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2)
2023(6554)
2022(5503)
2021(4879)
2020(4075)
2019(8972)
2018(8501)
2017(15895)
2016(8726)
2015(9365)
2014(8758)
2013(8639)
2012(8025)
2011(7237)
2010(6961)
2009(6320)
2008(6057)
2007(5313)
2006(4638)
2005(3990)
作者
(29142)
(24304)
(24191)
(22463)
(15464)
(12001)
(10753)
(9571)
(9405)
(8357)
(8334)
(8097)
(7961)
(7711)
(7633)
(7572)
(7494)
(7294)
(7066)
(7042)
(6423)
(5982)
(5654)
(5600)
(5566)
(5373)
(5301)
(5271)
(5008)
(5007)
学科
(32873)
经济(32824)
管理(23966)
(23515)
(18216)
企业(18216)
方法(15483)
数学(13909)
数学方法(13790)
(9718)
(9058)
(9051)
中国(8584)
(8156)
贸易(8155)
(7920)
业经(7451)
农业(6803)
(5946)
技术(5639)
环境(5566)
(5416)
财务(5414)
地方(5405)
财务管理(5402)
企业财务(5145)
(4974)
(4965)
金融(4964)
银行(4931)
机构
大学(126184)
学院(123726)
(50018)
经济(49172)
研究(47682)
管理(45050)
理学(40092)
理学院(39572)
管理学(38723)
管理学院(38535)
(34665)
中国(34122)
科学(33633)
农业(28261)
业大(27149)
(26855)
(26068)
研究所(24400)
中心(20884)
(20550)
农业大学(18881)
(17728)
(17291)
财经(16886)
北京(16383)
(16061)
(15620)
经济学(15515)
(15490)
科学院(15435)
基金
项目(93559)
科学(72163)
基金(69487)
(65766)
国家(65257)
研究(57279)
科学基金(53886)
自然(38719)
自然科(37865)
自然科学(37847)
社会(37519)
自然科学基金(37226)
基金项目(37202)
(36229)
社会科(35609)
社会科学(35597)
(31777)
资助(27919)
教育(25361)
重点(21682)
计划(21104)
(19879)
(19832)
(19656)
编号(19599)
科研(19205)
科技(19181)
创新(18631)
(18440)
国家社会(16319)
期刊
(48414)
经济(48414)
学报(32882)
研究(31575)
(30443)
科学(26300)
大学(23146)
中国(23129)
学学(22451)
农业(20817)
管理(15546)
(14802)
(11545)
业大(10264)
(9641)
金融(9641)
经济研究(9186)
农业大学(8824)
(8339)
财经(8217)
业经(8012)
技术(7681)
教育(7650)
科技(7262)
(7035)
问题(6667)
林业(6351)
中国农业(6132)
国际(5932)
(5895)
共检索到174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真美  赵铭钦  肖建国  王广山  姬小明  陶陶  赵喆  高净净  
【目的】在去主脉烘烤方式下,对烤烟有机酸与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风循环标准烤房对烟叶进行烘烤,使用SPSS20.0对中性致香成分和有机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去主脉烘烤中,中性致香成分总含量较常规烘烤增加44.64%,大部分中性致香成分较常规烘烤含量增加;有机酸总含量增加15.10%,富马酸、丁二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较常规烘烤含量增加,其他有机酸成分含量减少。相关性表明:有机酸含量与各类中性致香成分、有机酸含量与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结论】去主脉烘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闯  陈振国  赵华武  张红立  李进平  宫长荣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研究密集烘烤中不同风机转速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温度42~54℃,采用1450r/min的风机转速较960r/min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42~54℃采用1450r/min,54℃后直到烘烤结束时采用720r/min转速,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且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新植二烯等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烘烤全过程风机转速为1450r/min的烤后烟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光伟  陈振国  张鹏龙  孙敬国  覃光炯  李建平  王昌军  
为深入研究密集烤房烘烤温湿度环境与烟叶烤后香气吸味和TSNAS含量(质量分数)的关系,设计了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的不同干球温度烘烤处理,测定了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TSNAS含量,同时进行了感官品质鉴定,结果表明: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随干球温度曲线的升高中性致香物质总量、TSNAS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景延秋  袁秀秀  詹辉  张豹林  刘英杰  王卫峰  刘怀奇  鲁平  
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与追肥次数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追肥比例和追肥次数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基追肥比例的减少,烤烟的蛋白质呈减少趋势,还原糖、总糖呈增加趋势;随追肥次数的增加,蛋白质、总氮、烟碱呈增加趋势,钾、氯、糖碱比、氮碱比呈减少趋势;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随基追肥比例减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追肥次数对其影响不明显;棕色化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1次追肥处理大于2次追肥处理,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2次追肥大于1次追肥,随基追肥比例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随基追肥比例减小与追肥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中显  赵铭钦  拓阳阳  张广富  张迪  
