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4)
2023(10265)
2022(7941)
2021(6867)
2020(5734)
2019(12650)
2018(12697)
2017(24826)
2016(13103)
2015(14458)
2014(14315)
2013(14142)
2012(12419)
2011(10571)
2010(10732)
2009(10225)
2008(10359)
2007(9380)
2006(8420)
2005(8053)
作者
(35797)
(29998)
(29790)
(27893)
(19061)
(13893)
(13552)
(11479)
(11296)
(10775)
(10237)
(9897)
(9662)
(9428)
(9080)
(9052)
(8900)
(8713)
(8712)
(8516)
(7358)
(7301)
(7168)
(6813)
(6762)
(6625)
(6623)
(6544)
(5939)
(5795)
学科
(72835)
(66684)
企业(66684)
(60451)
经济(60368)
管理(55840)
业经(26163)
方法(24286)
(22192)
(22101)
(17286)
财务(17268)
财务管理(17260)
中国(16920)
数学(16822)
数学方法(16748)
农业(16628)
企业财务(16341)
技术(15743)
(13744)
(12544)
(12259)
(11717)
理论(11270)
地方(10904)
(10742)
企业经济(10701)
技术管理(10412)
经营(10401)
(10269)
机构
学院(187952)
大学(181953)
(85006)
经济(83503)
管理(80329)
理学(68637)
理学院(68101)
管理学(67476)
管理学院(67128)
研究(55946)
中国(46717)
(39885)
(37296)
财经(31333)
科学(30734)
(30301)
(30212)
(28533)
(26681)
中心(26186)
经济学(25310)
业大(25071)
商学(23603)
研究所(23603)
(23525)
农业(23480)
商学院(23395)
北京(23002)
经济学院(22963)
财经大学(22888)
基金
项目(121094)
科学(98555)
研究(92976)
基金(89775)
(75920)
国家(75185)
科学基金(67662)
社会(63133)
社会科(59974)
社会科学(59959)
(48737)
基金项目(47630)
自然(41242)
自然科(40400)
自然科学(40394)
教育(40253)
自然科学基金(39801)
(38301)
编号(37577)
资助(34363)
(31542)
成果(29087)
(28961)
(27325)
国家社会(26691)
重点(26414)
(26397)
创新(26077)
(25233)
课题(24434)
期刊
(100511)
经济(100511)
研究(54918)
中国(37848)
管理(35455)
(34371)
(29372)
科学(22833)
学报(21643)
农业(20355)
业经(19468)
技术(18599)
(18383)
金融(18383)
大学(17871)
学学(16824)
财经(16145)
经济研究(15706)
教育(14634)
(14120)
(13322)
问题(12975)
技术经济(12234)
现代(10684)
商业(10294)
财会(10141)
世界(10035)
图书(9987)
(9935)
经济管理(9574)
共检索到28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  孙早  
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当一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随着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其产业结构演变亦呈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以工业化国家为参照,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一种被动去工业化,客观上不利于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估计了去工业化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在控制住市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结果显示:(1)去工业化与服务业效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2)去工业化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对传统服务业效率产生负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  孙早  
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当一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随着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其产业结构演变亦呈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以工业化国家为参照,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一种被动去工业化,客观上不利于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估计了去工业化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在控制住市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结果显示:(1)去工业化与服务业效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2)去工业化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对传统服务业效率产生负效应;(3)去工业化通过削弱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从而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对外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服务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和外资进入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外生动力;从分行业视角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对中低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促进作用强于中高技术行业,与此不同,外资进入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抑制了中低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这说明对外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此外,劳均增加值、人力资本存量、平均企业规模等也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欢浪  铁瑛  张娟  
本文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拓展了Kugler和Verhoogen(2012)的理论模型,提出服务业发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大微观机制,即"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在实证层面利用城市统计年鉴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在细化的城市-企业维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通过"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实现。城市服务业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发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商立平  
文章对近几年来我国在财政、信贷和投资的宏观调控方面的失误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中央银行的“双项目标控制”做法等提出了不同看法。最后对治理整顿期间完善宏观调控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扩张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标识,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工业兴城主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理论认为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扩张,本文运用284个城市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化发展对于城市扩张的作用受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影响,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工业化对于城市扩张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仍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2工业化与城市规模呈倒U型分布,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作用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拐点,东部地区已达到拐点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仍呈上升趋势;3从城市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扩张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标识,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工业兴城主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理论认为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扩张,本文运用284个城市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化发展对于城市扩张的作用受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影响,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工业化对于城市扩张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仍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2工业化与城市规模呈倒U型分布,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作用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拐点,东部地区已达到拐点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仍呈上升趋势;3从城市规模来看,小城市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城市规模扩张,而特大城市由于工业发展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作用呈下降趋势;4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系数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逐渐增大,且在不同分位上影响均显著。工业兴城城市化主张需要甄别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驱动性特征,厘清城市化发展路径选择,谨防城市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粮食安全等城市化发展陷阱,实现城市化、农业发展、工业化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差异城市化政策,以发展大中城市为重点,实施东部城镇化,西部城市化战略主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黄姿  王思曼  
本文结合当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框架下,探究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效能显著增强了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效率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效能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资本效率提升机制和技术效率提升机制,但未明显改善数字经济的劳动效率提升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四个维度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数字产业、数字用户和数字平台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数字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另外,数字经济对一线城市、中心城市、东部城市和服务业结构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服务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丽  刘廷华  张英涛  
服务部门自由化是否有助于一国生产率的提升?由于服务部门自由化程度较难衡量,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GATS签订时的"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为依据,计算了多边框架下中国的服务部门自由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内资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没有促进内资工业行业生产率的提升,甚至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文章进一步从服务部门与工业行业投入产出联系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沈超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下的“开放”与“共享”视角,采用ADB MRIO和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数据,测算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指数,同时借助UNCTAD数据库的服务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开展服务贸易对贸易双边国家(地区)总体的与相对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开展服务贸易能显著提升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双边总体参与度和贸易伙伴国相较于中国的相对参与度,但对双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中国的服务出口和进口均显著促进了贸易双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总体参与度,但上述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域与行业异质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谭建华  
国家通过推行物流服务标准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进而助推经济增长。本文利用三次物流服务标准化改革试点,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探讨物流服务标准化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发现:(1)物流服务标准化显著促进了企业投资。(2)物流服务标准化通过提高企业成长性与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水平,即企业成长性与融资约束是物流服务标准化影响企业投资的不完全中介。(3)基于企业流通效率、生产效率及供应链地理距离的分组检验表明,上述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流通效率低下、生产效率不高以及供应链地理距离较远的企业,表明这些企业更能抓住物流服务标准化机遇进入市场,从而实现投资水平的提升。本文揭示了流通体系改革背景下国家物流服务标准化对企业投资的推动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拓展了制度影响投资、标准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曦  闫晨  
中国正处于迈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问题。基于200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服务业综合改革主要通过产业发展效应和创新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政策试点在不同地区和规模的城市中具有异质性作用。因此,合理地制定和施行服务业综合改革,能够促进服务业发展,优化以产业结构为代表的供给结构,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术秘密的保护而使得发包企业在逆向发包时遭遇"技术瓶颈"。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均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