资更是一改2016年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在此带动下,第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6.9%。然而,4月份和5月份公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却均呈现下滑态势,显示前期持续走高的经济态势能否持续面临疑问。而这也使得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判读出现了两大阵营: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建光  
2017年中国经济开局表现好于预期,第一季度数据可谓开门红,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投资的三个主要分项——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出现反弹,民间投资更是一改2016年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在此带动下,第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6.9%。然而,4月份和5月份公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却均呈现下滑态势,显示前期持续走高的经济态势能否持续面临疑问。而这也使得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判读出现了两大阵营: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润崧  
近年来,我国经济债务增长较快,尤其企业杠杆率较高,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尽管各界关于中国经济高杠杆问题提的很多,对高杠杆深表忧虑,但是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杠杆的特点、成因等方面的了解依然有限。文章从杠杆率的衡量指标选取、中国经济杠杆率情况、高杠杆风险及去杠杆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高杠杆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高杠杆的重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当前应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将资源重新导向有生产力的地方,并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探索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步艳红  卜振兴  
去杠杆初见成效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三降一去一补"。之后,在历次中央级别的会议上反复提出要去杠杆。过去两年去杠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表内主要是控制广义货币M2的供给。自1985年至2017年4月份,广义货币供给基本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去杠杆的政策实施后,自2017年4月份M2的同比增速就降到了个位数,并还在下降。表内资金控制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的主要途径,得出了去杠杆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去杠杆化,美国经济实现了危机成本的对外转嫁,使金融业务模式更趋稳健,金融机构垄断程度提高,也为金融监管改革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枢川  
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杠杆率都是衡量债务风险的通用指标。在企业财务中,杠杆率一般用公司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但是在国家层面,由于权益资本和总资产都难以进行测算,因此一般使用负债总量占GDP的比例进行衡量,严格来说,这是债务率的概念。杠杆修复之所以重要,与私人部门的杠杆活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性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丹红  
微观上,杠杆率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的比例;宏观上,杠杆率可以用负债与国民收入(GDP)的比例来衡量。对杠杆率高低的判断,不能仅看绝对值,更重要的是看加杠杆的速度,过快增长的杠杆率更应该引起警惕。2012~2017年,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提高62.2个百分点,远超"5-30"规则提出的5年杠杆率提高30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兵  胡振兴  
文章运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0-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构造交互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结构性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部门杠杆率水平的上升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的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银行业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与经济开放度、研发投入、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资本密集度、非金融企业流动资产份额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各经济部门杠杆率的变化会通过交互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性去杠杆与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中,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高于门槛值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阻碍作用显著减弱,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易宪容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被市场解读为中国已经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国货币政策将加杠杆。在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正在全面转型,增速下行并非不可容忍,央行不需要出台强刺激政策来保经济高速增长,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不需要重大转向。尽管过度信贷扩张短期内能够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甚至带动经济的短期繁荣,但它能否把经济带向持续繁荣增长之路是相当不确定的。降息的实质意义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中国情况而言,去杠杆仍应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苏煜  潘涵  管宇  
随着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发展转型步伐的加快,扬州对金融的支持需求更加多样和深入。对此,应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直接金融服务需求、金融自身发展需求等矛盾,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推进去杠杆,推进社会融资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环境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劲松  张永军  
我国股票市场在2007年10月之后出现了大幅下跌,2008年10月份之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影响下从低谷中走出,但近期再次出现大幅度振荡。本文从实体经济和货币流通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陈彦斌  陈小亮  刘哲希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物价水平稳定,就业形势整体向好,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不过,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尤其需要警惕消费增速过快下滑、宏观税负进一步加重、民间投资复苏乏力、部分企业效益状况显著恶化、去杠杆过程中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加剧等主要风险点。此外,杠杆率高企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中国的杠杆率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均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为此,中央在2018年专门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新思路。在"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宏观政策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谨防去杠杆带来的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风险,又要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促使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杠杆已从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渗透到微观层面包括市场主体经营决策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当中,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杠杆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其在发挥功能作用的同时,一旦管理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以致产生预想不到的破坏性,小到导致企业破产,大到引发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如何有效运用、管理和配置杠杆,是当前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从历史角度分析杠杆的演变去向,能为我们理清未来处理杠杆问题的思路。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从M3与广义社会融资的长期关系,以及过去几年通过"脱实向虚"积累的背离来看,目前正在开始的修正过程将需要较长时间的逐步调整来完成,或者通过短期内非常剧烈的调整来实现。尽管后一结果的可能性显然存在,但前一结果可能性更大,这也许将要持续数年的时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高杠杆率与金融危机的高相关性决定了去杠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绕不过的门槛。去杠杆有良性去杠杆,也有恶性去杠杆。恶性去杠杆多由去杠杆过程中资金流动性过度紧缩所引发,文章认为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传导至实体部门,最终可能导致长期的经济衰退。因而,在去杠杆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流动性至关重要。如何管理流动性,需要央行兼顾总量性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监测,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