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9)
- 2023(2899)
- 2022(2385)
- 2021(2352)
- 2020(1945)
- 2019(4209)
- 2018(4085)
- 2017(7499)
- 2016(3977)
- 2015(4277)
- 2014(3921)
- 2013(3788)
- 2012(3547)
- 2011(3121)
- 2010(3294)
- 2009(3061)
- 2008(3080)
- 2007(2933)
- 2006(2536)
- 2005(2343)
- 学科
- 济(14735)
- 经济(14726)
- 管理(10252)
- 业(8229)
- 企(6571)
- 企业(6571)
- 方法(5647)
- 学(5203)
- 数学(4963)
- 数学方法(4885)
- 财(3963)
- 农(3882)
- 中国(3860)
- 银(3138)
- 银行(3134)
- 融(2974)
- 金融(2974)
- 森(2941)
- 森林(2941)
- 行(2911)
- 林(2908)
- 务(2876)
- 财务(2871)
- 财务管理(2862)
- 业经(2799)
- 制(2791)
- 企业财务(2760)
- 农业(2708)
- 地方(2620)
- 生态(2562)
- 机构
- 学院(53384)
- 大学(53343)
- 研究(21477)
- 济(20398)
- 经济(19940)
- 管理(18133)
- 中国(16930)
- 理学(14788)
- 理学院(14595)
- 管理学(14129)
- 科学(14060)
- 管理学院(14029)
- 京(12876)
- 所(11546)
- 研究所(10519)
- 财(10208)
- 农(9672)
- 中心(9413)
- 业大(9405)
- 院(9224)
- 北京(8965)
- 江(8577)
- 财经(7837)
- 范(7616)
- 师范(7546)
- 研究院(7111)
- 经(7109)
- 省(7011)
- 林业(6948)
- 农业(6874)
共检索到8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炳贵 陈建设 郭剑峰 曹辉
在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测算公园建成后游客规模、投资支出和收益状况,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得出森林公园景观资产总值为21388.61万元.并认为森林景观资产是森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宜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森林景观资产进行评价.该研究为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资产的确认、估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资产评估 森林景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瑜娟 陈亮明 陈冬洋
以湖南嘉义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DEM数据与森林植被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采用Fragstats4.2软件分别分析了研究区内一级、二级景观要素在不考虑海拔因素和考虑海拔因素时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海拔因素时,竹林分布最为广泛且破碎度高,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两级景观类型的分维数都相差不大,且值接近1,整体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一级、二级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斑块数量基本随海拔增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级(500~700 M)高程的面积最大,分布的景观类型和斑块数较多。为此,在嘉义森林公园的经营活动中,建议严格控制人类自身干扰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刘燕 李新彬 范兆飞 何利群
近40年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斑块密度增加了5倍,斑块类型增加了近一倍.50年代初占优势的灌草丛斑块逐渐被以油松、侧柏和刺槐等为主的林分斑块所取代。林分斑块构成了整个景观的主体。大规模的造林活动是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森林公园,景观格局,斑块,景观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刘燕 李新彬 范兆飞 何利群
近40年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斑块密度增加了5倍,斑块类型增加了近1倍.50年代初占优势的灌草丛斑块逐渐被以油松、侧柏和刺槐等为主的林分斑块所取代.林分斑块构成了整个景观的主体.大规模的造林活动是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格局 斑块 景观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艳 张景群
【目的】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的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园内森林景观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太白山森林公园秋初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和数量化理论-I统计学方法,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枯枝和倒木、林下层高度、乔木枝叶整齐度、林下层整齐度、郁闭度以及树干形态6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林下植被覆盖度、林木形态、地形变化以及胸径变异4个因子的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林内景观评价模型,F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F=7.758>F0.05(38)=2.35)。【结论】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林内景观 景观质量评价 太白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若凝
从森林旅游开发的角度,选取景观总体特征、景观复杂性、景观多样性等指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森林景观相对旅游开发存在着景观类型不丰富、分布相对集中、景观斑块不明显等景观结构不合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景观优化措施,以提高森林游憩价值,促进森林旅游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勤娟 朱曦 葛映川 詹伟君
对浙江省杭州市郊东明山森林公园 3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该公园及周边地区鸟类群落的主要鸟类共计 2 7种 ,其中优势种 5种 ,占 1 8 52 %。根据鸟类生境的分布系数分析 ,广性分布型有 4种 ,占 1 4 81 % ;中性分布型有 2 3种 ,占 85 1 9%。不同生境内鸟类群落的种类数目和群体密度存在着差异 ,各种鸟类分布群在鸟类群落内比例随栖息地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这些不同导致鸟类群落的相应参数的不同。表 4参 9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蒙
