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9)
2023(17397)
2022(15268)
2021(14153)
2020(12054)
2019(27576)
2018(27386)
2017(52932)
2016(28823)
2015(32145)
2014(31782)
2013(31100)
2012(28132)
2011(25216)
2010(25038)
2009(22586)
2008(21915)
2007(18961)
2006(16298)
2005(13665)
作者
(83316)
(69414)
(68843)
(65491)
(44002)
(33517)
(31187)
(27465)
(26235)
(24538)
(23432)
(23299)
(22038)
(21727)
(21583)
(21300)
(21112)
(20728)
(19847)
(19823)
(17371)
(16947)
(16750)
(15772)
(15582)
(15379)
(15284)
(15266)
(13973)
(13944)
学科
(110798)
经济(110683)
管理(82111)
(79239)
(66816)
企业(66816)
方法(55333)
数学(48625)
数学方法(47811)
(29612)
(27710)
中国(27377)
业经(24974)
(24127)
地方(22007)
(20534)
贸易(20525)
农业(19972)
(19956)
理论(19253)
(18489)
技术(18473)
(18228)
财务(18139)
财务管理(18101)
(17517)
环境(17292)
企业财务(17081)
(16175)
(15332)
机构
学院(399391)
大学(397932)
管理(159515)
(153345)
经济(150067)
理学(140048)
理学院(138491)
管理学(135514)
管理学院(134811)
研究(130676)
中国(94248)
科学(85587)
(83804)
(71063)
(67091)
业大(65889)
(65496)
研究所(60547)
中心(59691)
(56440)
农业(56239)
财经(55130)
北京(51928)
(51417)
师范(50779)
(50284)
(48289)
(45841)
经济学(44980)
技术(44360)
基金
项目(286461)
科学(223721)
基金(206623)
研究(201704)
(183166)
国家(181684)
科学基金(155393)
社会(125177)
社会科(118679)
社会科学(118643)
(113468)
基金项目(109774)
自然(105060)
自然科(102677)
自然科学(102649)
自然科学基金(100758)
(96014)
教育(94225)
资助(86008)
编号(81730)
重点(64654)
成果(63669)
(61863)
(60546)
(59802)
课题(56637)
创新(55752)
科研(55685)
计划(54351)
大学(52523)
期刊
(156451)
经济(156451)
研究(106667)
学报(69962)
中国(69602)
(62826)
科学(61974)
管理(57019)
大学(52240)
(50388)
学学(49674)
农业(43617)
教育(43029)
技术(36194)
(28643)
金融(28643)
业经(27449)
经济研究(26003)
财经(25226)
(23176)
(21534)
科技(20824)
问题(20147)
(19960)
统计(19586)
技术经济(19371)
图书(19113)
业大(19003)
(18331)
资源(18214)
共检索到553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俊  原鹏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涛  牛亚菲  
本文首次概述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在国外旅游经济影响研究中的领域及其研究视角,对比分析了CGE模型与其他主要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的差异。最后,本文也论及了旅游CGE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旅游CGE模型能纳入更多的经济体的现实特征和旅游相关数据,对旅游的经济影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旅游相关政策、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特殊事件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提供准确的测量工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婷  辛冲冲  于逸凡  
以我国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研究小组编制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表为基础,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我国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导致服务业、建筑业的产出增加,但对其他大部分产业的产出有着消极影响。人民币在先贬值后升值的情形下会使建筑业的产出先减少后增加,农业和工业的产出先增加后减少,而服务业的产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二是价格变动对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汇率的变化对各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汇率持续升值会减少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建筑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贬值情形下会增加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三是持续升值或是贬值的货币政策并不能长期扩大出口或增加进口,该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总之,长期来看,仅靠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各产业的持续发展,应该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金龙  
自由贸易区(FTA)作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参与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安排,全球贸易50%以上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下进行的。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占据了东亚整体经济规模的90%。然而,中、日、韩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步履艰难,三国之间至今为止没有建立任何自由贸易区。这种情况与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地位及相互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不相符的。从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实出发,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比较东北亚中、日、韩之间不同FTA合作模式对三国潜在的经济影响,重点包括不同模式的FTA对三国福利、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及各产业产出的各种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建立中、日、韩三国FTA将会给中国带来最大福利收益。但是综合中国福利、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中国优先与韩国建立FTA将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卓骏  刘伟东  丁文均  
构建了递归动态CGE模型,设计并模拟了基情情景、节能情景和强节能情景等不同碳减排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宏观经济变量、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产出、能源部门的碳税额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碳税征收可以降低产业部门对高碳能源的消费,提高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通过市场机制完成对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应尽量寻求碳减排、能源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玲  崔琦  陈浩  宋涛  
