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2)
- 2023(5906)
- 2022(4572)
- 2021(4023)
- 2020(3553)
- 2019(7732)
- 2018(7631)
- 2017(15135)
- 2016(7861)
- 2015(8609)
- 2014(8351)
- 2013(8381)
- 2012(7424)
- 2011(6206)
- 2010(6434)
- 2009(6355)
- 2008(6709)
- 2007(6203)
- 2006(5513)
- 2005(5353)
- 学科
- 业(66869)
- 企(65571)
- 企业(65571)
- 管理(45609)
- 济(41912)
- 经济(41854)
- 业经(23441)
- 财(19043)
- 方法(17387)
- 务(17074)
- 财务(17071)
- 财务管理(17066)
- 农(16607)
- 企业财务(16172)
- 技术(13908)
- 农业(13134)
- 企业经济(11967)
- 策(11396)
- 划(10738)
- 经营(10572)
- 数学(10394)
- 数学方法(10375)
- 制(9925)
- 技术管理(9726)
- 和(9518)
- 理论(8814)
- 体(8751)
- 决策(8412)
- 体制(8155)
- 计划(7834)
- 机构
- 学院(121105)
- 大学(112673)
- 济(56583)
- 管理(55886)
- 经济(55842)
- 理学(47771)
- 理学院(47469)
- 管理学(47194)
- 管理学院(46971)
- 研究(31190)
- 中国(28529)
- 财(27439)
- 京(22537)
- 财经(21638)
- 经(19588)
- 农(19527)
- 江(19440)
- 商学(17712)
- 商学院(17573)
- 经济学(16176)
- 科学(15864)
- 经济管理(15860)
- 财经大学(15709)
- 业大(15626)
- 农业(15316)
- 州(14825)
- 经济学院(14713)
- 所(14702)
- 中心(14532)
- 北京(13821)
- 基金
- 项目(73313)
- 科学(60818)
- 研究(56677)
- 基金(55275)
- 家(45822)
- 国家(45306)
- 科学基金(42344)
- 社会(38795)
- 社会科(36932)
- 社会科学(36922)
- 省(30285)
- 基金项目(29481)
- 自然(26501)
- 自然科(25972)
- 自然科学(25967)
- 业(25923)
- 自然科学基金(25619)
- 教育(24390)
- 划(22763)
- 编号(22264)
- 资助(21498)
- 创(19658)
- 创新(17211)
- 制(16956)
- 部(16244)
- 企(16121)
- 国家社会(16090)
- 发(16054)
- 成果(16025)
- 重点(15601)
共检索到182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斌 张列柯
市场需求下降而产能削减不力的去产能粘性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本文以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去产能粘性角度实证分析了产权性质与去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能过剩行业存在着显著的去产能粘性,且由于政府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干预的存在,这种粘性主要存在于地方国有企业,而非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的去产能粘性特征不明显,特别是业务量连续三期下降时非国有企业呈现了加速处置过剩产能的积极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去产能粘性受地区市场化进程影响出现了进一步分化,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国有企业去产能粘性表现最为突出;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的晋升压力也制约了企业的去产能动力,在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地方国有企业去产能粘性更大。在影响机理中,政府干预一方面从缓解融资约束层面降低了国有企业处置过剩产能的动力,另一方面从增加人工成本粘性层面提高了国有企业过剩产能退出的壁垒,同时国有企业对政府补助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去产能的动力。
关键词:
去产能粘性 产权性质 政府干预 政治晋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正飞 何捷 窦欢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负债率水平节节攀升,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逐步走向高负债。但是高负债是否就是过度负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较,谁更过度负债?本文从企业过度负债角度而非实际负债率角度检验了企业产权性质与过度负债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长期目标资产负债率的程度和可能性更低,说明从长期及动态角度看,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程度和可能性更低;但是,国有企业利息覆盖率过低的可能性更高,说明从短期及静态角度看,国有企业更可能存在债务违约风险,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动态角度下的过度负债(过度资产负债率)与静态角度下的过度负债(过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行 赵晓阳
在所得税对企业利润有着重要影响,以及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难度较大的现实背景下,理解所得税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升企业整体的会计信息质量尤为关键。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首次考察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所得税信息质量的影响。理论上,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所得税信息质量可能更好,这源于:(1)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使国有企业更有可能拥有税收方面的信息优势,从而管理层在估计经营活动税收后果时的误差更小;(2)国有企业的多重经营目标会使国有企业面临较小的财务业绩考核压力,从而管理层操纵所得税信息的可能性更低。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所得税信息质量也可能更差,这源于国有企业的税收决策往往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从而所得税信息容易被扭曲。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第一种预期,即国有企业有更高的所得税信息质量。进一步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优势是国有企业具有更高所得税信息质量的原因。本文结论从所得税信息质量的视角加深了我们对国有股权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也拓展了国有股权与企业税收决策的学术文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黄坤 王雷
本文依托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制度背景,以政府干预为切入点,从房地产企业的存量投资这一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产权性质对房地产企业去库存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国有房地产企业,国有房地产企业更不愿意去库存,去库存的程度更小,累计去库存年限更短且去化周期更长。此外,本文还从地方政府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干预能力、干预动机以及放权程度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地方政府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干预能力更强,使其更不容易去库存;在GDP增长压力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干预更多,导致其去库存意愿下降;而随着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增加,地方政府对国有房地产企业放权程度更大,国有房地产企业去库存的意愿将提高。本文通过探讨政府干预对国有房地产企业去库存行为的影响机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有序推进去库存任务以及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产权性质 政府干预 去库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吴迪 张列柯