人类的五种感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于全面、真实地感知环境来说缺一不可。当今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同时环境污染和亚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使人们更青睐于体验真实的自然,也对景观体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视觉体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景观正向着视、听、嗅、触、味五种感官体验的方向发展。森林公园是人们走进自然的热门选择之一,目前存在重视视觉体验而忽略其他感官体验的问题。本文选取百望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基础上从五感体验角度对其景观质量提出优化策略。本文在对国内外五感景观的研究现
关键词:
五感 五感体验 百望山森林公园 景观优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震宇 于晓英
文章从旅游视角对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专家咨询法提出了44项初级评价指标,应用重要度评价法有效遴选了21项评价指标,采用SD法制定了科学易行的评价尺度,最终以AHP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得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执行度高的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钊
【目的】视觉景观质量是体现森林公园独特性与艺术性的关键所在。运用AHP法对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合理布局、规划森林公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记录为主、文献查阅为辅的方法,围绕太原城郊五龙森林公园、狼坡生态景区与玉泉山森林公园,从自然生态景观、园林美学价值、文化蕴含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系统建立了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展开综合评价。【结果】1)从自然生态景观(B_1)、园林美学价值(B_2)、文化蕴含(B_3)与基础设施建设(B_4)共4个方面进行评价,权重大小依次为B_1>B_2>B_3>B_4,表明自然生态景观最为重要,园林美学价值也需优先考虑;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生态景观中植被覆盖率(C_1)与景观时序性(C_3)的权重最大,园林美学价值中的景观类型丰富度(C_7)与景观色彩多样性(C_(12))的权重最大;2)五龙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指标权重排序为B_1>B_2>B_4>B_3;狼坡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指标权重排序为B_1>B_3>B_2>B_4;玉泉山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指标权重排序为B_2>B_1>B_3>B_4;3)依据评价结果,针对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提出自然生态、美学设计、文化凸显与基建分布四方面目标,提供多样化自然生态塑造、合理化景观规划布局与差异化有限绿地筹划3个设计建议。【结论】运用AHP法对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进行评价,提出园区视觉景观规划与设计建议,为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布局、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毅 祁承经 邱德勇
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以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潜在开发价值高、景观结构清晰,是一块亟待开发亦极具价值的"处女地"。根据资源特征对该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的分区,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
植物学 资源特征 景观规划 河洑森林公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华 王雨晴 陈飞平
【目的】发掘森林声景设计手法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的声景设计。【方法】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声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单个声源和整体声景观进行评价。单个声源评价方法为评价者对调查问卷提供的26种声音以即时的身临其境之感进行主观喜好度评价,评价等级分为5级,以统计平均值方式进行喜好程度的判定;四季声景观总体评价以响度、协调度、舒适度和满意度为评价指标,首先对各个指标在四季中的结果进行统计,以计算平均值法比较四季中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游客在四季中对整体声景的主观评价。【结果】游客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声源的喜好度有差别,各声景类型受喜爱程度表现为自然声>历史文化声>人工声>机械声;整体声景的评价表明,游客对梅岭森林公园声景观现状满意度较高;四季中,响度、协调度、舒适度都会影响整体满意度的评价,其中协调度、舒适度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春夏季响度越高,满意度评价越低,而秋冬季满意度与响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在后期森林景观规划和声景观设计与营造中,应综合考虑声音响度对人的影响,增加鸟鸣声、流水声等人们喜爱的声源,隔离或规避鸣笛声、施工声等人们反感的声源,从而提高整体声景观的满意度。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声景观 主观评价 声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阳柏苏 郑华 尹刚强 赵同谦 何平 欧阳志云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1990—2000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景区景观结构基本稳定,景观分割度、斑块丰富度和斑块丰富密度没有变化。斑块数增加了34,增加的斑块主要为经济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春风
森林景观分类和制图,可以反映森林景观的特点,揭示森林景观要素的耦合关系,为景观的规划、管理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广州市数字化林相图并参考土地利用图等有关专题图件资料,通过景观组成要素分析,拟定了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分类系统,研究区被分为16种景观要素类型;并利用GIS与数字制图手段编制了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类型图,为该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规划、管理及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流溪河 森林景观 分类 制图 GIS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焱 朱梦旗 卢佳欢 苏金豹
森林公园香景观是森林公园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础上,对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园香景观的总体评价为5级很好;准则层中植物元素为5级很好,自然非生物元素为4级好,动物元素和人工元素为3级一般。指标层中有4个5级的指标因素,6个4级指标因素,4个3级指标因素和1个2级指标因素。其中4级以上的指标因素占三分之二,说明公园的大部分香景观能带给游客良好的嗅觉感受。在对公园的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文化建设香景观,建造香景游步道,构建森林公园芳香系统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香景观 气味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