本文基于CHINAGEM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均衡模型(CGE),建立差异化的多情景政策分析,比较了不同煤炭产能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煤炭产能政策在优化煤炭生产结构的同时,会显著影响其他能源产业和与之有上下游关联的非能源产业产出,不可避免地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②降产量政策对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最有效,但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也最大;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最小,但对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最弱;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的影响介于降产量政策和税收政策之间。③在实施煤炭产能政策的同时,综合利用税收优惠、产能置换、技术进步等综合政策手段有助于推进煤炭生产结构调整,减缓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煤炭行业长效发展。本文采用冲击资本投入的方式模拟产能政策的结果更合理,更符合煤炭去产能的经济学含义,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钢铁、玻璃、水泥等产业去产能的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乾坤  马喜立  陈胤默  
本文建立多国动态CGE模型,根据贸易摩擦可能持续时间的长短,设置2019—2030年间四种模拟情景,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摩擦将给中美两国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2)贸易摩擦将使中美两国实际GDP均遭受损失,摩擦持续时间越长,损失越严重。(3)贸易摩擦会使中美两国的出口量在中长期内均遭受严重损失,美国受损程度更大。(4)贸易摩擦会使除美国以外的各个经济体在间接标价法下的实际汇率相对于基准情景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摩擦终止后,中国实际汇率相对于基准情景依旧处于下降状态,但降幅远小于摩擦期间的幅度。(5)受贸易摩擦影响,相对于基准情景中美两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均会呈现下降态势。(6)贸易摩擦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工业出口量会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中国工业品的出口市场将转向日本、东盟、欧盟或其他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金龙  程轩  高钟焕  
区域性FTA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中韩日FTA的构建对于3国经济融合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日韩FTA的相关研究与谈判进程;然后分析了中日韩3国的贸易结构、特征与趋势;最后,结合FTA资本聚集效应,按时间序列构建动态递归式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中日韩FTA对3国国内生产总值、福利(EV)、外贸进出口、贸易条件等产生的各种潜在经济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郑晓亚  
笔者基于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因素及汇率对房价传导渠道的一般性经验分析,构建符合我国宏观经济框架的金融动态CGE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汇率波动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存在显性影响,房价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输入型通缩效应及贬值带来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存在阶段性响应;此外,汇率变化带来的信贷效应、流动性效应、预期效应、财富效应与溢出效应均对房价存在影响,其中影响最强烈的是溢出效应。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者应以避免跨境套利资本冲击境内资产价格为目标,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助力房地产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亮  
清洁能源补贴是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和实现资源环境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采用不同政策场景下差异性清洁能源补贴模式,模拟清洁能源补贴改革对相关产业发展和环境系统的影响,由此探讨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影响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清洁能源补贴政策有利于促进能源价格改革,提高能源和工业等相关产业的总产出,并改变化石与清洁能源间的替代弹性,有效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但不同补贴方案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应采用"国家+强地方"的方案设计,以发挥清洁能源补贴改革的环境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虹  杨成玉  
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运用CGE模型构建社会核算矩阵,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自由贸易情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均将有不同程度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平衡趋于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福利、贸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结合自由贸易情境分析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本需求较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相对于压力情境还存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营改增"将会对我国财政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这些都是政府宏观决策所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文章使用CGE模型,并基于动态视角研究了"1+7"扩围在不同阶段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结果表明:在税收收入方面,在静态分析下,"1+7"扩围会使税收收入减少2.148%;在动态分析下,第一年"1+7"扩围会使国家税收收入下降0.754%,第二年回升0.842%,第三年及以后回升1.089%。在经济影响方面,"1+7"扩围对经济增长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即"1+7"扩围在短期内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在长期中只能提高经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营改增"是我国近年来最重要的税制改革,研究揭示营改增对行业税负的动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中国税收的CGE模型分析营改增前后我国各行业两税税负的动态变化,发现即使在短期内通过税率设计等方式使得扩围行业税负平衡,在长期中部分行业仍然会出现税负上升的现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丹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基本免税法和简易计税法两种模式测算比较了金融业增值税"扩围"改革前后的税负,从税负平稳过渡的角度出发,认为较为合理的计征模式应为简易计税法,征收率设定为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动态CGE模型模拟分析了征收率为6%的情景下,金融业增值税"扩围"改革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产业部门效应以及税收归宿效应。结果显示:金融业增值税"扩围"改革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有效提升了居民福利水平。产业结构效应方面,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税收效应方面,金融业增值税"扩围"改革虽然会降低间接税收入,但会增加生产、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友国  
基于经济—能源—环境动态CGE模型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碳强度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疫情冲击越大越不利于降低碳强度。实现既定碳强度减排目标时,疫情短期内对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比较显著,但长期内各情景中的碳边际减排成本将趋同。进一步,疫情不会明显影响中国碳达峰时间节点,但将显著降低碳峰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