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1)
- 2023(8286)
- 2022(6665)
- 2021(6423)
- 2020(5262)
- 2019(11682)
- 2018(11519)
- 2017(21251)
- 2016(12034)
- 2015(13433)
- 2014(13661)
- 2013(13228)
- 2012(12476)
- 2011(10844)
- 2010(11177)
- 2009(10105)
- 2008(10605)
- 2007(9722)
- 2006(8602)
- 2005(7627)
- 学科
- 济(44207)
- 经济(44041)
- 管理(38567)
- 业(30768)
- 企(26690)
- 企业(26690)
- 财(25567)
- 方法(15956)
- 中国(15840)
- 农(13788)
- 财政(12806)
- 制(12796)
- 数学(11839)
- 务(11785)
- 财务(11728)
- 财务管理(11680)
- 数学方法(11666)
- 企业财务(11213)
- 理论(11071)
- 业经(10736)
- 地方(10475)
- 政(10356)
- 学(9538)
- 教育(8771)
- 银(8418)
- 银行(8412)
- 和(8294)
- 农业(8229)
- 体(8100)
- 行(7898)
- 机构
- 大学(155391)
- 学院(154450)
- 济(57228)
- 经济(55621)
- 管理(54625)
- 研究(53514)
- 理学(45165)
- 理学院(44612)
- 管理学(43749)
- 管理学院(43446)
- 中国(42230)
- 财(39876)
- 京(33336)
- 科学(31518)
- 江(27454)
- 财经(26759)
- 所(26625)
- 中心(26055)
- 农(24860)
- 经(24111)
- 研究所(23169)
- 范(22429)
- 师范(22208)
- 州(21401)
- 北京(21270)
- 业大(20649)
- 省(20417)
- 财经大学(19483)
- 院(19393)
- 农业(18890)
- 基金
- 项目(96563)
- 研究(75080)
- 科学(74762)
- 基金(67577)
- 家(58018)
- 国家(57392)
- 科学基金(48816)
- 社会(47688)
- 社会科(43854)
- 社会科学(43839)
- 省(38347)
- 教育(36953)
- 基金项目(34782)
- 划(31796)
- 编号(31408)
- 自然(29331)
- 成果(28716)
- 自然科(28662)
- 自然科学(28653)
- 自然科学基金(28161)
- 资助(27528)
- 课题(23489)
- 性(22108)
- 重点(22093)
- 部(21864)
- 年(19781)
- 创(19592)
- 发(19470)
- 项目编号(19409)
- 国家社会(19159)
共检索到26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强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厦门市于2006年开始酝酿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其目标是要使符合廉租房条件的家庭申请普通租赁房和购买保障性商品房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做到"应保尽保",同时为来厦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及中级人才解决过渡性住房。目前各项政策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仇雨临 梅丽萍
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当前宏观调控措施实际上面临着治标与治本的选择。应急措施治标,启动内需治本。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和内需不足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指出让国民手中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是拉动内需的关键,而建立国民的消费信心使其敢于消费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仅具有短期内迅速启动内需的功能,而且将带来长远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效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1)建立消费信心;(2)短期内,增加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建立危机应对的社会稳定和财富分配调整机制;(3)长期看,要建立收入分配公平调节机制。
关键词:
财政投入 社会保障 内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先森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方面只有把财政问题当作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全局性问题来看待,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意义;另一方面,只有从财政着眼,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层逻辑。这种认识可以概括成财政压力决定社会保障制度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良初
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杨良初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社会统筹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两个阶段,各级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的参与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还刚刚起步,尽管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仍不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绪全
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时强调,总结谋划好改革工作,对做好明年和今后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广西各项财政社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但也存在部分改革进度偏慢,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应认真总结经验,并对明年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和部署,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一、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绪全
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时强调,总结谋划好改革工作,对做好明年和今后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广西各项财政社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但也存在部分改革进度偏慢,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应认真总结经验,并对明年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和部署,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一、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德营
文章首先梳理了农村留用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管理模式,提出利用留用地建设集体租赁住房,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厦门市为例,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式,介绍留用地建设集体租赁住房面临的"地从哪来""钱从哪来""怎么管"等问题,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文章分析指出了目前留用地建集体租赁租房在政策法规、融资支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留用地 集体租赁住房 实践与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倩
本文为探索最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通过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计算决策层中每个决策指标的权重,从而选择最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企业自建政府回收,从根本上平衡政府、居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所选择的最优保障性住房建设方案不仅仅能节省国家财政支出,还能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并且在城镇一体化的今天,做好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人民生活,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倩
本文为探索最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通过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计算决策层中每个决策指标的权重,从而选择最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企业自建政府回收,从根本上平衡政府、居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所选择的最优保障性住房建设方案不仅仅能节省国家财政支出,还能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并且在城镇一体化的今天,做好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人民生活,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坤 徐霞 徐慧颖
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和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金的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住宅出让土地之间的关系系;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土地财政的负相关性比较显著,应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设计一个合理的提取土地出让收入比例的"维稳"方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弋 罗军 谢金彪
近几年,中央和省级在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各级政府也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建设了一大批保障性住房。但是,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较弱,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乏力,特别是对于我国占比较高的欠发达地区来讲,大多处于公共开支巨大、地方财力紧张的尴尬局面,财政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普遍压力巨大。为减轻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压力,有必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这一方面,江西省九江市近年来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丽娟 林杨 刘海霞
高校图书馆是一种教育资源,同时也是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为高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外开放,为广大社会读者服务。本文立足于厦门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的实践,思考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的未来发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社会公众 开放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俊华 刘娜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财政分权对纯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随着效率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哲实
现代社会保障与财政的关系马哲实一、举办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国家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1.大力举办社会保障事业是市场经济下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性经济。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价值规律和市场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