以吉烟九号(当地主栽品种)为试材,于2008-2009年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及其两者互作对烤烟中的5类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以及其他类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顶调剂的影响作用大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5类香气物质含量均先降低再升高。从顶调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来看,顶调剂B2的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B1和B3;最终得出,选择种植密度A1(16 500株/hm2),配合喷施顶调剂B2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烟叶的品质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潘文杰  宫长荣  耿召良  孙福山  雷波  赵会纳  谢已书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丽  黄永成  宫长荣  余金恒  杨少杰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不同变黄温湿度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中湿变黄条件(干球温度38℃,相对湿度85%~80%)下,对烟叶香气有重要贡献的草酸、苹果酸、硬脂酸等酸性致香物质,以及一些中性致香物质如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糠醛、糠醇和2-乙酰基吡咯、β-大马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Ⅱ、巨豆三烯酮Ⅳ、3-氢基-β-二氢大马酮、茄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顺  朱凯  武雪萍  郭桥燕  彭飒  
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氮代谢。表现在:提高烟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氨基酸和有机酸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有机酸处理烤烟叶绿体色素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也快,而氨基酸处理后期叶绿体色素变化则相对比较缓和;在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方面,有机酸作用高于氨基酸,而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的影响却低于氨基酸。从整体上看,有机酸对促进烟株生长和氮素积累的效果好于氨基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路晓崇  裴晓东  谭方利  李生栋  蒋博文  魏硕  宫长荣  
【目的】了解烤烟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对烟叶外观特征变化的影响,为烟叶精准化烘烤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色差仪提取烟叶的颜色特征值,用Matlab2015b获取烟叶纹理特征值,然后对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特征指标和纹理特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指标(温度、叶温、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风压)与颜色指标(明度、红度、黄度、饱和度、色相角)、纹理指标(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烘烤的进行,烟叶颜色特征值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正反面变化规律相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伏叶  赵铭钦  任伟  王唯唯  马慧婷  孙翠红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昌烟区烤烟的其他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苯甲醇除外);南阳和三门峡烟区烤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驻马店烟区的,显著高于漯河烟区;各烟区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致香物质总得分呈现南高北低、西低东高的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雪萍  刘国顺  彭华伟  朱凯  杨超  
研究了芝麻饼肥和化肥不同配比对烤烟中有机酸含量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不同,表现为苹果酸含量下部叶(下桔二)>中部叶(中桔三)>上部叶(上桔二),柠檬酸含量也是下部叶含量最高,而草酸和丙二酸含量则为上部叶最高,中部叶和下部叶含量较为接近。5种有机酸总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艳  喻曦  周冀衡  杨虹琦  肖遂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用3种常用肥料(无机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牛栏粪与无机复合肥配施)对云南保山市烤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均能提高烟草中非挥发酸、高级脂肪酸和挥发酸的含量,与施用无机复合肥相比,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牛栏粪与无机复合肥配施能更有效提高烤烟中主要非挥发酸(苹果酸和柠檬酸)、高级脂肪酸和除异丁酸和壬酸外的挥发酸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牛栏粪与无机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挥发酸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对提高烤烟非挥发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效果更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亚楠  赵铭钦  王一丁  单圆圆  刘芳  毛亚博  康家豪  
本文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料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T2(增施芝麻)烟株上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025.76μg/g)最高,处理T5(豆浆灌根)中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322.02μg/g)最高,且中、上部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也最高;处理T5(豆浆灌根)各部位烟叶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总量均最高,且上部叶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也最高(24.76μg/g);在感官质量评吸方面,以T5(豆浆灌根)各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耀富  高华军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采收时间对不同部位烤烟(N icotiana tabacum L.)叶片主要致香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提前1周至常规采收、中部叶和上部叶推迟1周左右采收,烟叶中大部分致香物质含量较高,致香物质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明显增加;烟叶评吸总分及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得分较高,香气质量较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二龙  苏家恩  范志勇  王德勋  户艳霞  王新中  孙军伟  宋朝鹏  
以云烟85的适熟中部叶(第911位叶)为材料,每隔4 h观察气流上升式四层密集烤房的顶层(第4层)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霉变状况,至相邻2次霉变烟叶数无增加(60 h),停止观察;每隔12 h用扫描电镜随机观察霉变烟叶主脉端口和表皮的超微结构,至60 h时终止。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的22.3 h左右,顶层烟叶开始发生霉变,于43.47 h左右暴发,其霉变率为29.2%,至56.7 h左右终止,霉变率达58.2%,经拟合,烟叶霉变率曲线符合"S"型曲线;012 h烟叶主脉端口破损,且有部分晶体产生,122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