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9)
- 2023(8836)
- 2022(6981)
- 2021(6442)
- 2020(4831)
- 2019(10897)
- 2018(10671)
- 2017(20601)
- 2016(10692)
- 2015(11844)
- 2014(11194)
- 2013(10989)
- 2012(10074)
- 2011(8989)
- 2010(8847)
- 2009(7594)
- 2008(7158)
- 2007(6177)
- 2006(5444)
- 2005(4566)
- 学科
- 济(47593)
- 经济(47563)
- 管理(24518)
- 业(22187)
- 地方(17963)
- 企(16108)
- 企业(16108)
- 中国(15340)
- 农(14637)
- 业经(13763)
- 方法(11765)
- 产业(11489)
- 农业(10119)
- 数学(9821)
- 数学方法(9717)
- 地方经济(8717)
- 环境(8348)
- 贸(8165)
- 贸易(8159)
- 易(7757)
- 学(7509)
- 城市(7294)
- 制(7274)
- 发(7218)
- 技术(6964)
- 财(6477)
- 理论(6303)
- 和(5929)
- 信息(5752)
- 结构(5684)
- 机构
- 学院(141200)
- 大学(135391)
- 济(56789)
- 经济(55410)
- 管理(51334)
- 研究(50653)
- 理学(43843)
- 理学院(43234)
- 管理学(42570)
- 管理学院(42273)
- 中国(36428)
- 科学(31135)
- 京(29509)
- 所(23769)
- 中心(23291)
- 财(23126)
- 江(21661)
- 研究所(21628)
- 范(21331)
- 师范(21174)
- 农(20733)
- 院(19909)
- 业大(19613)
- 财经(18385)
- 北京(18364)
- 州(18055)
- 师范大学(17003)
- 经济学(16997)
- 经(16485)
- 农业(15838)
- 基金
- 项目(100647)
- 科学(79511)
- 研究(77953)
- 基金(69825)
- 家(60384)
- 国家(59865)
- 科学基金(51590)
- 社会(49727)
- 社会科(47128)
- 社会科学(47116)
- 省(41568)
- 基金项目(38085)
- 划(34228)
- 教育(33454)
- 编号(32703)
- 自然(31031)
- 自然科(30147)
- 自然科学(30139)
- 自然科学基金(29508)
- 发(25635)
- 资助(25233)
- 成果(24844)
- 课题(23194)
- 重点(22900)
- 创(21690)
- 发展(21220)
- 展(20907)
- 国家社会(20586)
- 部(20188)
- 创新(20183)
共检索到209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珂 王林秀
以晋城市王台铺矿区为例,构建其产业转型RMIF分析框架和PEST-SWOT模型,把握其产业重构思路与产业定位。在该思路下提出"多产业集聚发展+价值链高端发展+产城融合持续发展"的老矿区转型升级与产业重构路径,探索矿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对矿区转型与重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决策选择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陆瑶 常江
随着国家积极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寻找支撑产业、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成为矿区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以申家庄煤矿转型建设特色小镇为案例,基于其产业转型PMIF框架和SWOT分析,从产业定位、原则和"光伏+"全产业链设计3方面详细解构其绿色产业体系,探索矿区践行产业绿色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秀丽 郭妍杉
“双碳”背景下,如何提高矿区生态效率是资源型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典型煤炭矿区——山西为例,对矿区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提升煤炭矿区生态效率,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生态效率整体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系统资源配置水平高于技术进步水平,煤炭矿区规模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区域变化差异较大,太原、长治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初显。(2)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各地生态效率基本不受邻近区域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高—高优势集聚的区域数量逐渐增加,集中在山西北部。(3)从影响因素来看,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均与生态效率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并未对山西煤炭矿区生态效率的提升发挥作用。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双碳” 绿色发展 煤炭矿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晓蓉 白中科 贺振伟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应从"二元主导机制"过渡到"多元并存主导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合作主导机制";平朔矿区产业框架应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益型、内涵式转变;依产业链不同,平朔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黑色工业产业链:煤炭开采-煤矸石-电-硅铝-建材工业,可实现矿区资源、能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绍生 王锡珍
通过对永夏矿区近2000km2面积土壤中Cu、Zn、Pb、Cd、Ni、Cr、As、Hg和F九种元素的监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土壤中这些元素的自然背景值;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土壤背景值和标准差变化进行土壤污染分级的新的分级标准方法,并对永夏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启胜 王金满 时文婷
研究目的:探索大型露天煤矿区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为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SWAT模型、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18年,平朔矿区整体上的水土流失程度加深,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包括排土场在内的矿区中部。(2)景观各子流域的斑块密度、边缘面积比、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欧几里得最邻近距离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平均斑块大小整体上呈增大趋势,连通度、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和回旋半径标准偏差变化较小。中部矿区和西部城区斑块变大,斑块空间分布更加集中且不均,破碎化程度变小。(3)所选景观指数能有效表达水土流失,其中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能力最强。研究结论:景观指数能有效表达水土流失,应合理规划,使景观格局向着抑制水土流失的方向发展,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侯湖平 张绍良 闫艳 郭士永 顿德光 金玉洁
