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5)
- 2023(3882)
- 2022(3300)
- 2021(2908)
- 2020(2483)
- 2019(5348)
- 2018(4984)
- 2017(9807)
- 2016(5324)
- 2015(5788)
- 2014(5610)
- 2013(5766)
- 2012(5229)
- 2011(4888)
- 2010(4899)
- 2009(4481)
- 2008(4347)
- 2007(3815)
- 2006(3366)
- 2005(2710)
- 学科
- 济(27714)
- 经济(27685)
- 管理(14821)
- 业(12562)
- 方法(12456)
- 数学(11404)
- 数学方法(11326)
- 企(9818)
- 企业(9818)
- 中国(9797)
- 地方(7564)
- 学(6442)
- 城市(6258)
- 财(5243)
- 环境(5059)
- 农(4582)
- 城市经济(4562)
- 业经(4263)
- 贸(3932)
- 贸易(3932)
- 易(3709)
- 发(3600)
- 地方经济(3497)
- 划(3462)
- 农业(3255)
- 森(3218)
- 森林(3218)
- 林(3189)
- 技术(3122)
- 产业(3097)
- 机构
- 大学(81508)
- 学院(79706)
- 济(34340)
- 经济(33549)
- 管理(30691)
- 研究(29740)
- 理学(27228)
- 理学院(26827)
- 管理学(26330)
- 管理学院(26193)
- 中国(20243)
- 科学(19867)
- 京(18029)
- 所(15094)
- 业大(14343)
- 财(14213)
- 研究所(14125)
- 农(13435)
- 院(12473)
- 中心(12359)
- 财经(12150)
- 北京(11527)
- 经济学(11409)
- 经(11212)
- 江(11050)
- 范(10598)
- 师范(10528)
- 经济学院(10486)
- 研究院(9989)
- 农业(9922)
- 基金
- 项目(61030)
- 科学(48849)
- 基金(46429)
- 家(42554)
- 国家(42282)
- 研究(39322)
- 科学基金(36088)
- 社会(27369)
- 社会科(26100)
- 社会科学(26094)
- 基金项目(25452)
- 自然(24831)
- 自然科(24292)
- 自然科学(24286)
- 自然科学基金(23850)
- 省(22561)
- 划(19760)
- 资助(18387)
- 教育(17070)
- 重点(13846)
- 编号(13097)
- 部(12910)
- 发(12833)
- 国家社会(11992)
- 科研(11890)
- 创(11858)
- 计划(11775)
- 创新(11176)
- 教育部(11028)
- 人文(10574)
共检索到10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美蓉 贾宝全 王成 孙朝晖
用Landsat TM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反演厦门本岛亮温。通过相对亮温分布及变化来定量描述厦门本岛的热场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合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所得的厦门岛城市森林树冠覆盖数据,利用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对城市不同树冠覆盖类型与城市相对亮温、绝对温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结果表明:1)厦门本岛热岛效应显著,热场类型以中等热岛和强热岛为主,集中连片分布在本岛中心正北-西北区域的城市商业中心、居住区、工业区;2)1993—2009年间,厦门本岛热场强度普遍提高,热岛效应不断增强,中等热岛和强热岛从1993年的散点状分布发展到200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婷 马杰 刘佳 贾宝全 姜莎莎
【目的】校园是青少年群体的主要活动场所,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校园城市森林的数量与质量基础现状,为进一步丰富城市森林内涵,提高未来的校园环境绿化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使未来校园城市森林的建设及城市森林功能的拓展得到重视,真正满足城市青年群体的需求。【方法】本论文以2013年北京城区0.5 m分辨率的World-View-2卫星影像以及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为数据源,对北京市六环内984所学校校园林木树冠覆盖率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了126所学校,对其城市森林结构进行典型样地调查,记录调查样地内乔灌木植物种类、胸径(乔木)或地径(灌木)、树高、冠幅指标,据此进行校园森林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大学、中学、小学树冠覆盖率分别为31.91%、16.52%、17.08%,潜在树冠覆盖率分别为4.81%、0.62%、0.42%。学校整体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分别为6.30、1.55、0.91,大学新校区物种多样性低于老校区。校园内树木平均胸径、冠幅和树高分别为23.93 cm、6.02 m和7.80 m。【结论】北京市校园森林群落林木树冠覆盖低于北京市整体林木树冠覆盖水平,且潜在绿化空间不足。大学物种丰富度高于中小学,同类校园内部物种多样性差异也较大,校园绿化水平参差不齐。胸径在10~20 cm,冠幅在4~6 m以及树高在5~10 m等级的青、壮年树木在学校城市森林中的数量占比最多,树冠自然扩展的潜力较强,是今后提高校园林木树冠覆盖的后备力量。校园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率,树冠覆盖斑块大小,树木胸径平均值均与校园面积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刘秀萍
目前,城市化的加快直接导致生态建设用地不足,而城市森林建设主要致力于解决城市绿化质量差、生态环境效能低以及维护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因此从林木树冠覆盖和空间三维绿量角度开展城市森林结构优化、生态空间扩展以及森林质量提升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北京城区居住区和机关单位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城区2013年7-9月份经过几何校正和正射校正的分辨率为0.5m的World View 2遥感影像和2013年目视解译的北京城区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分别在整体水平上、不同环路、不同行政区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涵秋 陈本清
