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8)
2023(8897)
2022(7627)
2021(6978)
2020(6123)
2019(14317)
2018(13940)
2017(27803)
2016(14874)
2015(16574)
2014(16727)
2013(16831)
2012(15744)
2011(14301)
2010(14603)
2009(14129)
2008(13276)
2007(12177)
2006(10455)
2005(9594)
作者
(43007)
(35945)
(35932)
(34643)
(22671)
(17410)
(16590)
(14046)
(13583)
(12853)
(12119)
(12105)
(11451)
(11430)
(11359)
(11178)
(11056)
(10591)
(10573)
(10337)
(9008)
(8913)
(8873)
(8338)
(8217)
(8124)
(7945)
(7940)
(7236)
(7213)
学科
(62980)
经济(62917)
(44004)
管理(41340)
(36451)
企业(36451)
方法(30921)
数学(27703)
数学方法(27510)
(26887)
金融(26885)
(24737)
银行(24712)
(23862)
中国(22398)
(20117)
(17173)
(16571)
地方(14312)
(14115)
财务(14085)
财务管理(14055)
企业财务(13491)
业经(13277)
(12618)
贸易(12608)
(12374)
(12291)
农业(11604)
中国金融(11287)
机构
大学(213242)
学院(212858)
(92153)
经济(90255)
管理(81335)
研究(70085)
理学(70002)
理学院(69259)
管理学(68118)
管理学院(67731)
中国(61451)
(43958)
(43948)
科学(41636)
(37850)
(35721)
中心(35342)
财经(35185)
研究所(32380)
(31870)
(31818)
业大(31728)
农业(29923)
经济学(29737)
北京(27743)
经济学院(27160)
财经大学(26268)
(25889)
(25821)
师范(25582)
基金
项目(138493)
科学(108685)
基金(101326)
研究(100028)
(87663)
国家(86923)
科学基金(74302)
社会(63992)
社会科(60863)
社会科学(60840)
(54154)
基金项目(54003)
自然(47801)
自然科(46712)
自然科学(46695)
教育(46013)
自然科学基金(45911)
(45351)
资助(42344)
编号(40553)
成果(32974)
(31498)
重点(31385)
(30016)
(28816)
课题(27439)
教育部(27151)
科研(27105)
创新(27041)
人文(26324)
期刊
(97658)
经济(97658)
研究(61664)
中国(39334)
(36923)
金融(36923)
(35437)
(33719)
学报(33469)
科学(29820)
管理(27579)
大学(25275)
学学(24120)
农业(21315)
财经(18156)
教育(17220)
技术(17034)
经济研究(15962)
业经(15648)
(15507)
问题(13133)
理论(11530)
(11323)
技术经济(10825)
(10521)
商业(10459)
实践(10394)
(10394)
统计(10362)
(10076)
共检索到317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自云  
去杠杆与融资结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权益融资所占比例越低,杠杆率就越低。中国直接融资(权益融资)发展最主要的障碍,是储蓄者购买并持有权益工具的意愿(即损失承担意愿)较低。决定这一意愿的是涵盖诚信主体、稳定预期、公平投资三个主要方面的市场信任程度,而其基础则是普遍的诚信文化。中国要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文化,道路还极为漫长,因此,去杠杆的任务也将是长期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自云  
促进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是我国十多年来的一项基本金融政策,也是下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为什么我国的直接融资发展这么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储蓄者的损失承担意愿比较低。金融活动中价值跨时期的回流,使得风险(为简化起见,本文所说风险仅指信用风险)成为金融活动最基本的障碍,而与风险相伴而生的收益,则是金融活动最基本的激励。从本质上来看,风险是收益的波动性,是对预期的偏离。与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指的是平均收益。以投资1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再斌  
2016年以来我国开启了去杠杆的历程。从实际效果来看,实体经济杠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当前社会整体杠杆率仍处于高位,特别是2018年以来,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社会风险偏好普遍下降,企业资产负债表有加速恶化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人员提出金融政策"不可能三角",即在经济下行周期,无法保证去杠杆、实体经济融资和金融体系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三个目标同时实现。笔者认为,破局关键在于融资结构的优化,如果在去杠杆同时实现融资结构优化,解决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就能化解所谓的"不可能三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娟  周达勇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以2011—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不同企业"去杠杆"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不同: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而负债不足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高盈利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而低盈利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臧旭恒  刘大可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鼓励投资、分流储蓄、刺激消费等已连续几次降息。然而,实证资料表明,降息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刺激居民消费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利率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本来就是一个缺乏确定结论的问题;第二,我国制度变迁、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存在又进一步削弱了利率杠杆的调控力度。因而,深化改革,减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利率杠杆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佘运九  