研究目的:探讨矿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以改善矿区景观格局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利用RS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87—2008年间,斑块连通度、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减低,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最大,耕地的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水域用地的面积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用地等。为此,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大对矿区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惠 杜正茂 许月明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调查的一手资料为数据来源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总结了其经济转型期的土地利用存在的几个主要矛盾:工矿用地快速增长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地质地貌破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转型与土地规划实施之间的矛盾。研究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矿区由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需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当前用地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井陉矿区 土地利用 经济转型 破解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阳 刘慧芳 毕如田 续阳阳 杨静
[目的]矿农复合区耕地利用方式关系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对协调区域人—地矛盾、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和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具有现实意义。[方法]以晋城市泽州县长河流域22个村为研究区,基于385份有效农户问卷,选用mlogit多值选择模型分析影响矿农复合区农户耕地集约度的因素。[结果]矿农复合区不同农户类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内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呈现人力资产型>矿农复合型>自然资产型>基本型>缺失型的规律。制约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因素包括农户家庭土地资源禀赋、劳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正利 王勇 邱彩月
资源枯竭的老矿区、老企业留下了较为优质的财务资源,也遗留下产权归属不明晰、经营领域重复、行业分散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职工稳定和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剖析财务资源存在的现实,借鉴德国鲁尔矿区的发展经验,优化其经营环境,取得集团公司支持,依据相关法规,争取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处理好徐矿、实业、职工三者的关系,依靠勇于开拓、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团队,运用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工具,强化财务资源整合、控制、运作,按适应的运作方式、步骤和路径,让优势得到促进、发展、再发展,打造"东方鲁尔",创建后煤矿时代。
关键词:
财务资源 后煤矿时代 持续发展 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魁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侯祖戎
加强矿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调整优化矿区的产业结构是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切入,建立了矿区产业替代模型,考察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的价值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个替代产业之间的投资分配问题,提出矿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矿区 产业替代 生态因子 投资决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树旺 李振华
基于生态环保与和谐发展的观点与理念,并且考虑到和谐矿区具有多维性的特点,构建以矿区的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绿色生产以及社会进步等6个指标为基础的和谐矿区评价体系,选取20家我国主要的生产矿区,以2010—2014年数据为例,在该评价体系形成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和谐矿区评价,结果显示所选矿区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总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矿区 评价体系 AHP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康杰
本文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对矿区生态环境难题破解机制进行研究。平朔矿区在煤炭开发中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民利益保护的统一,平朔矿区制定复垦规划对农民进行补偿,通过边开发边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形成了"以煤补农"的平朔模式。平朔矿区通过土地使用制度、补偿协议、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了政府、企业、农民、科研机构多中心合作治理机制的形成,这对于我国其他矿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常态背景下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河北省为例
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碳排放权背景下金融服务现代产业的路径探讨——以“煤焦钢化”产业链为例
“双碳”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编制路径研究——以黄石市中心城区为例
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县域产业转型优化路径分析:以四川省宝兴县为例
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城市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思路与方法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两型社会背景下城镇化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以辽宁省为例
本币国际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转型探讨——以欧元和马克为例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路径
全球化背景的大飞机产业发展路径:自主创新与价值链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