研究了厦门市1989年到2000年的城市热岛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Landsat卫星影像被用来研究城市的空间扩展和反演地面的热辐射。利用创建数字亮温模型(DBM)及其三维城市热岛分布图、对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正规化处理和引入城市热岛比例指数穴URI雪等技术方法,揭示了厦门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研究表明厦门市城市热岛的分布和城市建成区的分布基本吻合,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联系。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厦门市城市热岛分布范围在这11年间随着城市的扩展有了扩大,但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却表明厦门市的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特别是在厦门市重点改造的老城区,其热岛现象得以明显的减轻。根据植物、湿度和温度之间的三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2017年4月,海南银监局公布,自2010年4月海南省内第一家村镇银行开业以来,该省在7年时间内陆续开办了18家村镇银行,实现了海南本岛18个市县的全覆盖。下一步,海南省内各家村镇银行将继续发挥"小、快、灵"的优势,进一步下沉服务网点,与其他银行错位竞争,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持续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全覆盖 海南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2017年4月,海南银监局公布,自2010年4月海南省内第一家村镇银行开业以来,该省在7年时间内陆续开办了18家村镇银行,实现了海南本岛18个市县的全覆盖。下一步,海南省内各家村镇银行将继续发挥"小、快、灵"的优势,进一步下沉服务网点,与其他银行错位竞争,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持续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
关键词:
错位竞争 扩大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文 石磊 袁绪亚
前不久,《上海经济研究》记者应邀专程考察了厦门经济特区.昔日的炮火前线,已成为今天的一方开发热土.建设者们正在辛勤地耕耘,他们所创下的连续翻番业绩确实来之不易.然而,新形势下的特区开发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总书记要求的对台关系这篇大文章,究竟应该怎么作?二十一世纪厦门的新形象,究竟该怎么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所蕴含的难度都非常的大.为此,厦门人在苦苦思索,我们也在苦苦思索.思绪是断断续续的,心得多少有一些,但问号毕竟多于句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楠 夏媛倩 赵德先 储显 胡马 胡隽 刘慧
【目的】树冠的大小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态价值,探明树种合理的生长空间需求对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与经营维护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合肥环城公园内优势度靠前的10个城市森林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法,选取公园6个景区57块固定样地,在对冠幅、胸径及树高等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法、异速生长法,利用箱型图检验离群值,比较构建冠幅、树高与胸径的最优模型,并对树木最适宜生长空间大小进行预测。【结果】不同树种冠幅与胸径、树高与胸径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对两种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侧柏和栾树外,异速生长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膨利 Muhammad Amir Siddique 樊柏青 黄华国 刘东云
【目的】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和结构,从而影响了城市的热量平衡,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蔓延。研究城市下垫面变化及其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对缓解城市热环境、减少社会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200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计算研究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并基于大气校正法利用Landsat热红外波段进行地表温度(LST)反演,进一步对所获地表温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利用200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谷歌全色卫星影像,基于DeepLabv3+网络利用深度学习对朝阳区下垫面分类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1)朝阳区15年间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城市热岛逐年加剧;至2017年,区内不再存在单一热岛中心,而转为复杂的镶嵌式结构、多中心分布。(2)15年间不透水面面积共减少71.02 km2,降幅20.98%;水域面积共减少2.53 km2,降幅24.12%;植被面积共增加73.54 km2,增幅56.57%。(3)对地表温度与下垫面类型动态变化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面积呈正相关,与植被面积呈负相关关系。(4)从总量来看,2012—2017年朝阳区与城市热岛效应成负相关关系的植被与水域面积总量增加明显,但城市热岛效应不降反增。【结论】植被和水域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在用地强度、建筑密度和人类活动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逐渐变得有限。在现有城市发展模式下,朝阳区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城市热岛进一步加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峰 云国梁 何原荣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目前影响城市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很多,本文采用5幅不同时期的厦门市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ichaRdson和cole空间紧凑度模型计算厦门岛空间紧凑度,并结合城市产业能源利用数据和经济社会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碳排放模型测算厦门岛不同历史时期碳排放强度。