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5)
- 2023(12857)
- 2022(11316)
- 2021(10620)
- 2020(8880)
- 2019(20519)
- 2018(20574)
- 2017(39395)
- 2016(21681)
- 2015(24358)
- 2014(24327)
- 2013(23889)
- 2012(21973)
- 2011(19853)
- 2010(19862)
- 2009(18387)
- 2008(18059)
- 2007(15688)
- 2006(13892)
- 2005(12332)
- 学科
- 济(82074)
- 经济(81946)
- 管理(66378)
- 业(60625)
- 企(51781)
- 企业(51781)
- 方法(37387)
- 数学(31680)
- 数学方法(31275)
- 财(23467)
- 农(22065)
- 中国(20690)
- 学(20311)
- 业经(19442)
- 制(19355)
- 地方(15911)
- 务(14852)
- 理论(14816)
- 财务(14784)
- 财务管理(14752)
- 农业(14524)
- 和(14117)
- 环境(14055)
- 贸(14038)
- 贸易(14032)
- 企业财务(13999)
- 易(13590)
- 技术(13469)
- 体(13424)
- 银(13178)
- 机构
- 大学(312930)
- 学院(308670)
- 管理(123192)
- 济(117955)
- 经济(115243)
- 理学(106929)
- 理学院(105661)
- 管理学(103802)
- 研究(103699)
- 管理学院(103242)
- 中国(75703)
- 京(67084)
- 科学(65854)
- 财(56899)
- 所(52322)
- 农(50158)
- 研究所(47823)
- 业大(47380)
- 中心(45959)
- 财经(45302)
- 江(45165)
- 北京(42184)
- 范(41847)
- 师范(41469)
- 经(41065)
- 农业(39349)
- 院(37775)
- 州(36272)
- 经济学(34965)
- 师范大学(33920)
- 基金
- 项目(214684)
- 科学(169022)
- 研究(156475)
- 基金(156334)
- 家(136768)
- 国家(135669)
- 科学基金(116294)
- 社会(97549)
- 社会科(92285)
- 社会科学(92262)
- 基金项目(83843)
- 省(83067)
- 自然(76818)
- 自然科(74982)
- 自然科学(74964)
- 自然科学基金(73613)
- 教育(71582)
- 划(70827)
- 编号(63701)
- 资助(63560)
- 成果(52499)
- 重点(48147)
- 部(47488)
- 发(44813)
- 创(44741)
- 课题(43796)
- 创新(41765)
- 制(41717)
- 科研(40999)
- 教育部(40597)
- 期刊
- 济(130050)
- 经济(130050)
- 研究(90845)
- 中国(58655)
- 学报(51151)
- 科学(47467)
- 农(45634)
- 管理(45074)
- 财(43415)
- 大学(38585)
- 学学(36230)
- 教育(34916)
- 农业(31468)
- 技术(25383)
- 融(24682)
- 金融(24682)
- 财经(21948)
- 业经(20714)
- 经济研究(19482)
- 经(18563)
- 问题(16879)
- 图书(16327)
- 业(15783)
- 科技(15582)
- 理论(15580)
- 版(15172)
- 实践(14332)
- 践(14332)
- 资源(14200)
- 技术经济(14104)
共检索到446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禺 李杨帆 朱晓东
基于遥感主成分分析(PCA),论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及经济地识别填海造地时空分布的新方法。并以厦门市港湾地区为例,将1993与1996年,1996与1998年,1998与2001年,2001与2003年、2003与2006年共6期遥感影像融合后经PCA分析得出5个时间段内填海造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并结合相应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选取工业总产值、人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统计数据作为填海造地行为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政策导向、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等是厦门港湾地区填海造地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基于驱动机制和未来情景分析的港湾地区填海造地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填海造地 主成分分析 时空分布 驱动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本清,徐涵秋
以厦门市为例,利用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着重分析了厦门市从1989年到2000年11年间各区城市扩展的面积、速度和方向、城市扩展侵占周围用地的情况以及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分析表明,厦门市的城市空间扩展速度较快,2000年城市用地规模比1989年扩大了近2倍,城市用地扩展主要是侵占周围的耕地。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的不断注入以及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遥感 城市扩展 城市化 厦门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张俊飚
填海造地是人类为缓解人地矛盾,向海洋寻求生产、生存空间的重要举措,世界上很多国家如荷兰、日本、韩国等都曾实施过填海造地工程。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填海造地活动,经过四轮填海造地热潮,到2015年我国填海造地面积达到1.45万平方千米。填海造地,作为沿海地区增加土地供应的有效手段具有其合理性,但在利用和保护之间,关键是科学合理开发的“度”。因为填海造地毕竟打破了海洋生态的原始面貌,在为城市提供大量新增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宾
与征地拆迁、补偿相比,填海造地"麻烦"少、补偿成本低、地方政府使用自由度大。因此,被认为是一项最便宜、最快捷、最自由的"三最"工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海洋开发领域的日益拓展,海域、海岸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密度进一步加大,海洋开发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佳培 张俊飚
填海造地是人类为缓解人地矛盾,向海洋寻求生产、生存空间的重要举措,世界上很多国家如荷兰、日本、韩国等都曾实施过填海造地工程。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填海造地活动,经过四轮填海造地热潮,到2015年我国填海造地面积达到1.45万平方千米。填海造地,作为沿海地区增加土地供应的有效手段具有其合理性,但在利用和保护之间,关键是科学合理开发的“度”。因为填海造地毕竟打破了海洋生态的原始面貌,在为城市提供大量新增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京梅 钟舜彬
围填海造地土地产品合理定价,是约束和调整围填海规模,减少和防止围填海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海洋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保证。基于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从价格管理的视角分析围填海造地价格构成,认为围填海土地价格应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海域使用金)和边际生态成本,并以胶州湾西海岸某围填海工程为例,得出该地区围填海土地价格为424.5万元/hm2~722万元/hm2,远低于该地区实际土地拍卖价格。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围填海造地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海波 莫多闻 吴健生