在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背景下,剖析地方政府的税收行为特征对于推动"降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企业所得税粘性来度量地方政府的所得税依赖行为,分析了地方政府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表现出的所得税依赖差异。研究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更多的所得税依赖。在息税前利润下降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所得税下降的比例有限,地方政府的所得税依赖对国有企业更加"雪上加霜"。同时,与中央国有企业相比,地方政府对地方国有企业存在更多的所得税依赖。进一步研究发现,晋升压力和财政压力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的所得税依赖。在经济下行期、国企比例较低和政府干预较多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存在更多的所得税依赖。此外,地方政府给予所得税依赖更多的国有企业更多的财政补贴,剔除财政补贴的影响后,研究结论保持不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金树 刘楚俊 王凤生
本文通过中央计划者、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存在非国有企业进入竞争的情况下 ,探讨中国国有企业产出的决定问题。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得到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计划产量及计划价格随着非国有企业的进入而减少 ,但国有企业的计划外产量却未必跟着减少 ;市场产量随着非国有企业的进入而增加 ;中央计划者寻租的能力将随着非国有企业的持续进入而慢慢消失。上述结果说明非国有企业的进入 ,将促使市场经济的发展 ,导致中央计划者对于经济控制与市场垄断能力的削弱 ;不过 ,国有企业对于市场的垄断力 ,却未必会跟着减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中国的产权结构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它实际上是在纯粹的中央集权计划的公有制和纯粹的分散化的私有制之间的不同程度的选择。这些选择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增加激励而提高生产率。例如种种形式的承包制的实行都使得企业的激励机制获得不同程度的改进。然而,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中,既定的产权结构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在经济中占绝大多数的国有、集体和乡镇这些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究竟具有何种实质性差异?这些产权结构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具有什么影响?根据我们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调查统计数据,本文试图描述这种产权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荣凯 尹博 侯军利
本文运用分层线性方程模型,借助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技术红利现象依然存在,其传导机制趋向复杂化。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资产外部性加强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盈利能力的提升,却削弱了政府补助对非国企创新水平的提升,这可能源于国企与非国企间合作的加深对非国企创新的挤出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旦
文章在明确国企去机关化改革的本质、核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基础上,指出去机关化改革面临的问题障碍,探索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为系统性地改变国企机关化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去机关化 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馨 丁艳平 唐玲
本文对制度作用下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去向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比例和范围仍需提高和扩大,国企利润分配呈现"体内循环"和过度投资倾向。应加大民生领域支出比例体现民生政策,并提高调入公共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的比例,考虑作为社保基金的重要支持性资金来源从而惠及全民;同时,应结合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和投资管控等配套制度建设,以硬化国资预算约束力度,完善国资预算制度和国企利润分配体制。
关键词:
国资预算 国企利润 预算支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敏
文章以2003—2020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入手,实证分析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有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后,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股权融合度越高,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越好,并且其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越多。上述研究发现对新时期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国有企业创新 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东 余玉苗
本文以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制度背景,手工收集了2008—2016年A股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股东持股与人员委派数据,从企业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考察了非国有股东参与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股权结构参与和高层治理参与均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非国有股东股权结构参与能够有效提升非国有股东高层治理参与,而且非国有股东高层治理参与在非国有股东股权结构参与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中起着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有效抑制中央国有企业的投资过度和有效缓解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资不足两个方面。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 高层治理 投资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