高的储蓄率为我国投资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高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高投资,转化为投资的部分也不一定是能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投资,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选择问题。在现代经济中,通过金融机制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  
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虽然我国国内储蓄水平远高于投资水平,但还需要引入外资来满足额外的投资需求,而这意味着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的效率损失进行简单测算,计算结果表明,迄今为止高储蓄现象造成的损失至少在300亿美元以上。其次,本文对导致居民高储蓄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差距、预防性储蓄动机、投资工具匮乏,政策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覃飞  石小霞  
就2016年实施的去杠杆政策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2016—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去杠杆政策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第二,去杠杆政策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影响不明显,但是显著提高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第三,去杠杆政策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短期负债水平,而短期负债水平降低提高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研究结论对于评估去杠杆政策的经济效应和进一步完善去杠杆政策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安全  凌晨  倪鹏飞  
损失规避作为广泛存在于风险和非风险决策中的一种现象,近年来得到大量的讨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的微观数据,首次探讨并验证损失规避在我国家庭层面的存在性及其对我国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可能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确实存在损失规避特征,家庭对正向和负向的收入冲击表现出不对称的储蓄行为。具体而言,当收入低于基准收入水平时,家庭进行储蓄的概率会显著降低,而当收入高于基准收入,家庭进行储蓄的概率则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今后的研究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损失规避心理,以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认识、预测及干预由损失规避造成的消费储蓄决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文良  米运生  邹海英  
国际金融危机恶化他国的就业形势,但其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农民技能较低且主要就业于非正规部门,其就业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强烈。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延缓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等途径而给农民就业带来负面冲击。本文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总就业人口中,农民从业人员平均增长率为-0.06%,而同期城镇就业增长率为3.67%;具体就行业来说,建筑业、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民就业机会受到的不利影响更大;危机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存在2~3年的时滞效应。总体上,2007年夏季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彩英  
一、山东省民营企业杠杆率现状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债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1所示,近十年来,山东省民营企业总体杠杆率(1)呈下降趋势,并且显著低于省内国有企业;去杠杆政策实施后,杠杆率一度低于全国民营企业平均水平。山东省民营企业杠杆率的变化趋势具有如下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静  周琳  梁虹  
文章探讨了品牌关系投入与消费者损失类型(单一损失与群体损失)的交互作用,以及对品牌关系断裂意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损失类型不同,其对品牌关系投入感知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关系断裂意愿。相对于优待和道歉,修复是品牌关系投入的优先措施;品牌关系投入策略中含有道歉时更能减少群体损失消费者的关系断裂意愿;品牌关系投入越多,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感知就会越强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刘玲君  陈彦斌  
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通常被认为是杠杆率高企的主要原因。由此,降低间接融资占比被视为去杠杆的有效手段。然而,本文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关系,并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之后,认为这一论断有待商榷。(1)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而非已有多数研究认为的正相关关系,间接融资占比并非越低越好。(2)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U型曲线的拐点值会受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越高,U型曲线的拐点值越高。反之,U型曲线的拐点值越低,间接融资占比上升更容易推动杠杆率上升。具体到中国的实际情况,高杠杆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间接融资占比偏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偏低才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相关举措来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杠杆率的下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金红  
案情简介原告刘某系某保险公司职工,2011年12月进入该保险公司工作。2012年2月,该保险公司向社会保险部门申请新增原告为社会保险人员,自2012年3月起为原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其中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为1730元,缴费金额为13.84元。原告于2012年3月22日下班途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受伤,被认定为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其劳动能力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