通过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寻找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相关性,得出结论:1992年到2014年近22年来厦门岛空间紧凑度不断增大,RichaRdson紧凑度指数高达0.8;22年间厦门市单位GdP耗能呈现下降趋势,与空间紧凑度呈现负相关;碳排放总量与城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峰 云国梁 何原荣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目前影响城市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很多,本文采用5幅不同时期的厦门市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ichardson和Cole空间紧凑度模型计算厦门岛空间紧凑度,并结合城市产业能源利用数据和经济社会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碳排放模型测算厦门岛不同历史时期碳排放强度。通过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寻找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相关性,得出结论:1992年到2014年近22年来厦门岛空间紧凑度不断增大,Richardson紧凑度指数高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仇宽彪 李晓婷 成军锋 贾宝全
【目的】明晰北京市城区城市林木树冠覆盖(urban tree canopy, UTC)斑块总体形态特点,揭示城市化进程中UTC斑块形态特征变化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期为今后城区的城市森林建设和现有城市林木保护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六环内为研究区,基于2002、2013和2019年3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UTC斑块,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分析近20年来北京城区UTC斑块形态特征组成状况,并结合转移矩阵与相对贡献度等方法指标,识别北京市城区UTC形态特征的主要转换类型及其空间分异特点。【结果】2002—2019年间,北京城区UTC从2002年的387.93 km~2增加到2019年的771.14 km~2。其中,2002—2013年间,北京市城区UTC增幅达282.92 km~2,显著高于2013—2019年间的97.39 km~2。3期UTC斑块的形态特征组成却较为一致,孤岛、核心区与桥接区是UTC斑块主要的形态特征,三者总和均占各期UTC总面积的80%以上;而UTC的边缘、环道区、分支以及孔隙则是次要的形态特征。从时间变化来看,在2002—2013年和2013—2019年2个时段,UTC孤岛与其他地类之间的转换均为UTC变化的主要类型,其面积分别在UTC转换总面积中占30%和25%。但同时,两个时段内UTC形态特征转换仍存在一定差异。在2002—2013年间,与UTC核心区相关的转换类型面积占比较大,在同期UTC转换总面积中占比达23.12%;而在2013—2019年间,与UTC桥接区相关的转换类型面积占比则较大,在同期UTC转换总面积中占比达35.22%。相较于前一时段UTC核心区的动态变化较为明显,在后一时段北京市城区UTC形态特征转换则更多地表现为与桥接区相关的变化。从空间变化来看,北京市4环内区域主要以UTC孤岛变化为主要的转换类型,而四环外则以UTC核心区与桥接区变化为主。【结论】近20年来,北京市城区林木树冠覆盖大幅提升,城市绿化工程取得巨大成效,UTC孤岛、核心区和桥接区是北京市六环内UTC斑块的主要形态特征。随着城市发展,UTC斑块的形态特征主要转换类型逐渐从以核心区相关的转换变为与桥接区相关的转换。UTC斑块形态特征转换呈现城乡梯度分布特征,从市中心向外,UTC斑块形态特征的主要转换类型从与孤岛相关的转换变为与桥接区和核心区相关的转换。今后,城市森林建设需侧重于维持和提升城市森林斑块之间的连接度,并强化市中心残留林木斑块的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耀军 王成 贾宝全 粟娟
基于城市森林功能分类和斑块等级的思想框架,对高空间分辨率航片数据进行解译,以广州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区,对其树冠覆盖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树冠覆盖率为19.5%,其中天河区最高达26.5%,芳村区最低仅6.6%。生态公益林在5个类型组(生态公益林、公共园林、居所林、生产林和防护林)的树冠覆盖斑块中面积最大,占55.4%,其次为生产林,占19.9%。各类型的平均面积以生态片林最大,行道树最小。2)树冠覆盖斑块以面积大于1hm2的特大型为主,占总斑块面积的78.8%,小斑块(<0.1hm2)、中斑块(0.1~0.5hm2)和大斑块(0.5~1hm2)分别占9.2%,7.9%和4.2%。生态...
关键词:
广州 树冠覆盖 功能分类 城市森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秀萍 贾宝全
【目的】分析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北京城区居住区森林建设成效,并从多方面探讨居住区树冠覆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及其他城市居住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方法】以北京城区2013年7—9月份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 Cognition 9. 0软件解译的林木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层为数据源,根据分层抽样和生态梯度取样法,按照空间均衡原则,选取居住区样地,在Arcgis平台下提取研究单元区域的林木树冠覆盖的空间信息,结合实地样地调查,探讨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北京城区居住区林木树冠覆盖率为29. 67%,且单位附属居住区(33. 96%)>商品房(30. 06%)>安置房(20. 77%);在不同时间阶段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从1980年前的29. 21%增长到了2010年后的30. 7%;居住区树冠覆盖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京西北部地区最高(40. 22%)、东部地区最低(24. 96%),环路分区呈现出从二环内的21. 99%到五—六环外1 km升高至31. 04%,行政分区表现为远郊区居住区的现实树冠覆盖率高于北京中心区;植被潜在树冠覆盖率为0. 22%,只有城郊区存在极小的潜在树冠覆盖区域;从树冠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来看,居住区的类别、建成时间、分布位置以及房地产发展、城市绿化发展过程和水平均影响着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同时居住区的容积率、房屋价格以及城市森林结构等指标也对其树冠覆盖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北京市整体水平(39. 53%)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其潜在树冠覆盖也很低,故树冠覆盖增长空间较小;在空间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随着环路的扩张梯度化增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树冠覆盖率越低;在时间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随时间阶段推近逐渐升高,体现出北京市绿化建设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