基于海岸地貌基本概念界定填海造地范围在现代海岸带平均高潮位以下。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利用单波段影像提取及影像二值化处理辨识深圳填海造地的动态变化数据。根据1978-1985年、1986-1994年、1995-1998年、1999-2004年4个时间段的填海数据解析结果,分析了在深圳这一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填海造地的起始阶段、快速阶段、增速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阶段性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填海造陆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填海造地的综合驱动框架模型;归纳了区位因素、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生态因素四大填海驱动力,并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进程与深圳填海的不同阶段对每一因素的驱动作用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深圳 填海造地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本荣 洪华生 陈伟琪 薛雄志 曹秀丽 彭晋平
论文建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模型,用于评估填海造地生态损害的价值以及被填海域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厦门填海造地进行经验估算,得出在厦门每m2填海造地生态损害的价值为279元,远远高于现行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加上海域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厦门工业用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应该为327.82元/m2,商业用填海造地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应该为相邻土地价格的50%~55%。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填海造地规划和控制填海造地的经济手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梅生 张春花
围填海造地作为一种彻底改变海域属性的人类行为,一直饱受质疑和争论。然而,随着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沿海地区纷纷开始转向海洋要地,加快了围填海造地的步伐。笔者在对围填海造地的传统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模式,探讨围填海造地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围填海造地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凤桂 吴耀建 陈斯婷
研究目的:基于历史围填海统计数据,对福建省围填海发展趋势及驱动机制展开研究,为探索围填海内在机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运用数据整理法和图表法对福建省围填海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软件的Factor功能对围填海进行因子分析,运用SPSS软件的Regression功能对围填海进行驱动因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围填海较重要的影响因子是人口与经济因子、农业经济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研究结论:面对巨大的人口和发展压力,围填海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胜 叶功富 倪志荣 吴锡麟 陈杰
以厦门市地表植被变化为研究对象 ,以 1 996-2 0 0 0年为时间跨度 ,在计算机的支持下 ,利用Landsat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算影像的植被指数并进行多波段彩色合成 ,分析地表植被变化和特征 ,提取变化分布地点及类型 ,形成专题图件 ,为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
TM影像 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 彩色合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小成 庄海东 陈铭潮 徐庆红 陈芸芝
快速、客观、有效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技术是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研究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思想,提出面向小班对象的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方法。首先,通过结合森林小班图层的大尺度影像分割,得到小班影像对象;其次,在森林小班专题对象内部,进行小尺度分割,自动提取变化图斑边界,得到变化与未变化小班影像对象;最后,通过对每一林地专题内部变化小班的分类解译,直接获得森林资源的地类变化信息。该方法可以根据影像分辨率的高低和森林小班图的尺度,满足不同比例尺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精度要求。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选用2011年RapidEye卫星影像和2007年森林小班图层进行森林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赫 陈天 周韵
针对现阶段填海造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规模控制,着重关注其影响因素。首先,从三大类八方面总结了填海造地的驱动因素和相对应的可量化评价指标项。其次,选取并回顾了四个国外典型区域的填海造地历史进程。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法,依据总结出的可量化指标项进行填海规模数据与驱动因素的历史回顾性研究。最后,在量化相关系数的基础上,归纳了各类填海造地驱动因素与规模控制的关系和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洁 宋振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建立以及土地资源的稀缺,填海造地成为开发增量建设用地的新型方式,大量集体滩涂被征占。国家征收集体滩涂使农民集体丧失了滩涂所有权、滩涂用途变更收益权、农民失则去了滩涂养殖生存权。但法律对集体及农民权益的保护却不容乐观,填涂造地过程中集体滩涂财产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不适应对集体滩涂财产权益保护法治化的制度需求,需要立法的完善。
关键词:
集体滩涂 财产权益 立法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京梅 王颖梅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是目前规范我国围填海造地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范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生态补偿指标体系。文章在总结分析已有成果的前提下,构建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指标的权重,针对青岛西海岸海洋世界项目围填海造地规模,计算生态补偿金的征收标准。
关键词:
围填海造地 生态补偿 补偿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